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潮汕方言的一些小吐槽

2022-10-26 15:56 作者:聆听聆听请聆听  | 我要投稿

潮汕方言的来源: 古台语:在秦汉以前,潮汕地区的土著所使用的语言,仅保留某些底层词汇。 中原语系:潮汕多次大规模人口迁入,都是来自中原(我不是废话吗,中国什么方言和中原语系没有关系?) 闽方言:南北朝时期,中原人逃离中原,先到了江左,再到闽地,最后辗转走到潮汕。还有明中叶到清这个时期,大量闽地难民逃离到潮汕。这便导致了潮汕方言受到闽南话影响最甚。 外来语:其中以马来语和英语最甚。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汕头开埠,英国商人来汕贸易,带来了部分英语词汇;汕头人有着下南洋的惯例(在本地活不下去了,就下南洋),其中主要是到了马来西亚,所以马来语里参杂有潮汕话,潮汕话里也参杂有马来语。 对的,没有粤语[狗头保命](也可能是我没有查到) 潮汕话的语音系统  潮汕话之所以很难学,是因为基本上没有一套完整的语法和拼音学习系统。 先说语法吧:潮汕话基本毫无语法可言(这好像是中文和中国方言的通病共同特点),因为中文只讲意会,即便你只用名词堆积在一起,别人也能听得懂你的话;其次就是我们平时用潮汕话基本是用短句子,很少用到长句子(众所周知,短句子最不讲语法啦)。 还有就是这个拼音系统,这个是我一定要吐槽的。潮汕话里,声调多达8种,声母多达18种,最离谱的是韵母,不完全统计(对的,统计不全),韵母可以多达84种。就连我这种本地人都看不懂的拼音,你还指望别人去学?!还有连续变调、文白异读这两种奇奇怪怪的变音方法。<头皮发麻.jpg> 对了,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点:潮音对比普通话,少了f、j、q、x和zh、ch、sh这几个声母,所以潮汕普通话会f、h不分,平舌和翘舌不分。举个例子吧:“飞机”会念成“灰鸡”,“摘花“会念成“栽花”。(刚刚我拼音输入法打错了好几次[捂脸][捂脸][捂脸],潮汕人的通病罢了) 潮汕话里面一些有趣的词 芳:潮汕口语中说一个东西很香,会使用这个字(pang1),不会用“香”。 糜:mi5,但口语中提到粥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字,但读作muê5 。另外声明一点,珠三角这边吃到的粥,潮汕话里是叫做“羹”的,和潮汕的粥不同,广州的“羹”比较稠,二潮汕的粥比较稀,希望各位到了潮汕吃到粥,不要骂老板偷工减料,因为本来就这么稀,不稀就没有灵魂了。 狂犬旁+肖:这个在潮汕话是一句骂人的粗话,读作siao2 ,意思是神经病、狂犬。ps:在潮汕千万不要滥用该词,会被打的[狗头保命] 闹热:即热闹,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红尘闹热白云冷” 洗浴:普通话一般作沐浴 衫裤:衣物 人客:客人 头脑:领导,不是身体部位   大头脑:大官员,大领导 新人:特指新娘 后生:年轻。沈从文《边城》中的“后生”指的是年青人,和潮汕话类似 旧年:去年 *4~11在古代都有经典可引 lo1li5 :lorry,汽车的意思 未完待续 资料来源:叶春生《潮汕民俗大典》

关于潮汕方言的一些小吐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