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400分”刷屏,保研的价值愈发凸显

2021-03-30 16:27 作者:简职鸟设计保研  | 我要投稿

最近几天,各个省份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是检验考研学子们一年甚至两年努力成果的时刻。

就业压力不减的大环境下,考研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人,2020年考研人数341万人,2021年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377万人。

与此同时,今年的400分+的截图好像比往年的都要密集,是今年的试卷更简单了吗,还是考研的平均复习时长大幅拉长,所以像高考那样向“分”看齐。这种趋势之下,保研的价值越来越明显。


01

要是······就好了


图源微博

连年激增的人数,以及微博上飞出的一张张高分截图,无不展现考研的浪潮“卷了又卷”。虽然今年招生名额又有大幅增加,但对于激增报考人数来说是杯水车薪,考研越发向高考看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研的同学在备考的时候总是感叹要是自己当初努力点,争取到保研资格,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保研的同学在期末的时候会想着,要整整辛苦三年,而考研就只要努力一年,干脆不保研了,去考研吧。

人们总是在自己的道路上,羡慕另一条道路的风光,但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最根本地都是在同一个大环境下演变。


02

内卷环境下,无人幸免


保研金字塔,同样适用于考研

考研往往需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为应试的考研科目做准备,可以有大量可靠的前辈经验进行参考,但最终检验的时刻就是那短短两天四门考试,就像高考那般一锤子买卖。平时准备得再充分,也有考试时突发意外的风险,一次考试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

保研相对来说考核评价模式比较多元,也有一定的容错性,自己发挥的空间更大一些。但这也导致始终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以及需要三年都将自己的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列,参加各类比赛以及综合性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履历。

客观来说,当下这个全员内卷的环境,如果目标定在了好一点的学校,不管是考研还是保研,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两者之间考察的能力各有侧重,没有一个结论来定义谁比谁辛苦。考研和保研最大的不同,也许是保研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考研可以考无数次。


03

保研的价值往后会愈发凸显


国内较好艺术院校设计类专业2020年学硕专硕招生名额对比

考研名额大幅增加,而保研的招生人数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发生较大的波动,这就意味着保研人群在研究生当中占比下降。

保研因为本身就是为学术型硕士量身定制的考核方式,考研是出于公平设置的应试考核,考研复习中学到的东西大部分在读研时用不上,所以同一批研究生新生中,保研和考研学生的素质其实已经有了一些差距。

往后可能发展成保研成为筛选潜在学术及科研苗子的方式,而考研则是往专硕及非全日制研究生上靠,着重培养应用型硕士人才。现在这个趋势已经初露端倪,保研的学生只要能选学硕,就不会选择专硕,而考研扩招的名额基本上是扩大了专硕的招生名额,学硕依旧是卡的很紧。

这样导向下,导师肯定将更加看好保研途径上来的研究生,这不是否定考研学生的能力,只是同样的条件下,保研的学生在导师面前展现出来的优势,考研学生也许需要在入学后花上几个月才能追上。

所以能抓住机会保研的同学,你们已经先走了很长一段路了,能够通过三年的努力拿到本校的保研资格,再通过夏令营和推免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继续深造,可以说是效率最大化地利用了自己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考研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虽然道路不如保研这一条理想,但也是为了追梦而义无反顾。只是考研可以考两次、三次。保研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有机遇,就要努力去争取抓住!


考研“400分”刷屏,保研的价值愈发凸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