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放射肿瘤】主要化疗药物

2023-06-24 22:37 作者:贱贱的小健子  | 我要投稿

细胞周期:

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M期(有丝分裂期)

(一)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 , CCNSA)直接破坏DNA双链,可杀伤包括静止期(G0)细胞在内的各种增殖状态细胞,对癌细胞的作用强而快,在能耐受的毒性范围内,剂量-效应曲线接近直线,在浓度和时间关系中浓度是主要因素。

主要包括烷化剂、蒽环类抗生素和铂类等。

(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 , CCSA)只能杀伤处于增殖周期中特定时相的细胞,剂量-效应曲线是一条渐近线,在小剂量时类似于直线,达到一定剂量后不再升高而出现平台。时间是主要疗效影响因素,因此需要持续给药。


化疗药物作用机制:

通过影响DNA,mRNA,蛋白质的合成或者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发挥作用。

1.阻碍脱氧核苷酸合成,干扰DNA合成:此类药物主要杀伤S的肿瘤细胞,包括甲氨蝶呤、6-疏基嘌呤、氟尿喀啶、羟基脲和阿糖胞苷等。

2.通过烷化作用与DNA交叉联结,破坏DNA结构与功能:此类药物直接损伤DNA,对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包括氮芥、环磷酰胺、噻替派、苯丁酸氮芥、白消安、丝裂霉素、顺铂和奥沙利铂等。

3.干扰核酸合成中的转录过程,阻碍RNA合成:由于RNA、蛋白质合成有关事件在细胞周期各时相均有发生,故这类药物对细胞周期各时相的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包括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和柔红霉素等。

4.抑制拓扑异构酶,影响DNA合成,引起DNA断裂:此类药物既可抑制DNA合成又可损伤DNA,包括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羟喜树碱﹑伊立替康、拓扑替康)与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等。

5.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损伤纺锤体,使有丝分裂停滞:此类药物主要杀伤M肿瘤细胞,包括长春新碱、长春碱、紫杉醇和多西他赛等。

6.其他:如门冬酰胺酶可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还出现一些作用机制呈复合型的药物,比如T-DM1是HER2抗体偶联的抗微管化疗药物,其作用机制既有传统化疗药物抗有丝分裂微管的作用,又有靶向抗HER2的作用。


化疗药物分类:

一、烷化剂

1. 氮芥类: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2. 乙烯亚胺类:噻替派

3. 亚硝脲类:卡莫司汀、司莫司汀、洛莫司汀(通过血脑屏障,颅脑肿瘤)

4. 烷基磺酸盐:白消安(慢粒慢性期)

5. 其他:达卡巴嗪、替莫唑胺(脑胶质瘤、恶黑)

二、抗代谢类药物(S期)

1. 叶酸类似物:如甲氨蝶呤/培美曲塞/雷替曲塞。

甲氨蝶呤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断核苷前体产生,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叶酸拮抗剂,主要用于间皮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等。

雷替曲塞则特异性地抑制胸苷酸合成酶(TS)。

2. 嘌呤类似物:6-疏基嘌呤(6-MP)、6-硫鸟嘌呤(6-TG)、硫唑嘌呤,

还包括克拉曲滨、氟达拉滨等新型嘌呤类似物。

3. 嘧啶类似物:

(1)尿嘧啶类似物:氟尿喀啶及其口服衍生制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氟尿密啶转化为核苷酸后,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合成,常用于治疗胃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

(2)胞嘧啶类似物包括阿糖胞苷(Ara-C)及吉西他滨。两者磷酸化后嵌入DNA链,抑制DNA多聚酶,干扰DNA的合成。Ara-C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用药;吉西他滨用于治疗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

三、植物碱

1.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碱及长春瑞滨等。

2.鬼臼毒素:依托泊苷(VP-16)和替尼泊苷(VM-26)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阻止断裂的DNA修复。

3.紫杉类:紫杉醇(包括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脂质体紫杉醇)及多西他赛,与β-微管蛋白特异性结合,阻止微管解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停止。

4.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羟喜树碱﹑伊立替康、拓扑替康

四、抗生素类

1.放线菌素D

2.蒽环类抗生素:多柔比星(阿霉素)、表柔比星(表阿霉素)及吡柔比星(吡喃阿霉素)

3.其他:博来霉素、丝裂霉素和平阳霉素等。

五、其他

1.铂类:

顺铂:吸收迅速,分布广泛,但极少通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肾排泄,应用时需大量输液水化,以减低肾毒性。

卡铂:第二代铂类药物,其生化特征,临床抗肿瘤谱与顺铂相似,活性不如顺铂,骨髓抑制较强,但肾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耳毒性较低。

奥沙利铂:第三代铂类衍生物,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消化道反应轻。其主要副作用为剂量限制性末梢神经炎及急性神经毒性(如喉痉挛等)。其与5-FU有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2.甲基井:丙卡巴井也称甲苄井或甲基苄井,可抑制DNA ,RNA及蛋白质合成,主要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

3.酶制剂类:门冬酰胺酶可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并干扰 DNA、RNA合成,特异性抑制G1期细胞。临床用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4.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可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溶解,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


【放射肿瘤】主要化疗药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