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发市场为何没有巨头?
防脱发市场为何没有巨头?
按阿里健康电商平台披露的数据,购买防掉发产品的用户中,90后占了一半以上。但在防掉发领域,无论是洗发水还是生发水/精油,都迟迟没有产生领导品牌,还是一片很散的局面。原因在于脱发成因复杂,没有一种原材料能治疗所有成因,并且效果有限、见效周期长。但头发护理依然是个大市场。“经纬创投”分析了这个市场的一些变化。
防脱发产品其实不好做
国家《广告法》对这个领域有明确规定,普通化妆品是不能出现“防掉发”、“防脱发”、“生发”这些字眼,所以市场上很多产品打的是“强根”、“健发”等擦边球。普通化妆品的“妆”字号很容易搞定,一些代工厂就行,但特证比较难,需要1-2年申请期,还要各种证明、测验,十分复杂。因此不论是在国内的线下卖场还是线上渠道,没有特征都特证,都不能公开宣传产品“防掉发”。
而因为脱发原因复杂,一款产品对某类人群适用对另一类可能完全没用,或者消费者根本没有耐心等到作用发生,这种效果的不稳定导致口碑很难管理。所以这个细分赛道迟迟没有诞生行业领导者,甚至参与者都不是很多,宝洁、联合利华等洗护巨头都浅尝辄止。
有从业者表示,消费者的预期管理十分重要。不要太高的定价,但又有实际效果。要针对的是那些抱着试一试心态的轻度掉发客群,而不是严重的脱发人群,保持复购率。
是做生发水还是防掉发全产品线?
既然单一产品难以解决复杂成因的复杂问题,做综合解决方案品牌,是不是可行?这就是美国品牌Hims正在做的事情。Hims的产品线不仅是洗发水,还有处方药非那雄胺(finasteride)和非处方药米诺地尔(minoxidil)。
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包,按月付费,把有作用药物和增加头发护理的洗发水搭配在一起整体提供给你。其实这比消费者单独自行买药、买洗发水更贵。但事实证明,消费者愿意为便利和品牌联想付费。
而且Hims这类新兴防脱护理品牌深谙年轻人好面子的心,包装充满设计感,不会让大家产生购买压力,暴露中年脱发的尴尬。
中国可以模仿Hims吗?
答案是并不容易,因为监管环境不同。在美国或是日本,因为宽松的监管环境,一款产品宣传自己有“防掉发”功能很容易,但在中国市场,需要先取得特殊化妆品证才行,这就需要耐心和技术。
哪怕是费尽心思研发出来的配方,也难以形成真正的壁垒。比如一家企业发明了一个配方,用了20种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抄袭者只需要摸清楚配比和生产过程,再多加一点新东西,这个配方本身就变了,也无法享受专利法的保护。
所以最终来看,商业模式和品牌本身,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从商业模式设计(比如按月付费全产品线)、产品设计(类似Hims从美学上颠覆老旧品牌)、品牌投放(比如利用好小红书或是一些直播电商)各方面有颠覆性的新发展,才能取得成功。一旦成功了,这个领域也是易守难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