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避型真的只需要默默陪伴吗?

2023-07-07 20:13 作者:哆啦A梦_编程大冒险  | 我要投稿

回避型真的只需要默默陪伴吗?

原创 有故事的蔡老师 蔡的文 

2023-07-07 17:01

 

发表于江苏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来回答下。说的现实些,

在回避型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得默默陪伴,在回避型需要你的时候,你就不能只是陪伴了,还得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这部分的需求,基本都是远高于陪伴的。你得在他们无聊的时候,和他们说话聊天,并且说话还得说进他们的心坎,让他们觉得“你很懂ta”,巩固精神层面的交流、在他们有难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他们提供帮助解决问题。

他们到底需要你是什么角色?是根据当下的需求去决定的。你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父母、亦可以是恋人。

按照时间划分,

回避型在70%的时间里,的确需要的只是一个陪伴的角色。

由于他们的自我性非常强,是一定要把控关系的节奏的。他们最反感的就是伴侣的抢拍子。

陪伴≈服从。

伴侣得服从他们的节奏,不能有过多的自我意识,尤其不能和他们对着干。

他们需要空间,你却非要和他们约会见面、他们不想聊天,你却非要拉着他们陪你说话。那就“乱套”了,你是主角,回避是配角,让他们配合你,你想想看他们受得了吗?

让回避型做配角,你觉得他们受得了吗?

回避的自我,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要是你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了,感觉到关系的发展失控了,他们只能做出两个结果。

要么就是疯狂地给你贴负面标签,打压你的自我;要么就是直接提出分手,尽快撤离一段让他们别扭的亲密关系。

无论哪种结果,分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想要和回避型有长久关系的发展,前提是:你至少得做到服从和稳定。

为什么情绪失控是回避型很难接受的一个点?

因为失控意味着不稳定。

仿佛炸弹般不知道何时会爆炸,这种未知的不确定性,会加深他们对未来的恐惧。

回避型是绝对向往稳定的一类人。

你别看他们表面上(行为上)不太稳定,动不动玩消失或许是一种家常便饭;但内心深处,他们比谁都向往稳定。

害怕失去、害怕分离,才会让自己先推开了对方。不稳定是他们的保护色,仅仅是用来保护自己不受关系的伤害罢了。他们看似一座孤岛,却也渴望有人上岸。

孤岛也需要有人的上岸

剩余30%的时间,回避型需要你有超过陪伴以外的作用。

当然,这建立在对你价值认可的基础上。就像题主说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高价值(外在价值、颜值、学历、金钱等等)的人”,只有你身上有他们认可的点,他们才会相信你有除了陪伴以外的其他能力。

回避型也是绝对仰慕强者的一类人。他们是不会找一个比自己弱很多的人谈恋爱的。但你又不能让他们觉得“你太强”。

因为太强,或者太不强,都会导致你们之间存在差距。差距过大,回避型会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配不上你;差距太小,回避型又会觉得你不够优秀,对你没有那种慕强的吸引力。

该怎么拿捏你们之间的差距,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你得看他们需要你的什么作用就行了。

当他们需要你的陪伴作用时,那就别过多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了①。

反而去鼓励他们肯定他们,提升他们的自信就好。服从他们的节拍,有了服从性的表达,回避型就能有一种“自己在当家作主”的优越感。

把他们内心的创伤小孩捧得高高的,他们才会更加依赖这段关系,依赖你给他们提供的情绪价值。

当他们需要你除了陪伴以外的作用时,那你尽管展示出自己的能力②。

他们需要的是哪部分,你就展示出哪部分。

你尽管展示,不用担心。展示的越多,你对他们创造的吸引力就会越高。因为此时的回避,就是期望有个人能来庇护自己、保护自己、满足自己。

这边唯一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在你提供了除了陪伴以外的作用后,回避隔了一段时间(归咎于他们后知后觉的意识),也许会想要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来回报你当初的付出。

请大家千万不要拒绝他们的付出。哪怕你是好心为他们着想,不希望他们劳累、哪怕你是真的不需要,也不要拒绝,请照单全收,配合他们就好。

多次拒绝的话,他们内心对人际往来的平衡天平就会被打破,日后就不敢再大方开口索取你除了陪伴以外的其他作用了。

以至于最后的关系,会给他们带来一种错觉:你无法带领我成长,你无法帮助我变得更好,那我还需要你干嘛?

蔡老师的新书:《你是不是对“亲爱的”有什么误解》

全网同名@有故事的蔡老师

有故事的蔡老师

回避型真的只需要默默陪伴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