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陷阱》第五章——杨定一博士
此章节重要,建议阅读。
(第五章)时间离不开“动”或运动
[这个章节很重要的,杨博士提到个核心,也就是几乎所有大圣人都提到的“时间的幻象”]
在谈时间离不开“动”或运动之前,我想先谈一个更基本的观念——一般人只要有点科学的概念,都会像第1章提到的,把时间称为第四个维度。这种说法就好像空间的三个维度(长宽高)是基本,而时间是额外加上去的第四个维度。然而,这个观念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对我而言,这种说法完全忽略了另外一面的可能——假如没有时间,其实,我们连空间的三个维度都没得谈。
空间的三个维度是静态的。如果没有对照,我们得不出三维空间的观念。反过来,是透过比较,透过一个空间和一个空间的比较,也就是拿一个空间的三维和另一个空间的三维比较,再加上记忆(时间的观念),我们才认得出谁长谁短、谁高谁矮、哪个宽哪个窄。
也就是说,假如没有一个前后的观念(又是时间),我们最多只是随时都在瞬间、当下。在当下,没有空间的比较可谈,空间的观念根本就起不来,因为我们区隔不了。空间,最多只是强化时间的观念。
没有时间的观念,不光空间的观念产生不出来,其他任何比较、分别、区隔、欣赏、评鉴……也都没有了。我们也不可能有念头,更不可能有什么语言可谈。
可以说,我们全部的认知和一生的经验,包括“我”,全部都离不开“时间”这第一把刀的作用。接下来,才有其他。最有意思的是,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假如没有时间,没有世界,就更不用谈宇宙。
仔细观察,其实动物也有空间的观念。动物的空间观念一样是从时间延伸出来的,也就是它们一样有时间的观念。但是,它维持的时间比较短,而且观察的细节比较粗糙。植物和矿物其实也有意识,但这意识和人类、动物的不一样,主要是少掉一种时间的观念,所以它对现实的知觉和其他生命完全不同。
进一步讲,时间本身有“动”的观念。因为时间的观念要从顺序、比较,也就是“动”,才可以取得。
所以,时间本身就带给我们一种“动”或运动的感受。
前面也提过,我们人类全部的思想、语言、感受——痛苦、快乐、爱、悲伤、温暖、没有安全感、愤怒、嫉妒、伤心、难过……都离不开比较、分别、“动”,都离不开时间,都是时间的产物。反过来,人类所有的突破一样离不开时间。
二元对立(duality)——东西和东西的比较、人和人的比较、人和东西的比较、人和事情的比较这一切区隔,本身是时间的观念。
是有了时间,才有二元对立,才有文化、文明种种人类的特质可谈。
是透过时间,我们才从一体(绝对)落在一个角落(相对)。
是透过时间,我们才从永恒(无限大)落在无常(局限)。
是透过时间,我们从无条件突然受到条件限制。
是透过时间,我们从神变成人。
是透过时间,我们从不生不死变成会生会死。
没错,时间本身是我们最大的限制,把我们本来有的全部、无条件的生命潜能限制在一个部分、有条件的相对。甚至,让我们从此迷失,再也看不到整体。
它本身一出现,已经成为对我们的宣判。判的不是死刑,而是“人刑”。
我知道这些话,你过去可能没有听过,也很可能带来想不清楚的一种悖论或矛盾。
但是,事实并没有那么绝望。刚好相反,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是,虽然时间带给我们限制,然而时间本身也让我们和任何其他生命足以区隔——只有人类透过时间的转变可以醒觉、可以顿悟。
这本身才是最大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