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吃、穿、用,作、息、乐,居、行、交——证据常识的故事(13)

2023-03-28 20:48 作者:学之仁者  | 我要投稿

        在这里,人类日常生活是指除了前述人类社会不同领域和思维领域的活动之外的其他社会生活。这里的“日常”大致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日常是相应的。一般而言,可以用吃、穿、用,作、息、乐,居、行、交这9个字,来概括人类的日常生活。吃穿用是指饮食男女、穿着打扮、生活用度等日常生活内容,比如吃喝烹饪、品茶品酒、遮体保暖、形象打扮、购物理财、夫妻生活、血亲联系(也包括夫妻和血亲中的孕育、抚养、扶养、赡养或者经济与精神慰藉)等。作、息、乐是指工作、学习、娱乐等日常生活,比如劳作、值勤、创作,考察、科研、教育,学习、阅读、练习,健身、休息、玩乐等。居、行、交一般不太容易理解,实际上是指居住、出行、交际等日常生活。居住就有自居、租住、借住、旅居等等;出行就有步行、骑行、自驾和搭乘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也包括公差出行、办事出行、旅游出行等等;交际就有交往、交流、交结、交换等情形,既包括与各种生活琐事如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相关对象的所有交际,也包括与生活中各色人等如同事、家人、亲友、邻居、路人等等之间的交往交际,还包括当面、书信、通讯、网络和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交际等等。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都离不开这些。而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与证据现象发生联系,有些联系还会是突如其来的、意料之外的。

        应当指出,证据并没有这么高大上,证据知识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神秘莫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与证据知识发生联系。甚至可以这样说,任何人的一生中,总会或多或少地与证据现象、证据知识发生联系。试想一下我们可能曾经听说过的、也是都有可能遇到的场景:当小学生拿出完成工整的家庭作业向妈妈证明自己并没有贪玩的时候,当小哥哥当着爸爸的面从弟弟口袋中翻出爸爸的烟斗以证明自己并没有偷拿的时候,当失主向拾金不昧者说明钱包中的钱数和银行卡号以证明钱包是自己的时候,当大叔请旁观者证明身边的小女孩是自己摔倒而非是大叔撞倒的时候,当帅哥驾车与他车刮擦后立即停车并用手机对两车各方位进行拍照的时候,当大妈提出调用超市监控录像以证明陈列商品倒塌非自己所为的时候,等等,在这样的时候,他们都与证据打上了交道,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证据知识、着手证据收集和进行证据应用。可见,证据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是常常联系着的,证据知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只是由于证据知识所特有的理论性、专门性,使人们一般都不太愿意花气力去了解它、掌握它。证据知识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证据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实际上,具备一些基本的证据知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证据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所有人类社会生活中,即使是在琐细的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有它活动的身影。证据现象与人类生活的确是密切相关的。人们通过对证据现象的观察,也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以前叫着“证据学”,但由于学术界将这门学科严格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后来干脆叫着“证据法学”了。这还是有些狭窄了,也不符合证据现象这种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其实,还是应当从证据现象的实际出发,来全面、深入地观察和研究它。完全可以从证据现象的现实和人类社会生活对证据现象需求的实际出发,建立更加开放的证据学科体系。比如有证据学的总论,就证据现象的一般性质、根本特点、活动规律、应用原则、主要形态、基本类型等等进行观察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证据现象的特殊活动规律,比如不同的证明活动领域、不同的证明需求、不同的证据要求、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活动规律、不同的采集方法、不同的甄别程序、不同的运行规则、不同的评价标准等等,进行不同观察视角、不同研究路径、不同学科方法的分科专门观察和研究,比如从学术证据学、技术证据学、艺术证据学的角度所进行的观察和研究,从社会证据学、诉讼证据学、生活证据学的角度所进行的观察和研究,等等。这样来拓展观察和研究证据现象的视野,丰富和规正证据学科的内容和形式,而不仅仅只是现在的学术界所仅有的一门“证据法学”,从而使证据学说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贴近一些。通过对证据现象的全面观察和研究,使业余的归业余,使专业的更专业。

 


吃、穿、用,作、息、乐,居、行、交——证据常识的故事(1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