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学习颜氏春秋,在南昌讲学授徒,为汉代儒学在江南传播做出贡献
江西人物志(8)程曾
如前一章所说的何汤一样,东汉以来,随着儒学在江西地区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江西人来到中原,学习儒家经典。这一章所讲述的,是学习《颜氏春秋》的江西人程曾。
程曾,字秀升,东汉初年豫章郡南昌县人。程曾七岁时,母亲去世。年幼的程曾突然丧母,嚎啕大哭,泣不成声。悲痛万分的程曾引起了祖母的注意。祖母可怜他,便将其抚养成人。有一次,祖母可怜程曾的悲惨遭遇,便想给程曾吃肉,她将肉嚼碎喂给程曾。程曾生平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不知是何物,又舍不得吃,便将肉吐出,留给祖母吃。

程曾长大后,外出求学,来到长安拜师,学习《春秋公羊颜氏传》。《颜氏传》是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学派,为西汉人颜安乐所创立。颜安乐年少家贫,跟着舅舅眭弘学习《春秋公羊传》。眭弘的老师是嬴公,嬴公老师是胡母生,胡母生是公羊高玄孙公羊寿的弟子。而公羊高是战国时的齐国人,相传他就是《春秋公羊传》的作者。
由于“公羊春秋”宣传“大一统”理论,因而迎合了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政治需求,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汉代显学。
颜安乐是眭弘弟子中,最有出息的之一,他根据眭弘所授《公羊春秋》之学,加上自己理解,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创立了《公羊春秋》的颜氏学,名震一时。汉宣帝时,颜安乐被朝廷征辟为博士。

介绍完《春秋公羊颜氏传》的背景,我们说回程曾。程曾在长安求学十余年,刻苦钻研,终于学问大成,精通《公羊春秋》,并在学成之后返回家乡。
回到家乡后,程曾在南昌开坛讲学。程曾弟子有数百人,其中以会稽郡人顾奉最为有名。会稽地处江东,顾氏是会稽大族,后来的三国吴丞相顾雍便是顾奉的曾孙。
相传江东顾氏是越王勾践七世孙姒摇之后。秦末,姒摇也参加了诸侯联军反秦大起义。西汉立国后,姒摇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越王。姒摇有一子爵封顾馀侯,其后人以爵位为姓,姓顾,世代居住吴郡会稽之地。因此,顾奉也算王族之后,在江东地位显赫。顾奉拜师程曾,说明其儒学,特别是研究《春秋公羊颜氏传》的名声,在江南地区远近闻名。
在南昌,程曾一边教学收徒,一边著书立说。他对儒家五经中的艰深晦涩之处,进行疏通解释。另外,他还创作了《孟子章句》。程曾的这些作品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被时人与后人吸收,也算对儒家经典的整理与传播,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程曾因名声渐显,被朝廷征辟,举为孝廉。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荐之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举孝廉后,程曾正式入朝为官,被任命为徐州广陵郡海西县(今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与灌南县西部)县令。最后,程曾因病卒于任上。
纵观史书上对于程曾只言片语的记载,虽然他没有留下太多光辉事迹,但他对于汉代儒学在豫章郡、吴郡、会稽郡等江南郡县的传播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甚至日后影响三国吴政局的吴郡顾氏,其祖上也曾拜于程曾门下。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东汉经学的繁荣,经学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范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