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舆情热点|飞机换座不成老太辱骂女子 航空公司处置方式引争议

2023-06-30 19:10 作者:昕搜数字  | 我要投稿

1.事件概况

6月24日,网传视频称一旅客因登机时不愿与老太太调换靠窗座位,遭老太太道德绑架和言语侮辱。江西航空27日回应媒体称,发现旅客争吵后即对双方进行劝解,同时按照相关处置程序,将旅客老太太调换至客舱其他空余座位;并不存在网传的给老太太升舱的行为。但网民仍对视频中乘务人员疑似指责被要求让座者“妨碍公务”表示不满。

信息量走势


2.热度走势

6月24日至29日,涉“飞机换座不成老太辱骂女子”事件,全网范围共监测到相关信息8477条。其中客户端平台信息最多,占比45.18%,其次是微博28.31%,视频16.81%等。微博话题#老太太换座不成指责年轻女子# #江西航空回应老太换座不成辱骂女生#等阅读量合计超过1.1亿。央广网、人民网、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参与报道。舆情热度于28日9时达到峰值,随后波动回落至低位。

 

信息来源占比

 

3.舆论争议点

6月24日视频曝光之初,舆论主要围绕当事老人的不当做法展开讨论;26日完整视频发布后,网民留意到视频中的乘务人员在调解纠纷时,对被要求换座的女子态度粗暴,因此更加同情并支持被换座女子,批评航空公司处置方法的声量也逐步升高

4.1.谴责当事老人行为失当、扰乱公共秩序

微博网民@lisajinglisajing :坏人已经变老了。

微博网民@何春银微想 :我也是老人行列中的一员,希望有尊严的生活,不遵守公序良俗,不自尊,何以受尊?

4.2.对被要求换座的女子表示同情与支持

微博网民@花心中的安琪儿:就不换,如果有空位置可以找空乘帮你换,如果没有你可以提前值机选座,没有道德绑架其他乘客的道理

4.3.批评相关乘务人员对被要求换座的女子态度粗暴

微博网民@幸福并快乐着GGH:江西航空处理问题太low了,空乘人员对那位年轻女士极大的不尊重。

微博网民@喔哟噢呀 :强烈要求江西航空男的出来道歉

4.4.指责航空公司未能及时主持公道,欺软怕硬

微博网民@大魔王qqq :坏人受不到惩罚,好人正义得不到伸张,和稀泥看似踩刹车,其实是在加油门,

微博网民@天下语言 :处理方式非常不妥, 参考几年前的第一单高铁占座,处理不好估计后续会有大批有效仿。

4.5.认为江西航空的回应避重就轻

微博网民@隶变:江西航空避重就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商务舱,而是闹事者在撒泼打滚破口大骂后,如愿换到了更好、甚至比原预期还好的座位这样纵容、并事实上奖励恶行,是对守规矩的人最大的不公正

微博网民@爱羽球的星星:我看了下江西航空青岛飞沈阳航班,如果是这个航班,确实是全经济舱,但是经济舱又分普通经济舱和超级经济舱,而且价格是有差的,所以如果是这个航班,那么即使不是升舱也是升级的。

5.媒体观点

极目新闻《老人在飞机换座不成辱骂女子反被升舱?媒体:航司处理方式别寒公众心》:网友造谣航空公司给老太太升舱当然不妥,但航空公司还真应该分清是非黑白,不能和稀泥。否则,凉的不只是年轻女子的心,更是公众的心。

央广网《换座不成就开骂!“霸座”者为何如此理直气壮?》:必须依法严厉打击,给不文明行为以“重拳”,维护公共交通出行规则。这也提醒我们每位乘客,要遵守乘车秩序。文明出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人民网《别让虚妄的“正义感”催生网暴!》:涉事老太太做法欠妥,自有法律法规来收拾,网友不能用暴力语言攻击她。同样的逻辑,机上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法处置此事,即便一些做法不够让人满意,网友也不能挞伐他们,一旦辱骂工作人员和航空公司,同样涉嫌违法。

 

6.研判分析

6.1.航空公司未及时处置舆情苗头,给流言可乘之机

本次换座风波原本只是普通的乘客纠纷,但20日事件发生后江西航空显然未预见到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没有做好相关应对预案。24日网上出现负面舆情后,江西航空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也都没有及时处置,造成舆情快速扩散。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先是出现谣言“老太太被移至商务舱”,导致舆论的不满情绪上升;随后发布的完整视频暴露乘务人员态度粗暴,进一步引发争议,导致公众将矛头由闹事老太指向航空公司。

6.2.回应没有针对公众热议点做出说明,因此效果不佳

直到媒体介入报道,江西航空才做出首次回应,但由于是央媒报道,也导致舆情热度再次攀升,虽然辟谣对事件的真实情况发挥了一定的纠正作用,但仍未获得舆论的普遍认可,原因一是回应未对公众热议的“空乘人员对被换座者态度粗暴”这依情况给予说明;二是有网民指出,虽然该航班上没有商务舱,但疑似有高级经济舱,因此闹事的老太太或仍获得了升舱服务。

6.3.同类型事件负面共振,网民集中宣泄不满情绪

28日下午,央媒发表评论,呼吁网民理性讨论,停止对涉事老太太和相关空乘人员的网暴,但并未获得舆论的普遍响应。这与近年来部分公共场所管理者面对日常乘客纠纷,没有严格遵循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反而出现“谁闹谁有理”“和稀泥”的情况有关。闹事者未受到处罚,受到影响的人却只能吃闷亏。公众对此类现象积怨已久。针对类似问题,公共场所管理方应有所警醒,切实改善处置方式,同时做好有针对性的舆情风险预案。


舆情热点|飞机换座不成老太辱骂女子 航空公司处置方式引争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