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曲流行的变迁与关于「术曲性」的考察(2)

席卷VOCALOID领域的wowaka和hachi(米津玄师)

2009年8月12日,supercell发行了由Vocaloid主唱——nagi(やなぎなぎ)演唱的『君の知らない物語』。这不仅是后续的术力口P作为歌手出道的先驱,也象征着与下一代术力口P的世代交替。
并且,这也是在年轻人群体中,术曲也被开始广泛聆听的时代。2009年的Joysound排行榜中,「Melt」获得了第九名。到了第二年,10首曲子中有5首是术曲的事实更是印证了这一现象。这次就让我们一见那个wowaka和hachi席卷整个Vocaloid领域的时代。
wowaka的术力口P生涯开始于2009年5月11日投稿的「グレーゾーンにて。」。这首曲子属于单和弦,在重要的地方夹上16分音符,在最后的1.5拍使用「16分音符+16分休符+4分音符」的旋律(与3-2 ソン・クラーベ的后半部分大致相同)。以1、2小节完成一个riff(重复段)、「la→mi」或「mi→la」(都是移动do。虽然是小调,但是把平行调的主旋律看作do)这种完全五度的反复,或者「mi→do」短六度的上升节奏等等就是在wowaka的乐曲中能够看出来的特征。

同年8月30日投稿的16拍4击摇滚歌曲「裏表ラバーズ」(里表情人),就是以159的BPM唱出16分音符。也正是因为有了「初音ミクの消失」(下文略称「消失」)的珠玉在前,才会有这样旋律的出现。将来自VOCALOID的影响公之于众的长谷川白纸,认为「“消失”的灵感是由打击乐发散而来(很明显,副歌和歌曲的段落是明确被分开的,从歌词中也可以看出,作为歌唱的概念是不同的)对于wowaka来说,驱动他的是与Nightcore紧密相关的加速美学」、「我认为wowaka与其他VOCALOID才能做到的歌唱性的区别在于,是唱歌还是出错。我仍然认为wowaka的身体非常迅速,大脑、手指、喉咙、舌头都是如此。」[1]。

16分音符的快速歌唱在佐藤良明的『ニッポンのうたはどう変わったか: 増補改訂 J‐POP進化論』以及Suji铃木的『80年代音楽解体新書』中被展开论述。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唱法起源于民歌、Southern All Stars(日本5人组摇滚乐队)以及佐野元春。但是与wowaka相比,他们的唱法似乎会保持一定的音高。Imdkm在『リズムから考えるJ-POP史』中援引佐藤的理论,他评价小室哲哉「不仅没有把「しゃべり拍」(四音一拍≈16分音符)的速度感埋没在旋律中,反而清晰展现了由House以及Techno构成的16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大量使用的带点的八分音符,保持了每个音节的清晰,以及保证每个词语不露破绽。」立足于长谷川白纸和imdkm的理论来考虑,可以说wowaka明确展现这种高速摇滚舞曲的16拍节奏的同时,又使用了跳跃的旋律,刷新了「歌」这一概念。wowaka称「与VOCALOID相遇、制作音乐、「在歌词旋律和句子中找到自己无上的乐趣」、「提炼出毫无杂念的我的方法」这么想就找到了必杀技。以此为开端,有意识地投入创作,并坚持到最后,才成就了“里表情人”」[2]

另外就是以2009年5月20日投稿的「お姫様は電子音で眠る」开始作为术力口P活动的hachi。这种充满打击乐风格的乐曲,在之后hachi以及其他创作者的作品之中也能见到,但将hachi特殊的曲风展现出来的则是第二首作品「Persona Alice」。可能是由于合唱效果造成的不和谐主音,使得这首歌让人印象深刻。三度mi♭这种Blue note的使用也使其具有印象性。

同年7月6日投稿的出道作「結ンデ開イテ羅刹ト骸」则使用了通常短调音阶中不存在的fa♯和so♯音作为旋律。这种音阶被称作短音阶(短调的旋律和和声的基础的比例尺。有自然小调(自然的短音阶)、谐波小调(和声的短音阶)、旋律小调(旋律的短音阶)三种)。
「Lemon」和「パプリカ」中也使用了这种象征着hachi/米津玄师的音节。但是,提到hachi则不可不谈的则是2010年8月19日投稿的「マトリョシカ」。一首集合了各种各样要素的乐曲,但如果我们挑选出其中一些对之后的音乐产生影响的要素的话,那就是副歌中的调式。(C♯m到Em)通常被称为「Just the Two of Us进行」的和弦进行。每一拍左右交替演奏的吉他,以及高BPM(205)。其他内容之后会详细叙述,这里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副歌中的转调」。

实际上和「マトリョシカ」同样的2010年3大热门术曲的wowaka「ワールズエンド・ダンスホール」、DECO*27「モザイクロール」都在副歌中转调。这些曲子是直到现在也是仅仅6首VOCALOID神话曲(Niconico动画中获得1000万播放)中的3首。「副歌中的转调」作为术曲性的要素,可以举出的例子有很多,但是说这种印象是由这三首曲子所定义的也不为过。但「副歌中的转调」算是「术曲性」吗,让我们来用2008年到2019年间的日本音乐和术曲热门排行榜比较一下。日本音乐是指Billboard JAPAN Year End之中,当年以及前一年发行歌曲的前5名。(非日本音乐除外,但是海外艺术家的日本原创歌曲则算作在内)术曲则取当年投稿播放数的前5名,翻唱除外,当创作者或术力口P重复的场合,则按照从高向低顺次排序。并且,平行调会被看作同一种调。并且忽略掉转调到第二个或以后的调,以及在B旋律中转调但在副歌中回到A旋律的调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60首歌曲中进行了副歌转调的日本歌曲有8首,术曲有20首。相对地,只对同年代的日本热门歌曲比较的话,「副歌中的转调」确实可以算是「术曲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副歌中的转调」并不能说是术曲的固有要素。即使是作为诞生于别处的要素,但如果被纳入了大量的歌曲,并产生了众多使用者,它也会成为这个文化圈里显著的特征。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术力口P不是受上个时代的音乐的影响,将其与同时代的音乐比较似乎更加妥当。
那么,从「副歌中的转调」能联想到的则是小室哲哉。在这里再次引用imdkm的『リズムから考えるJ-POP史』「小室哲哉也曾经描述过关于自己这种接连不断并且快速转调的风格,以及驱动这种风格的「恐怖」的来源。「这就是日本人声音的问题。如果你的声线向外国人一样有特色,那么即使简单的曲子中也可以拥有自己的风格。但日本人很少有仅凭声音就能让人感兴趣的独特声线。」」这一说法本质上提及的内容是暗示性的。这是因为对于VOCALOID的看法,也是和上述完全一样的。柴那典也在『初音ミクはなぜ世界を変えたのか?』言及了这一观点,即——「即使拥有了能够将VOCALOID调教至近乎人声的水平,基本上也是单调乏味的音色。不仅缺乏音高的变化,而且首先其并不存在歌唱能力的观点。这也可以看做一种假设的结果,即声音中的信息是贯穿始终的,因此信息量中包含的编曲和音色已经成为既定的命题。」(有趣的是,imdkm和柴那典的论点都对于R&B歌姬进行了对比)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在之前的作曲中总会有将旋律唱出来以进行检查的过程。但是在VOCALOID中,输入的旋律是照着原本唱的,因此有一种缺乏真实体感的感受。这意味着需要创作人类难以唱出来的,急进跳跃的旋律。或者反过来说,利用半音节单位细节上的运动来创作旋律。(很难严格区分这些,但这与人们意识上「只有VOCALOID才能做到」是不同的)除了音高的移动之外,还可能缺乏「愉快地进行歌唱」的节奏。这也可以说是被快歌和高音取代了。在唱见文化中,有一种“你的吉他弹得越好,歌唱的越快,你就越会唱歌”的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再加上这些歌曲已经在卡拉OK中流行起来,这或许就是成为「术曲性」的原因。这种缺乏实体感的感受,不仅是存在于VOCALOID,还在DTM中普遍存在。但正如ヒッキーP指出的那样,在VOCALOID时代之前,业余爱好者(不会演奏乐器)的音乐其实没有多少人听。因此也可以说,富有打击感的音乐=有着「术曲性」的音乐。参考[3]
那么简单提及一下wowaka和hachi吧。对于wowaka来说,影响他的是类似NUMBER GIRL、SPARTA LOCALS等等的后朋克乐队。特别是在SPARTA LOCALS的「Peace」中,最后1.5拍出现了一个「16分音符+16分休止符+16分+点8分休止符的riff」。而且节奏同样也是16位的四部曲。给人一种和wowaka的音乐十分相似的感觉。另一方面,hachi则受到了BUMP OF CHICKEN、RADWIMPS等摇滚乐队的影响。两位创作者的「术曲性」想法,实则起源于90-00年代的日本摇滚乐。(虽然hachi也声称是通过niconico动画受到了平泽进的影响[4])在音乐上,两人共通的要素是「高速摇滚」,但「插图也是自己画」这一点也对后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树立了这种「作为创作者进行自我创作」的自成一派的形象。这种形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到目前为止,所说的wowaka和hachi至今为止所呈现出的音乐性,是讨论以后的VOCALOID歌曲时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见他们的音乐特点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术力口P的。以及它们又是如何成为富含「术曲性」的音乐的。
Flat
2001年生。听音乐,偶尔创作。自2020年开始在note上写作有关Vocaloid为中心的文章。
【注】
[1]https://twitter.com/hsgwhks/status/1115104234238668800
https://twitter.com/hsgwhks/status/1115106044131205120
[2]https://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488338232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DhbUH6weA
[4]https://www.j-wave.co.jp/original/otoajito/171.html

原文链接:https://realsound.jp/2020/08/post-599468.html
作者(敬称略):Flat
翻译:夏木爱琳
校对:未来de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