学姐干货 | 专业课二的特点就是庞大而杂乱-北京外国语大学汉硕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梨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北京外国语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小梨学姐
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390+上岸!
我为什么想读研?
其实对于读不读研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我选择读研
一是因疫情原因对就业有很大的冲击,在找工作的时候研究生更有优势。
二是因为我更喜欢继续学习,学校的氛围让人感觉到很舒适,所以我想继续读书选择跨专业考研。
三是因为我对对外汉语这一方面比较感兴趣,兴趣所在,所以就心生向往。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1、 有了考研的打算后,选择合适的专业其实是人生的重大选择之一,本专业考研也好,跨专业考研也好,都要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研究生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的方向。我本科学习外语,选择了跨考汉硕,一方面是因为本科期间学习外语,接触了很多跨文化方面的活动,对和外国人交流有很大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汉硕本身也要很好的发展,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这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2、 在明确了专业方向之后,就是要确定目标院校了,好的选择大于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因为我本科学习的是外语,小语种考试对我有很大的优势,所以选择北外对我来说心态上更稳一点。其次就是北外在汉硕方面的优势,北外有很多孔子学院,在汉硕方面的教育也开始的比较早,相对来说专业性更强,更权威。对以后的发展更有益处。但同时也面对着竞争压力大,北京地区难度大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在衡量之后,北外是值得的。曾经有学姐说过,北外是一个哪怕是三战也值得的学校。
3、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先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最重要的就是官网,看一下专业介绍,对这个学校有所了解。其次,可以看一些相关经验贴,或者认识学姐学长的话,可以咨询一下专业情况,学校氛围等看看适不适合自己。另外,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还要注意报录比,每年分数线等问题,毕竟能不能考上才是我们更关注的问题,这些可以从每年学校官网的招生简章上可以看到。
(北外官网)
https://graduate.bfsu.edu.cn/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初试的战线拉得很长,整体复习要有一定的规划规划:
对于零基础的跨考考生,首先理解书上的内容就是很大的一部分,三月份左右,我在B站上看了一些现代汉语的讲解视频,结合书进行自学,理解书上的内容。这一时间我主要是打基础,一直持续到四月中旬左右,专攻现汉的理解同时,看一些专业二的书,坚持每天看一章。
五月我主要夯实基础,从头开始看现汉加深理解,同时加大专业二的比重,看书做题相辅相成。
六月到十月巩固阶段,专业课的内容很多,要着重背书,同时不能扔下题,和题结合在一起,才能知道自己真正会没会。然后考研政治可以循序渐进的看起来,加深印象,减轻后期负担。
十月到十二月冲刺阶段,这一阶段坚持每天背书,一边接一遍,题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可全放,不做题会丧失题感。
十二月到考试前,押题阶段。这一时期,临近考试,多多少少会出现“没什么可学”“什么都不会”这两种心态交替出现,但一定要稳住心态,根据历年的真题,给自己押重点,这会让自己心态更好,觉得自己能做到心中有数。
●关于复试时间线的小建议●
每个人学习方法不一样,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复习时间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对于需不需要早起这个问题,其实还是看个人作息,如果起很早却不精神的话,那么既浪费时间也消耗身体。但是我还是建议七点多起床,因为这会让你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会告诉自己的身体对学习重视,不会懒撒。
如果睡到日上三竿的话,学习态度也不可能端正。也不必比着学,睡太晚,自己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休息,否则就是无意义消耗。在复试的时候要松紧结合,既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
考研政治很多人都觉得不用开始得过早,等到十月份一起背一背就好了。这里我想说的是,因人而异!不要单纯听大家这样说就这样做,北京地区的考研政治还是有些压分的,而且这种能拿高分的科目不要放弃,考研每一分都很重要。可以从六七月份左右循序渐进地慢慢做题(暑假左右)渐渐培养题感,加深潜意识的印象也很重要。最后阶段,肖四肖八真的很有帮助,作为考研政治的大佬,肖老师很可!踏踏实实背题一定可以的!(这里我没有报政治辅导班,是自己看书的做法,仅做参考)
外语
我外语选择的小语种,对于很多考英语一的考生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在此不多赘述。但是对于小语种的考生来说,外语就是你的一大优势,靠着本科学习的专业课知识就完全足够了。不必花费过多精力。
现汉
现汉重细节!!!这很重要。作为一个零基础的考生,首先在自学现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B站上可以找一些相关视频,对于不懂得地方多多学习。前期理解很重要。
1、 在最开始要从头到尾看一遍书,做到心中有数。对整个现汉的框架结构要有所了解。整体上大概是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几大部分。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理解的部分一定要理解透彻,因为在基础填空题部分会有很多细小的知识要考。
2、 然后就是一边做题一遍看书,可以渐渐背起书了,现汉至少要有看十遍的耐心,做题可以查漏补缺,找到不足之处才能进步,如果觉得错很多也不要慌,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考研战线很长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放平心态。可以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小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没事看一看,加强记忆。
3、 最后就是后期背诵,在背诵方面不仅要背大的知识点,小的、细化的也要背,不要觉得这个这么小,这么偏不会考。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北外近几年出题趋势就是越来越细,越来越灵活。那种单纯问知识点的问答题已经很少出了。另外,现汉的一大难点就是近义词,这是必考,可以看彭小川老师的对外汉语教学201例,近义词重在分析得有逻辑有条理。重在积累,循序渐进。
专业课二
专业课二的特点就是庞大而杂乱,试卷上的题目主要分布是文化要略,教育心理学,引论,小案例分析(有时候考有时候不考,没什么规律哪一年必考)大案例分析。所以专业二答题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考试的时候真的会写到手抽筋。在复习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文化要略有填空(一般是十个)然后是简答。在复习的时候初期看书,自己整理重点内容,填空题出的很细小,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整理出小问答的点,整理到一个本子上,方便后期背诵填空题。暑假的时候是复习的黄金时间,这一阶段可以一边做题一边背书,最好是搜集北外历年真题,可以摸索出北外出题规律,有侧重点。但是别的学校的题也可以做,文化重在积累。九十月份左右就要一遍一遍背书,全身心投入,不要怕枯燥。
2、 引论和教心,复习方法也差不多,初期看书理思路,自己整理的笔记比直接拿学姐学长的笔记记忆效果更好,但相对来说比较费时间,如果觉得自己整理不清楚,浪费时间的话,可以参考学姐学长的笔记,但不要只看笔记撇下书,看书还是很重要的。这两个科目重在记忆,大题很多很长,没有什么捷径,就是一个字背!至少背十遍(因为记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忘的速度),忘记了也很正常,不要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书都是一点点积累在你的平时了,没有什么书是白看的,放平心态,记不住就再背,总可以记住的。
3、 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案例分析,看书的时候仿佛是一个个小故事,觉得知识点抓不住,可以看案例后面的老师们给出的观点,以及专业词汇,这些都要总结出来,在看书的时候,可以尝试归类,很多案例 都可以归到一个大类中,比如说课堂管理类,跨文化交际类等等。这样就会心中有章法,最后一定要写,因为也会有心里有写不出来的情况,而且字数要求很多,要写的很多要提升自己的写字速度,答不完题的情况也是有的。
其他建议
考研是一个孤独而艰辛的过程,很苦但很值得,这是人生中一个很宝贵的经历,他或许是你人生中第一次孤军奋战,为自己做选择,自己成为自己的光。在这个过程中,坚定信念很重要,因为在一次次出错,一次次记不住的时候,真的会很很崩溃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但是,人生很难,我一直觉得生活就是在不断拍打你,但是你每一次都会踩着上一次失败的自己走得更高,努力的我们都值得更好的,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