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少前衍生作】战争:风暴中的幸存者 第1章:第二轮太阳

2021-04-28 23:12 作者:拉斐尔鹰  | 我要投稿

封面图 PIXIV ID:64041223

小说灵感来源于少前同人文本《逆雨》世界观的衍生,致力于补充少前同人文中的纳捷什金指挥官的经历,故事起始于架空的2054年,其中的故事与人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其中的武器、医疗、爆破操作等均为脑补,请勿试图模仿,祝观看愉快。


纳捷什金从眩晕中逐渐清醒过来,旁边还有人拍打着自己,他几乎什么都听不清楚,只能被人扛着前行。随后他被人放在墙边,一旁的人敲打着沉重的防护门。地面仍在震动,爆炸的第一波冲击气流已经过去,一旁的人敲打着防护门大喊着让里面的人开门。

 

30分钟前,乌克兰边境苏军防空识别区,12架B-52H远程战略轰炸机与24架护航战斗机正在直直朝着边境飞来,苏军紧急起飞48架次的苏-31型战斗机前往拦截,与以往的常规战略威慑不同,这一次远程轰炸机内挂载着的是货真价实的核弹。

 

不同的方向,多架次B-1B及B-2幽灵轰炸机群也正在朝着边境线飞去,B-52H与B-1B的目的其实更多是为了掩盖B-2幽灵轰炸机的突防,至于在被拦截后还剩多少已不重要,苏军最高指挥部立即决定,所有待班的Tu-160及Tu-22M型战略轰炸机立即起飞进入作战状态,正在进行战略值班的轰炸机立即向边境飞行,所有边境战机起飞,拦截或驱逐发现的轰炸机群,边境部署的地面防空部队从二级戒备升至一级戒备状态,一旦轰炸机闯过防空识别区进入领空,地空部队就必须发射地空导弹摧毁对方。

 

防空识别区内,战略轰炸机及其护航战斗机遭到了视距外的苏-31导弹锁定,一般的边境冲突时,敌机被锁定后就会听到‘音乐’,在往常就会改变航向或返航。但是这次不同,随同轰炸机护航的F-15B战斗机率先射出了空空导弹。

 

地面部队的雷达站及防空系统遭到了协同的空中攻击以及电子攻击,仅有部分防空系统做出了回应击落了为数不多的轰炸机以及攻击机。而在边境上空,双方的战机正在用空空导弹互射,12架苏-31战机专门离队猎杀B-52H轰炸机,双方都在超视距空空导弹互射以及近距离狗斗中损失了不少战机。

 

而在最后,双方都射空了所有空空导弹及机炮弹药,只能飞近到双方驾驶舱目视范围内朝着对方比‘国际友好手势’,被攻击的B-52H战略轰炸机群已被拦截,没有弹药的双方朝着各自的机场飞去。

 

忽然,一架在此前离队攻击轰炸机的苏-31向领航长机发来了信息:“长机,发现一架落单的轰炸机,正在跟随,35号机已无弹药,请指示。”

 

“35号机,返航。”长机回复道。

 

“我可以目视到其机翼下方的12枚导弹,推测为核弹头,请求准许攻击。”35号机说道。

 

“35号机,你已无弹药,无法攻击,立即返航。”长机回复道。

 

“它正在朝着基辅飞去,那是我家,我不会让它再前进了,再见了同志。”35号机挂断了通讯。

 

随即35号机立即加速超过了那架B-52H,并将状态保持在能与驾驶舱目视的状态,35号机的飞行员用左手摸了摸贴在一旁的家庭合照,随后将飞机保持在轰炸机的右翼面的前下方,35号机的飞行员想起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普加乔夫,随后他断开电传,猛地拉起操纵杆,直接在空中将苏-31战斗机竖起,B-52H的飞行员根本不知道其对手敢于以命换命,在B-52H驾驶员的尖叫中,B52-H的右翼面直接撞到了竖起的苏-31战机,B-52H的右机翼完全断裂,并在向左转圈中开始以垂直的角度向地面坠落,随之坠落的还有35号机的残骸。

 

此时是2045年4月15日上午,第二批军校毕业生已经进入预备部队,而新生的入校训练也即将结束,学校内的一些学生正在等待着体育测试,他们丝毫不知道,一场灾难即将到来。纳捷什金靠在教室外的护栏上,注视着远处教堂的尖顶,有人用教室内的老旧钢琴弹奏着喀秋莎的旋律。

 

接收到导弹预警时,所有城市都拉响了全面核打击警报,这种警报并不像普通防空警报,而是多个风螺警报器此起彼伏的响起,对于部分人来说,这是死前自己能够听见的唯一声音。

 

拦截导弹拖拽着尾焰飞上天空,天空的背景都被黄色所笼罩,不仅仅是因为导弹的尾焰,同时也是因为远处爆炸的亮光,第二轮太阳升起了。所有的重点城市、能源供应(尤其是大型水库、核电站以及集中的火电厂)、舰队、军事港口、大型民用港口、军工产业聚集地、民用工业聚集地(特别是能够民转军的工业目标)、弹道导弹生产基地、弹道导弹发射井都属于战略战术核弹的打击目标。

 

全面核打击警报拉响的那一刻,青年陆军军官学院内正是下课时间,纳捷什金正走在过道上,突如其来的警报先是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学院近期并没有发布演习通知,纳捷什金意识到这并不是演习,而是真正的全面打击警报,于是随即跑下楼梯。在楼梯口遇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彼得,于是与其一起前往地下防空洞入口。

 

地下防空洞前挤满了人,光凭两人是无法穿过人群的,彼得拿出AI-6里的一号抗辐射药剂服下两片,又递给了纳捷什金两片,随即他带着纳捷什金跑到了不远处的小坡下,这里屹立着一个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通风口。

 

“快下去,这里是地下避难所的通风装置和维修通道。”彼得罗夫打开铁门喊道。

 

纳捷什金立即跑进了门内,这里有一道垂直向下的通道,下来后有一道气密密封门,好在还没有人从内部锁上,两人从外部打开了气密门并从里面将其锁死,接下来则是一条向下的楼梯,但是就在两人向下走的时候,核弹在远处爆炸了,剧烈的震动让纳捷什金摔下了楼梯。

 

50分钟前,波罗的海某处,一艘995A型核潜艇内,艇长正在巡视着潜艇内部,忽然警报声大作,艇长迅速冲向指挥舱,只见屏幕上出现了新的命令。而这个命令并非来自海军上层或是最高指挥部,而是由‘死手’系统发来的,要求其将艇内16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进入预备状态。

 

“立即联系海军指挥部及莫斯科。”艇长对通讯员命令道。

 

死手系统并非全自动系统,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最高领导人及军事指挥机构被定点清除而设计的,其工作原理是持续的检测各大城市及区域内的情况,一旦检测核武器爆炸后的污染及冲击波,死手系统就立即开始联络所有指挥机构,如果发现无任何答复,其会发出指令并接管所有仍可控制且搭载核弹头导弹的进入待命状态,半小时内如果仍无任何指令中断其进程,死手系统就将发射所有核导弹覆盖其预定打击目标。

 

舰长盯着屏幕上的指令和剩余时间,看了看手表,随即下令道:“所有人进入战斗岗位,上浮至30M深度,航速2节。”

 

“长官,我们无法联系到任何指挥单位。”通讯兵在一旁说道。

 

距离倒计时还剩10分钟,舰艇上的部分官兵已经聚集到艇长身后,默默地注视着屏幕上的倒计时。舰长将两个大副集中起来,举行攻击指令表决,而三人都举起了手,同意发射核武器的命令。

 

不幸的是,倒计时结束前并没有中断指令的传来,通讯兵也仍然无法接通任何通讯,维修人员已经数次检查过通讯系统,并且以性命保证通信系统没有任何故障,屏幕上出现了发射指令并弹出了解锁代码。

 

艇长大脑内一片空白,脑中只有与自己家人的回忆,直到大副拍了拍艇长的肩膀,艇长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耽误了一些时间,此时他已无法再犹豫了。他输入解锁代码,并将第二把钥匙交给大副,与大副同步转动钥匙,主控制台旁的一个按钮盒升起,打开塑料壳,他先是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周围那同样也在看着他的艇员,随即其深吸一口气,拍下了那个硕大的红色按钮。

 

一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可以携带6-10枚分导核弹头,这艘艇上满载着16枚布拉瓦’,每一枚导弹内都装载着8枚分导核弹头,16枚导弹按顺序被弹出水面,随后发动机点火,朝着预定目标飞去。

 

“开门啊,cyka!这里还有幸存者。”彼得用脚踹着铁门叫骂道。

 

“彼得,是你吗?”门内传来熟悉的声音。

 

沉重的单开门向外打开,库尔布斯基出现在门后。

 

“彼得,我们班的同学情况如何?”库尔布斯基焦急地问道。

 

“我不清楚,少校同志,但是纳捷什金和我躲了进来,他摔下了楼梯,需要医疗救助。”彼得扶起纳捷什金答道。

 

库尔布斯基帮着彼得将纳捷什金扶到了避难所的医疗室内,这里聚集着一些在涌入避难所时摔伤、被踩伤和互相殴打而来的伤员,医生开始检查纳捷什金身上的伤势,而一位军官从外面走了进来。

 

“库尔布斯基少校,向您转交避难所负责人命令,清点您所负责班级的幸存人数,随后立即向避难所办公室报告。”那位军官向库尔布斯基敬礼后退出了医疗室。

 

“我出去寻找同学们,你留下来照看纳捷什金。”库尔布斯基对彼得说道。

 

核弹落下半小时后,青年陆军军官学院地铁站与避难所之间的通道被打开,地铁站内也幸存着部分学生,因为地铁站入口在学院外,而军官学院内避难所在学校深处,部分离学院入口近的学生选择跑入地铁,同样生还了下来。

 

青年陆军军官学院的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16岁即可参加,将未成年入学者培育为预备役军官,而成年后则可以选择进入预备役服兵役,或者在成年后选择第二种:继续留校学习,选择继续学习的学员或者被军方推荐进入的初级军官会被培养为中高级军官。军校成为部分无家可归或者落魄者的希望之地,部分人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进入军校学习。

 

一枚W78型核弹头击中了伏尔加格勒的北方地区,这枚核弹头本来是以稍远处的伏尔加格勒水电站为目标的,但是因为卫星被塌缩粒子层干扰,导致大部分核弹头并未命中预定目标,这枚核弹头受导航干扰也就没有正确击中,而是落到了北方的工业区及居民区,这枚弹头造成供电中断、大量的军民工业单位损毁及人员伤亡,青年陆军军官学院正在这个范围内。

 

新苏联首都莫斯科地区遭遇了多次洲际弹道导弹的饱和打击,但是其并未受到严重损坏,仅有30%的市区区域无法继续使用,克里姆林宫以及红场仍然完好无损,这归功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核弹失去引导偏离预定弹道,另一方面则是莫斯科中心地区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反导拦截系统。

 

在第一阶段的饱和打击中,莫斯科地区发射了26枚反导拦截导弹(包括几枚反导用的核弹头)用于拦截预计将击中莫斯科中心地区的洲际导弹。反导核弹空爆不仅摧毁了对方歪打正着扑向克里姆林宫地区的核弹头,还造成了大量的辐射污染以及多次的核爆EMP冲击,导致莫斯科地区完全失联12小时。

 

此刻,所有的核战幸存避难所内的军队以及预备役人员,将按照新苏联国防部第466号命令进行战争动员。军方将进行军队编制重组并恢复未被打击的重要地区防御,一部分预备役人员则正式补充进入军队编制,另一部分预备役人员将接管战时避难所的管理工作。

 

“库尔布斯基少校,按照第466号命令,你将复员回到军队,军衔为退出现役时的少校,隶属于南方军区,请前往后勤处更换衣服,11时50分,也就是47分钟后在站台集合搭乘军列。”避难所负责军官将纸质证明递给库尔布斯基。

 

“少校,欢迎回来,我将和你一起前往南方军区报道。”负责军官和库尔布斯基握了握手。

 

“接下来报告一下你所负责的学员人数。”负责军官对库尔布斯基说道。

 

“原有45名学员,目前幸存报道3人,一人受轻伤正在接受治疗。”库尔布斯基说道。

 

“太糟糕了,接受过训练的学员损失太多了,外面的人大多数都是新学员,没有多少经验,充其量只能当列兵。”负责军官望着外面的人群说道。

 

“拿着,这是必要的文件,你下属的学员立即转入预备役,负责管理几个地下铁路站点,三个相邻的站点,你给他们分配具体站点位置。”负责军官给文件盖章,递给了库尔布斯基。

 

“你没什么大问题,小伙子,有点轻微的脑震荡,去护士那里拿几份止痛药和止吐药,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就马上回来复查。”老医生对纳捷什金叮嘱道。

 

纳捷什金不仅领到了药物,还领到了一盒AI-6个人急救盒,目前的地铁站台处于地下12米深处,而避难所则更深一点,处于地下16米。检测员已经检测过辐射数值,无论是站台还是避难所都没有任何辐射超标迹象,因为核弹落地前彼得和纳捷什金已经服用过一号抗辐射药剂,新发的AI-6就暂时不需要打开服用药剂了。

 

学院内每学期都会举行两次防空演习,但是这次的情况十分糟糕,各班级集合地点几乎都有一大半人不在,彼得跟着纳捷什金来到演习指定的集结区域,那里只坐着一个人。

 

“太好了,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呢。”坐在集结区的达莉娅(女)先向走来的两人挥起了手。

 

“也不太好,目前只有我们了。”纳捷什金随便拉了一张椅子坐下。

 

三人都沉默了下来,唯有周围人群低声讨论的声音在四处回荡,不少人还在流着眼泪,因为核弹爆炸的大致方向是自己的家所在的方向。而人群的另一侧,库尔布斯基走出了走廊,径直朝着三人走来。

 

“你们三个,跟我来,我们开个班会。”库尔布斯基领着三人来到一间储物房,随即关上门面对着自己的学生。

 

“首先是好消息,你们将直接成为预备役军官,目前给你们分配的军衔是准尉,负责管理新开放的地铁站点。”

 

“会议结束后,马上到后勤处报道,领取军服、军衔肩章及武器,目前的三个站点,资料和文件在这里,你们自行分配,有任何问题吗?。”库尔布斯基将文件包放在一旁的物资箱上问道。

 

“少校同志,您会去哪里?”达莉娅举手问道。

 

“不知道,说不定是明斯克、基辅、波罗的海、高加索地区、或者是波兰、奥地利、柏林,总之离这里很远,可能没法回来监督你们。”库尔布斯基从口袋拿出香烟给自己点了一根。

 

“我信任你们,正如我相信所有我带出来的学生,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明白吗?”库尔布斯基问道。

 

“明白,少校同志。”三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接下来的管理就靠你们三个了,你们互相照顾一下。”库尔布斯基说道。

 

“我走了,很快就要集合了,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库尔布斯基看了看表,转身推门离开了。

 

三人立即按照库尔布斯基的指示先行来到后勤处,领取了各自的军服及武器,并别上了军衔,军服发了四套,两套是偏常服的军礼服,另两套则是战斗用的野战服。配枪则是一支马卡洛夫PM手枪,另附带一支陆军军官学院的佩剑,剑柄上刻有斯大林格勒的俄文,这支佩剑一般仅在军官毕业时才予以赠送。军礼服不仅附带军衔肩章及臂章,还同时附带着两枚勋/奖章,一枚是NKVD服役勋章,另一枚则是伏尔加格勒青年陆军军官学院毕业纪念奖章。

 

三人穿戴好军礼服,向着站台走去,找到了库尔布斯基少校,他正和其他军官聚集在站台边,随着库尔布斯基的目光,其余军官也望向三人,他们无需话语,默默地进行着权利与责任的转接。随后,一辆特殊的地铁列车驶入站台并停下,军官们一个个向三人敬礼并走入车厢,而库尔布斯基则等到了最后,走到车门前,转身向三人敬礼,随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车厢。

 

三人的敬礼直到列车驶离站台后才结束,找到一旁的一张座椅,达莉娅从文件包里拿出那堆文件,其中有三份站点管理人员的证明文件,一份是他们现在所处的青年陆军军官学院站【简称学院站】,一份是非居住站点普利斯站,主要是用于物资储存及士兵驻地【简称军营站】,还有一个站点则是提供工作及少许住处的普里维克站【简称工厂站】。

 

彼得率先发话:“我提议让纳捷什金管理普利斯站,他受伤了就要让他负责轻松一点的工作。”

 

“我同意,那我可以管理学院站,这里的平民和小孩很多,彼得就可以去普里维克站。”达莉娅说道。

 

“我没意见,我喜欢帮人干活,可以健身。”彼得说道。

 

“既然你们选完了,那就这样吧,但是我们先说好,我们是共同进退,互相帮助的,站点与站点之间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距离,要是有需要帮助的情况就尽管说。”纳捷什金说道。

 

三人握了握手,开始向各自的岗位走去,达莉娅直接向着站点办公室走去,而纳捷什金和彼得则是顺路,两人顺着地铁的检修通道向着站点走去,彼得递给了纳捷什金一支烟,纳捷什金虽然不抽烟,但是还是接过了烟并抽了一口。

 

随后是一股猛烈的咳嗽,彼得则半嘲笑地问道:“第一次抽烟?”

 

“是啊,我之前不喜欢烟味。”纳捷什金吐出了一口痰。

 

“你要是不想有烟瘾,就不要过肺,上瘾几率小一些。”彼得吐出一口烟说道。

 

两人穿过狭长而黑暗的隧道,来到了军营站,两人在这里停下,跳上了明亮的站台。

 

“你觉得我们会上战场吗?”彼得问道。

 

“我不确定,彼得,但是上校肯定是去了,我们其实也身处于战场中,不过我们要面对的不是外国敌人而已。”纳捷什金给了彼得一个眼神。

 

“我去工厂站了,祝好运,同志。”彼得点了点头,跳进了隧道内。

 

纳捷什金扶了扶头上的大檐帽,那顶NKVD的帽子已经从老款的头顶全蓝,改为了帽檐一圈蓝,凸显着内务预备役部队军官的身份。军营站内已经集结着80名预备役士兵,正等待着命令。纳捷什金先是来到办公室,桌上摆放着一些文件,从其中抽出一份应急预案,上面详细记载着行动指令。

 

纳捷什金随即拿着文件来到大厅,所有的士兵都自觉列好队等待着命令,不少人是正规军队退伍或者是预备役部队出身,军事素质过硬且绝对服从命令。

 

“士兵们听令!立正!稍息!”纳捷什金喊道。

 

随后他就着昏暗的白炽灯对士兵们宣读着命令:“士兵们,根据第466号命令,你们现在正式成为伏尔加格勒地下线路的保卫者!”

 

“下面进行兵力分配,你们总共有80人,我需要两个班组进行两班倒,每个班组值班12个小时。现在自愿进行第一班白班轮值的人,站到左边去,其他人排去右边。”

 

“有预备役或者正规军队服役背景的人出列,我需要10个人,两边各出5个,空位补齐。”纳捷什金喊完,将扩音器放在桌子上。

 

很快,十个人就依次出列并在队伍前站好,纳捷什金依次询问了他们曾经的职位以及经历,随后又看了看几人的面孔,随即走回到大厅中央再次拿起扩音器。

 

“这10个人由列兵升为下士,负责领导隧道以及站点巡逻,认清楚他们的脸,以后你们需要由他们领导。”

 

“10位下士自行讨论决定五个站点四段隧道的分配问题,右边的下士先将下属的40人领去休息区域,好好休息准备交接,白班立即挑选你们的队员,平均分配20人巡逻隧道,20人负责站点安全,听清楚了吗?”

 

“绝对服从命令!”士兵们整齐地喊道。

 

【各站点有独立的守卫力量,分去负责站点安全的20人巡逻队只是为了加强站点的安全,并不是没人派遣】


【少前衍生作】战争:风暴中的幸存者 第1章:第二轮太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