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军2031年和2035年的武器装备目标
3月6日,德国联邦国防军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有关德国海军2031年和2035年目标及拥有的武器装备规模的综合文件,不过由于这份文件还是未定稿,在发布数小时后又撤了下来。虽然这是一份初稿,但也可以从中看清德国海军2035年大致的目标,让我们看看德国海军未来将拥有什么武装装备及其数量。

一、F-127型护卫舰,这是目前还处于设计研发阶段的战舰,属于下下一代护卫舰。在F-126型护卫舰设计定型后不久,F-127项目便提上日程,有关该型舰消息很少,目前只知道其吨位为1.2~1.3万吨,舰长250米,达到了大型驱逐舰和巡洋舰的水平,并且还采用了美国“宙斯盾”防御系统。

F-127型护卫舰服役之后将用于替换当前德国海军现役最强大的4艘战舰F-124“萨克森”级护卫舰,不过并不是一比一替换,F-127型将在2031年开始购买5艘,最终数量为6艘。

二、F-126型护卫舰,该型舰已经定型,就待开工建造。F-126型的尺寸还是很大的,满载的排水量超过了9900吨,接近于1万吨,舰长166米,宽度21米,吃水深度为6米,已经超过了全球绝大部分的驱逐舰。

F-126型在拥有如此大的吨位,且配备了相控阵雷达的基础上,却继承了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极差的火力,1座“奥托·梅莱拉”的127mm舰炮、8枚NSM反舰导弹、2座“拉姆”近防导弹系统、16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1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以及几门小口径火炮和数挺机枪、搭载两架直升机。不过,F-126型冗余度是非常高的,可再增加一定数量MK-41垂发系单元。

F-126型护卫舰服役之后两替换现役的4艘F-123型“勃兰登堡”级,在2031年,F-126型将达到最终数量6艘。

三、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目前4艘已经服役,当前火力配置极差,吨位达7000多吨的基础上并配备了相控阵雷达的基础上,只装备了1门“奥托·梅莱腊”127mm舰炮、8枚“鱼叉”反舰导弹、2座“拉姆”近防导弹系统、两座“毛瑟”27mm遥控武器站、5座12.7mm机枪武器站、两挺12.7mm机枪、两架NH-90直升机。不过,F-125型冗余度同样非常高,保留了安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空间。

F-125型原本用以一对一的方式替换较为老旧的F-122型“不莱梅”级护卫舰,但最后由于德国经济上的问题,导致其军费预算吃紧,故而不仅将此前计划的8艘一下子缩成了4艘。F-125型将在2031年保持4艘,但在2035年后退役1艘。

四、K-130型“布伦瑞克”级护卫舰,第一批次5艘K-130型已经服役,第二批次5艘K-130型还在建造中,未来将可能还有第三批次5艘。该护卫舰是一款轻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1600多吨,第二批次做了改进,舰长增加到89米,排水量提高到约2000吨。

K-130的火力还是很强的,2座双联装RBS-15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拉姆”近防导弹系统,1门127mm舰炮、2门27毫米机关炮,第二批次还增加了2架无人直升机。
K-130型护卫舰将在2031年达到10艘,但2035年之后保持6~9艘的数量,其中也包括了第三批次。

五、未来无人水面作战系统(USV),用于补充K-130型护卫舰的作战任务。无人水面作战舰艇USV是多国目前都在研发的辅助型船只,未来水面作战系统将在2035年之后拥有18艘的规模。
六、新一代扫雷艇,该扫雷艇是现役MJ332型“弗兰肯索”级猎雷艇的改进型,12艘332型建造于1988-1998年,已经非常落后,急需替换。新一代扫雷艇到2031年达到11艘,到2035年12艘。

七、水雷对抗(MUM)无人系统,该系统将配套新一代扫雷艇使用,数量待定。
八、P-8A“海神波塞冬”反潜巡逻机,由美国制造,从2021开始采购,最终数量可能达到8架。

九、新型无人机系统,该飞机系统用于配合P-8A反潜巡逻机执行任务,最终数量可能达到8架。
十、NH-90(MRFH)“海虎”舰载直升机,该直升机是欧洲NF-90(NFH,北约护卫舰型)的德国订制版,部署在德国海军护卫舰上,上面提到的护卫舰都将搭载该直升机,用于执行反潜、搜救、运输等任务。到2031年NH-90(MRFH)数量达到31架,2035的数量待定。

十一、新型无人直升机系统,该飞机系统用于配合NH-90(MRFH)执行任务,到2031年数量达到10架,2035年数量达22架。
十二、NH-90(NTH)“海狮”舰载直升机,该直升机也是欧洲NF-90(NFH,北约护卫舰型)的德国订制版,上面提到的NH-90(MRFH)“海虎”直升机就是改进自“海狮”直升机,同样也是部署在德国海军护卫舰上。到2031年“海狮”的数量为18架,由于拥有更先进的“海虎”将服役,因此到2035年“海狮”数量降低为17架。

十三、U212CD型常规潜艇,该潜艇是U212A的放大改进型,212CD的水面排水量将达到2500吨,最大长度为73米,212A潜艇水面排水量只有1524吨,长度仅57.2米。212CD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以取代212A潜艇上使用的铅酸燃料电池。据称212CD还可以从鱼雷发射管发射的IDAS防空导弹和NSM反舰导弹。另外,212CD还重点采用了隐身设计。

德国海军目前采购了2艘U212CD,加上6艘现役的U212A型,到2031年德国海军将会有8艘U212型潜艇,2035年退役部分U212A和增加U212CD,潜艇数量维持在6~9艘。

十四、大型无人潜水系统,该无人潜水系统用于配合U212CD型潜艇执行任务,2035年数量达到6艘。
十五、424型电子侦查船,该舰采用训练舰、考察船等成熟的通用平台为基础进行设计建造。共采购3艘,用于替换3艘现役的423型“欧斯特”级电子侦查船,到2031年全部交付。

十六、702型“柏林”级补给舰/战斗支援舰,该舰是目前德国海军最大的作战舰艇,吨位2万多吨。配备了2架NH-90多用途直升机、2套“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4门Mauser MLG27 27mm舰炮。可运载9600立方米物资、550立方米水、280吨食品、100吨燃料。现役3艘,到2035年数量依旧保持3艘。

十七、707型燃料补给舰,该补给舰将用来替换2艘现役的704型“勒恩山”级燃料补给舰,后者排水量15000吨上下,是由民船改进而来,服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计划在2025年退役。相较于704型“勒恩山”级,707型尺寸、吨位、载油量大幅增加。


十八、新一代支援舰,改进自现役6艘404型“易北河”级支援舰,这种支援舰主要有4种功能,①配备维修设备用于对扫雷舰、快速攻击艇等特定舰艇进行战斗维修;②运载一些燃料、淡水、食物、弹药等物资充当小型补给舰;③舰上设置医疗站,充当小型医疗船;④携带潜艇救援设备和潜艇电池,支援潜艇作战或救援受灾潜艇。
新一代支援舰预计吨位和多用途性会增加,计划建造6艘,一比一替换404型“易北河”级,建造计划在2031年完成。
总结
相较于现在的德国海军,2031年和2035年的德国海军实力有了较大提升,最明显的是主力舰(护卫舰)的吨位急剧扩大,并且采用多数量新舰替换少数量老舰的模式。另外一个,无人驾驶系统(包括无人水面舰艇、无人水下舰艇、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直升机)都在发展,符合全球海军发展趋势,使德国海军更加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