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在学习前:《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框架2)

2023-02-26 19:54 作者:水木迟迟  | 我要投稿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本节框架图

         学习和了解我们的近代史,最主要的就是要熟悉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它的社会性质。这其中,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的认识尤为重要。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特点


局部放大图1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自从鸦片战争打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中国自己对这种新变化是从一个完全模糊的状态,向逐渐明晰的状态过渡过来的。这个过程持续了近百年。因此,虽然代代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式方法,但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

        直到20世纪初,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结合实际情况从理论上对此作出系统阐述。

        1938年——1940年,毛泽东主席同志先后发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出发,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问题。毛泽东主席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心得:无论任何事情,如果前期无法精准地锁定其中存在的矛盾,诸如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就难以真正打开新的局面。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7个)


局部放大图2(近代中国社会特点)


(1)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等手段,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殖民地化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2)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使得列强无法完全对中国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中国的殖民化是不完全的,仍然保有一部分主权,是半殖民地社会。

(3)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由于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以及国内封建势力的挤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起色和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4)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受了破坏,但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封建根基依旧存在,并仍然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优势。

(5)腐朽的封建势力为了维护反动统治,顺势同外国侵略者相勾结,共同压迫、奴役中国人民。近代中国人民的许多反抗斗争,都是在中外统治者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官僚的统治下,中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的局面。

(7)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体,日益贫困,最终大量破产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5对)

局部放大图3(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1、社会矛盾

       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里,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等等。

2、主要社会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今日学习关键词: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其特点

2、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笔记者:宝酊水木||《水木迟迟》

寄语:一本书短时间内看,只能囫囵吞枣。

         但是,把它分成章节,一天学一点儿,

          就会轻松很多。

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第二版)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21.12 

写在学习前:《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框架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