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竞争日益残酷,动物界食物链规则正游戏人间
连日来,我一直有一种情感的冲动。那是一种无法定位的数树情感:有时像秋夜的月亮,时而晴朗、时而被散谈的浮云意线,有时像秋林的色彩——斑斓、驳杂,感官刺激强烈,又摆服不了季节逼人的冷风寒气,还有淡淡的哀愁和无奈;有时则更像节命均匀的时针,机械地运动而无法纪录生命的轨迹……这是我近些年反复呈现的精神和情感状态。
我很自信,但我一直又在否定自己。生活,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竖立着一道让生命自我超越又难以超越的巨碑。这是我在对生命体验过程中的一点感知与察悟。曾看到一则小幽默:人看猴子越看越像人,猴子看人越看越像猴子。默想着这句话时,我自己把自已都搞糊涂了,我是人?还是一只猴子:人是猴子,还是猴子是人——这,请朋友们相信我的真诚,我决不是在念绕口令。
我只是想要阐明我认知人的观点,人如果把握不了自己,不能靠是地认识自己,那么,就无法超越自己。特别是在外面世界很有答的时代,太多的人很难超然于物外,很难摆脱金钱和物质的情惑,对生命或者说生存状态进行反思、剖析、修正。
奢侈和享乐是这个时代的潮流,许许多多的人被淹没其中。而为道逐这个潮流,人为之付出了沉重甚至悲痛的代价,失去了生命中最为珍贵的纯朴、真诚、信义与谦恭。我们沾沾自喜地进人了商品经济——电子信息时代,我已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已仅仅只剩下一尊血肉躯壳,灵魂无法抵达智慧的彼岸,成为世纪之交四处游荡的幽灵。人,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贫穷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愚昧更是应该摒弃的;美好的未来是全人类的追求和向往。但是,人类在奢侈和享乐的心态支配下,掠夺式地生产方式,已对我们赖以生息的地球造成巨大的伤害,虽亡羊补牢,但亦已晚矣。
毋须辩解,人类确是智慧的,同样也称得上伟大(对于自然界其它他生物类而言,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伟大)!但事实的教训却是:人同样是愚蠢的。人类,正在从历史的废墟走向未来的废墟——从物质的废墟走向精神的废墟。身后,还有无奈的叹息、追忆;还有思考、呼吁。
人类正在走向一个多元的、立体的、繁荣的、文明的商品经济时代、电子信息时代,这是人类的进步,同样也只是世界的一种表象;私车、公寓、手机、BP机、电子传媒、因特网站,确实为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使人类生存的程序更加简捷、更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时空距离,世界变得愈小了,但却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情感的距离,这是现实的真实,人类,随着这种距离的增大,是否会变成一尊尊机械人,植物人?人类是否会被这些“宠物”伤害?大气、水源、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全球人类的公害!人被自尊、虚荣纵容着,也故享乐和我任支配着;穷困说句不是乐事,浪费挥滥同样令人担忧。不论贫穷或富有,这只仅仅是位了菜个人个体生命存在的物质环境;豁达、善思、积极乐观真试友善、谦恭礼让的健康心态,才是人类冲破物质樊笼的精神状态。
身边的人和事这样向我昭示:

















。我的言辞也许是偏颇或谬误的。曾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这样问我:你是不是因为不富有才这样仇视富有者?我笑了笑没有回答。是的,我并不富有,然而我并不仇视富有者,也不鄙视贫困者。一个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生活,让自己的思想色彩、情感起伏、生命的动静、灵肉的较量,都真切而自在,这才是最重要的。人更应追求一种精神境界。我承认,我自已远远还未能进入这个境界,但我却时时都在以环境为参照物,以自己灵魂善美的标尺,不断进行着反思,寻觅、追逐着一种最佳的生命的本真状态。
在我简陋的书斋,我挂着这样的一幅画:陶盆中几枚水仙悠然绽放;两坛棋子黑白并列,几枚随意散落的棋子既有对峙又有楔合,看似无意其实有意——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是黑白是白……面壁、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