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经验分享
23考情

白云山校区(北校区)
23复录情况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基础阶段:
专业课:现代汉语是汉硕专业一最基础的书,结合资料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争取在7月底把现汉以及配套习题都过一遍,理好框架图,给自己整理清晰的考点脉络。语言学纲要相对来说有点难度,讲整个语言学相关概念,也可以搭配现汉一起学习,两本书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专业二没有什么技巧,唯一技巧就是背!可以晚于现汉。文化,如果院校主观题偏多,自己来总结答题思路,同时可以拓展参考书,例如《中国文化概论》。如果客观题偏多,可结合挖空版资料记忆。引论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搭建自己的框架,思维导图。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这本书也不容易,初试的话上编考得较多,中下编也会考,一般是大题,可以自己串联起来,找找口诀去背。(广外)西方文化概论暂时不用看,只考第三章,在后一阶段学习。
强化阶段:
集中强化专业课,高强度复习第二轮。此阶段主要用到的资料包括: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仔细复习每个章节,认真理解并且制作思维导图,争取在8月底把所有书籍都过一遍,理好框架图,给自己整理清晰的考点脉络。同时这个阶段需要开始做院校真题以及全国真题,从真题中把握出题风格,把自己不会的真题一定对应专业课参考数目。专业课主观题答题主要就是定义 +自己的理解框架+例子。在此阶段有意识记忆背诵专业课主观题答题角度。
冲刺阶段:
专业课:背诵前阶段划出的重点基础知识,反复背来回背,练习真题、模拟题。10月份开始学习专二西方文化概论第三章+案例分析,10月底开始看专二教案,12月进行限时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时间与调整考试思维惯性。同步明德尚行教育冲刺班课程,做最后阶段冲刺学习。
关于全年度复习时间轴的小建议
六月份到九月份:上午专业课+政治 下午专业课+英语(语法点)晚上专业课+英语单词。
十月份到十一月份:上午背书+视频课+政治 下午一篇英语阅读+专业二视频+看书 晚上做题 全国真题20年21年+广州地区汉硕近五年真题。
十二月份:背书背书背书!(我是上午学习政治和专业一;下午学习英语和专业二,这样可以形成生物钟;考前一定要找时间模拟一下,全真模拟,模拟真题,我是在考前两周模拟了一次)。

参考书目
354|汉语基础: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新增!!!)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1.周小兵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三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
2.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
3.赵林著《西方文化概论》(修订版)(第三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