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爱你!》:道尽老年人的昨天、今天、明天

2023-07-11 20:06 作者:思路有大病  | 我要投稿

不能简单地将《我爱你!》归类于一种聚焦老年人情爱故事的别样爱情电影,毕竟真正涉及黄昏恋的部分仅为老常(倪大红 饰)、如姐(惠英红 饰)这对欢喜冤家,至于其他两组老年CP,要么早就是夫妻,要么是年轻时徒留爱而不得的遗憾,算不得“萍水相逢黄昏客,月烬残留不了情”。

这么一看,《我爱你!》讲的不仅仅是老人情,还有老人事,以及由此发散出来的社会讨论。按时间划分即陈院长、仇老师的往日痴恋,山哥(梁家辉 饰)、欣姐(叶童 饰)的今日残生,以及老常、如姐的明日深情,而这也构成了一幅晚年都市情感浮世绘。


01·落花人孤立


先说陈院长、仇老师这条辅线爱情故事,那是关于过去的痴恋,有着上世纪末琼瑶笔下痴男怨女的凄凄惨惨戚戚。《我是一片云》结尾秦祥林推着精神错乱的林青霞望着崖边的夕阳,正好照应了陈院长、仇老师爱而不得的爱情。

两人的情感有点古典范儿,属于才子佳人有缘无份。一个是学院教师,一个是粤剧名伶,两人也是郎有情女有意,岂料造化弄人,周遭人为了让他们断了念想称对方已经离世,结果两个还在世的人一个住进医院抱着个假人了却残生,一个成天呆在家里萎靡不振。

曾经的“美若仙”,成了她室内鸟笼里的囚鸟。好在鸟儿被老常放了生,如姐也告知二人对方真相。“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时间依旧过着那单调的365天,冬去春来,夏过秋临,囚鸟尚能双宿双飞,人呢?


02·满面鬓尘霜

 

过去的古典悲剧是陈、仇二人的情感注解,现实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成了山哥、欣姐人生的最大讽刺。儿女倒没少养,可他们的晚年却极为凄凉。陶瓷厂倒了后,体弱多病的二人通过拾破烂维持生计,儿女不是一年也不会来一次,就是为她那烂赌鬼丈夫找父母要账。

两场宴席,一场是生前的家宴,儿孙各忙各的,姥爷给的礼物还得消了毒才能送到孩子手上,玩手机、上家教的一抓一大把,心不在焉、急于离场成了这场家宴的核心。另一场是死后的孝宴,红包塞得满满当当,子女们在亲朋领导面前装悲伤,维护着残存的体面,虚伪成了这一都市文明宴席的唯一表象。一句“你父母生前都没吃过这么高级的饭”,撕下了这一给活人做样子的闹剧的遮羞布。

山哥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后,看了看老年痴呆的妻子,最终选择像大象一样“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通过自死的方式还子女一片清静,也可以理解成通过放自己一马(不想拖着病躯潦倒苦熬)来完成对现代社会“重人情世故、轻真情实意”这一现状的“控诉”。

死前的“我中意你”,实则是一句情爱包装——因为我们是夫妻,所以我跟你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他们做到了“死也要在一起”的承诺,尽管这一爱的表述被对社会、家庭的怒斥所掩盖。唯一的欣慰,是山哥不用面对“明月夜,短松冈”,独自怀念欣姐生前的点滴,“无处话凄凉”。


03·扬鞭走天涯

 

如果错过了过去、沦陷于现在,还有可能展望未来吗?《我爱你!》通过老常、如姐给到的答案是:可以。老常动不动就在广场上甩鞭子的行为颇有后现代社会的侠客遗风,加之如姐的扮演者惠英红本就是打女出身,两人的结局也颇有点自在逍遥、扬鞭天涯的武侠气。

未相遇的两人,一个躲着闺女不敢喝口酒,一个是都市拾荒者,不打不相识后,二人反而展现出当下都市年轻人都不再有的活力。老常半夜发微信语音跟如姐唠嗑,还像年轻人一样硬挺着生病的身子在如姐那夸耀。碎了你一个镯子,我再补你一个,可今后你就是我的人了。如果说陈、仇二人是囚鸟,那么常、李二人则是游弋于空中的自由之鸟。

他们在公园拍照,过生日给对方买蛋糕,还在夕阳下感受洒水时的欢畅,并且就在好友山哥、欣姐的注视下,在朋友(老兄弟、闺蜜)的瞩目下,结伴度过人生的暮年时光。这光阴不仅出现在他们的工作中(拾破烂),还留存于他们的生活里(儿孙玩不得带有细菌的玩偶,老常却吃得欣姐的“手抓菜”)。

他们在自己的时光之轮中把酒言欢,甚至还有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戏码。“麒麟鞭,保安良,惩恶扬善美名扬。”这一古典武侠小说中的说辞在此处成了为老人生活证明的标语。老人不是非得活成年轻人的样子(像老常一开始那样刻意学年轻人的流行语,处处贴着孙女)才叫时髦,有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活得自如洒脱,便也就够了。那些贴合社会思维的“喜丧”“走得安心”,那些符合中年人利益的夸口,统统在老常的鞭前败下阵来:请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主流的、年轻人的思维上断章取义。

老常、如姐不仅仅是谈了场黄昏恋,而是将属于老年人的话语权、解释权交还给了老人。然而这种侠义的体现本质上也是一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也是《我爱你!》是浪漫基调的,而非现实主义的根本原因。

 

【补充】

 

《我爱你!》是一部难得的现实题材作品,但并非一部现实主义佳作。立于冰山一隅的社会批判,只能算作单方面的檄文,或者说满足老人的一颗甜果。

饭局上的“手机宴”,不过是科技革命、互联网浪潮下的必然;儿女忙不完的工作,上进的丈夫依旧被妻子数落,是社会内卷、社畜人生逃不开的魔咒;至于那些被擦拭的陶瓷娃娃,难道不是对人工工场手艺人没落现状的反映吗?这些社会问题,被巧妙地嫁接到家庭问题上。不得不说,在这样一个人人自危、人人玻璃心的时代,也是一种“机敏”吧。

而欣姐对子女早年的态度,若以子女的角度展现出来,不又成了对原生家庭的苛责吗?单一视角的审视,而非一种面面俱到、无可奈何的现实主义考量,《我爱你!》道尽的只是老年人的一生,而非万千中国家庭的无奈。

说一趣事。身边有俩老人看完这部片,说这些子女真该死,父母养你们一辈子,结果死不瞑目。可我对这两个老人是了解的:男的有个阿弟,早已离婚的阿弟弥留之际想见一面自己的相好,但这男的却以“女方想霸占阿弟财产”为由,拒绝他们见面,结果阿弟临了也没有见对方一眼;还有,因男的太抠门,子女不与其往来,代际冲突逐渐升温……对错暂且不究,反正现实中的“老常”也有可能干出棒打鸳鸯的事吧。

突然想起倪大红主演的那部剧《都挺好》:老人不痴呆,我将如何把你原谅?你若不死,我们又该如何释怀。

《我爱你!》:道尽老年人的昨天、今天、明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