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纯电 F1比赛将采用可持续燃料
近日,FIA(国际汽联)公布了2026年F1赛车动力单元全新初版规则,引发热议。其中,两条规则写到:“全新的F1动力单元将使用完全可持续的燃料,而不再燃烧化石燃料。(引入100%生物燃料)”和“2026年,引擎整场比赛的燃油消耗,将从当前的100kg左右,降低到70-80kg”。
“100%生物燃料”和“减少了载油量”两个关键名词预示着,或许在F1赛事的引领下,欧洲是否要尝试又一次能源革命,用全新的燃料代替传统化石燃料,对抗纯电能源代表的新势力车企,走另一条路实现碳中和呢?
生物柴油优势明显
虽然,FIA目前还未明确具体的生物燃料是何,但根据目前能源技术来看,技术相对成熟的有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两类物质。不过由于燃料乙醇热值太低的特性,不足以满足“减少了载油量”要求,更少的燃料不能完成赛事,所以生物柴油或将从生物燃料中脱颖而出。
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等)、动物油(如鱼油、猪油、牛油、羊油等)、废弃油脂或微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不过由于其分子碳链长度接近柴油形式,所以也被称为生物柴油。
所以,这也就是生物柴油可以完美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原因,即作为传统化石燃料“进阶产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替代品。
作为“绿色能源”的典范,生物柴油不仅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更因为其拥有传统柴油的“进阶产物”特性,令其拥有了其他“绿色能源”不可比拟优势,即省去产业链迭代成本。
根据此前大众汽车官方声明显示,大众汽车短期内不会放弃柴油发动机,且大众最新的柴油发动机经过升级,已经可以使用更环保的生物燃油。如此看来,这就是生物柴油不需要主机厂革命性的创新动力单元,保持行业稳定性的最直接证据。
其次,生物柴油也不需要政府出资去更换民用运输、存贮、销售网络等一系列相关产业链,只需要将传统化石燃料作为商品介质进行更换即可,甚至可以同时销售或混合配比销售(以巴西、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已经销售少量混合燃油)。
风向调头 燃油机焕发新生
正是因为生物柴油有上文提及的两大产业链成本优势,或许在未来能“收复”纯电汽车抢走的市场。毕竟,纯电车型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有着巨大的电池、电控系统的研发成本和人员成本等等;以及对于各国政府来说,有着无法估量的产业链迭代成本。其中后者,是目前限制纯电车型市场上限的根本原因,即离开充电站“辐射半径”区域,纯电车型的市场将指数减少。
与此同时,新势力纯电车企近几年的崛起对于传统依靠内燃机发家的车企,所拥有的市场蚕食颇多。后者势必需要寻找一条出路来抗衡纯电车企带来的挑战,以保证自身利益。甚至在某些国家,后者依靠自身强大资本力量和百年的政治资本,试图重新引导市场,以稳固燃油车市场地位。
以德国为例,一向走在汽车工业前沿的德国市场就已经将新能源市场之路的步伐明显放缓。在几大汽车巨头的赞助下,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去年击败了连任四届,即推崇新能源汽车之路的默克尔所在党派。新总理朔尔茨上任前就表示,该党不支持由政府决定的内燃机汽车停产日期,并在近期作为欧盟国家,率先撤销“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业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中和”这项关键气候目标。
毕竟,如果德国传统内燃机汽车产业链崩塌,那么所带来的经济、民生等连锁反应,是新势力纯电车企产业链不可能立刻替换的。
写在最后:
当然,目前将生物柴油民用化普及化的路与纯电车型产业链迭代成本之路一样艰难,因为前者目前的技术壁垒在于原材料成本会随着生物柴油产业链扩大而指数增加。数据显示,以目前制作生物柴油技术来看,即使美国种植的所有玉米和大豆都用于生产生物能源,也只能分别满足全社会汽油需求的12%和柴油需求的6%。让更多人吃饱饭还是让更多人开汽车的问题将随之而来。
这与农业经济的巨大冲突,或许意味着,这条路在没有根本解决“技术民用化”缩小粮食用量之前与“将充电站遍布世界角落”一样,是个世纪工程。意味着,化石燃料、生物燃料与电能并行之路,将长期有效。
当然,F1赛事作为传统内燃机行业的“灯塔”,每年有几亿美元的研发投资可以为整个产业链进行技术突破,为传统汽车工业寻找出一个新的突破口抵抗“新兴产业链”带来的变革冲击,对于传统汽车产业来说,显得极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