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性格论 0008

2023-08-10 10:42 作者:739047852  | 我要投稿

但是要知道上面这张图所表示的,还只是纯理论下的静态性格行为。那无论是在性格养成时,还是在一般理解的付诸真实行动时,都需要再考虑一个利益大小的系数,再细讲的话还需要来一个成本负数,所以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动关系。同时对行为而言,他们都属于外部影响因素,并不是性格本身的内部环节,在此先一带而过。强调:这个“外部”不是指纯客观的外部环境,而是指性格自身之外,那当然会包括“人”的精神意识和能力状态等主观因素。既然有主观因素存在,这个系数就代表了利益对当事人的诱惑力大小,而非简单的利益外表绝对值大小。成本也是相同的道理,而且每一个人所认定的也不见得都一样,所以只讲有一定的联动性。注:这就叫做“因人而异”。

 

至于诱惑力的成因会有多种多样,但当事人的自身情况差异,一定会造成作用力的不同表现。比如,单纯的利益诱惑力,一般都要小于被“急需一些收益,以摆脱自我困境的压力”所强化过的诱惑,也小于“受到逼迫以后,可以去执行反击行为”的诱惑。因为前者仅仅只是利益的普通性诱惑,而后者不仅有这些,还有对安全紧迫感甚至是生存迫切感等,各种自我直接性恐惧的压力释放诱惑。简单的讲,前者只是单纯的趋利,而后者不但趋利,还有更紧急的弊害需求。这时候其利益欲望的背后,必然会有精神上的安全或者报复发泄等一系列的强化加成作用。

注:同样的道理,这些加成也会对“成本负数”造成敏感度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承受能力,表现为诱惑力更强。反之当诱惑力走低时,则会提高对成本的敏感性,而表现为诱惑力减弱。所以这都属于主观感受值,而非绝对值。总之,不同的性格以及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于这一切的不同理解,都会造成对诱惑力的不同感受性。

 

在正常情况下诱惑力系数算做1那诱惑力越大时,其系数值也就越高,因此在1的时候最接近静态理论行为,或者就叫做日常性格行为。当系数超过1甚至更大时,也就代表着诱惑力增强,其行为必然会随之出现突发性的加强变化。从上往下来详细解释:

第一条所表现的是性格自身,因此不会发生变化,代表性格的点也就不动。

第二条和第三条都乘以系数,因为是诱惑力,当然会对行为的主动性和贪婪性都产生积极影响,所以要去强化其主体内涵。

第四条和第五条都除以系数,同样因为是诱惑力,当然也会去制约理智和道德,所以要去弱化其接受内涵。

如此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行为的主动和贪婪属性放大,理智和道德属性缩小。如下图:

 

自动性格(附图一)


当诱惑力过小,甚至还不如平常的习惯性认知时,那系数就会小于1。现在还是通过前面的计算方式,却会得到一个贪婪和主动性都在缩小,而理智和道德性都在放大的反向结果。如下图:

 

自大性格(附图二)


注:通过以上会发现,理智和道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成本特性。

 

要注意一点:当诱惑力降到零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内涵都归零,而是性格不被激活(准确的说,是负责谋利的人格不被激活,这在后面会详细讲解)。所以他们也不代表一定会让,只是顺其自然而已,可以近似性的去理解为“捡”。此时从外表上看,基本会与原本就比较平衡无争的性格类似,从而接近于一切居中的第一张图。


性格论 000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