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历史小常识198——中国(中)

南北朝(386~589年)
北朝(386~581年)
南朝(420~589年)
北魏(386~534年)
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是拓跋什翼犍的孙子,376年,代国被前秦吞并后,代国余部向北逃离河套地区。
386年,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拓跋珪得以恢复代国。391年,击败了高车和柔然,稳定了后方。396年击败后燕,称雄北方。
398年,拓跋珪改国号为魏,称为北魏道武帝。402年,后秦攻打北魏,结果被暴揍。
409年,拓跋珪被刺杀,儿子拓跋嗣即位,诛杀了刺杀拓跋珪的人,称为北魏明元帝。410年北伐柔然成功,《木兰辞》即为这一时代的作品。416年北魏吞并了后秦北部,与东晋接壤了。422年,拓跋嗣带兵攻打南朝宋,夺取黄河南岸。
423年,拓跋嗣在攻打南宋时病逝,长子拓跋焘即位,称为北魏太武帝。424年被柔然攻击,于是再次反攻,将柔然击退,柔然从此西迁,并挤压中亚游牧民族,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冲垮。431年北魏吞并夏国,436年吞并北燕,439年吞并北凉,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450年,南朝宋试图“封狼居胥”攻打北魏,结果被北魏反推到长江,因为北魏士兵水土不服而退回。
452年,拓跋焘被宦官刺杀,拓跋余即位,称为北魏南安王。拓跋余试图诛杀宦官,结果被反杀。弟弟拓跋濬即位,称为北魏文成帝,诛杀了宦官。拓跋濬在位期间休养生息,稳定局面,避免北魏走上前秦的老路,同时尊崇佛教,使得南北朝同时对佛教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北统一。
465年,拓跋濬病逝,儿子拓跋弘即位,称为北魏献文帝。即位时年仅11岁,由冯太后执政。
471年,拓跋弘不满冯太后执政,让位给儿子,拓跋宏即位,称为北魏孝文帝。即位时年仅4岁,由冯太后执政。476年,拓跋弘突然死亡,怀疑是冯太后所为。477年,冯太后禁止种族隔离制度,积极汉化。490年,冯太后病逝,拓跋宏亲政更加大力地推行汉化改革,494年,将都城从平城(现代的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彼时洛阳距离北魏南部边境很近。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元宏,学习汉语。497年,北魏攻打南齐,但是失败。
499年,元宏病逝,次子元恪即位,称为北魏宣武帝。500年攻打南齐,夺取了汉中盆地,后期北魏开始爆发农民起义,由盛转衰。
515年,元恪病逝,儿子元诩即位,称为北魏孝明帝。即位时年仅5岁,由外戚高家专政。
528年,元诩被毒死,拓跋弘的孙子元子攸在尔朱荣的帮助下平定了内乱,即位称为北魏孝庄帝。之后尔朱荣做大,元子攸诛杀了尔朱荣,结果被尔朱家绑架杀害。
530年,元子攸被杀,尔朱世隆拥立元晔(ye)即位,同时高欢拥立元朗即位。
531年,尔朱世隆改立元恭为帝,称为北魏节闵帝。
532年,高欢击败尔朱世隆,改立元修为帝,称为北魏孝武帝。之后元晔元朗元恭都被杀害。
534年,在宇文泰的帮助下,元修逃离洛阳的高欢,来到长安,结果被宇文泰杀害。之后高欢和宇文泰各自拥立皇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南朝宋(420~479年)
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是刘邦的后裔。
420年,刘裕接受司马德文禅让登基,称为宋武帝。刘裕为了避免重蹈东晋覆辙,将军权收集在中央。
422年,刘裕病逝,儿子刘义符即位,贪图享乐。
424年,刘义符被废杀,弟弟刘义隆即位,称为宋文帝。426年,在檀道济的帮助下诛杀了废杀刘义符的官员。之后励精图治,开创元嘉之治。430年,刘义隆第一次北伐,结果失败,450年第二次北伐,又失败,丢掉了黄河南岸。452年第三次北伐,最终南北相持于淮河。
453年,刘义隆的儿子刘劭(shao)发动政变弑父夺位。被弟弟刘骏讨伐击杀。刘骏即位,称为宋孝武帝。454年削藩,并第一次建立起监察制度。458年击退了北魏的进攻。
464年,刘骏病逝,长子刘子业即位,称为宋前废帝。
465年,刘子业被叔叔刘彧(yu)废掉,弟弟刘子勋即位,称为宋义嘉帝。
466年,刘彧将刘子勋击败,二人被杀,刘彧即位,称为宋明帝,后来持续内乱。
472年,刘彧病逝,儿子刘昱即位,称为宋后废帝,即位后随意杀人,暴虐无度。最后大臣忍无可忍,合起伙来把他杀了。
477年,刘昱被杀,弟弟刘准即位,由萧道成拥立,称为宋顺帝。
479年,刘准被迫让位给萧道成,之后被杀,南朝宋宣告灭亡。
南齐(479~502年)
南齐的建立者自称萧何的后裔。
479年,萧道成接受刘准的禅让,称为齐高帝。在南齐的整个历史中,南北对抗均是弱势的一方。
482年,萧道成病逝,儿子萧賾(ze)即位,称为齐武帝。486年平定内乱,开始休养生息,为后来南梁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493年,萧賾病逝,儿子萧昭业即位。
494年,萧鸾发动政变,迎立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文即位,称为齐海陵王。同年,萧鸾干脆自己即位,称为齐明帝。萧昭业萧昭文被杀。
498年,萧鸾病逝,次子萧宝卷即位,称为南齐废帝。501年,萧衍已经起兵反齐。
501年,萧宝卷被废,在萧衍的帮助下,萧宝融即位,称为齐明帝。
502年,萧宝融册封萧衍为梁王,同年让位给萧衍,南齐宣告灭亡。

南梁(502~557年)
南梁的建立者萧衍是萧道成的侄子,曾帮助萧鸾上位。
502年,萧衍接受禅让称帝,称为梁武帝。萧衍励精图治,扭转了南齐在南北对抗中的颓势。在位时推崇佛教,形成南北朝一同推崇佛教的局面。547年,接受来自东魏的侯景的投降,结果侯景开始作乱,把持朝政之后,将萧衍软禁。南梁陷入内乱。
549年,萧衍被饿死,养子萧正德即位,起兵反抗侯景,被杀。侯景立萧衍儿子萧纲即位,称为梁简文帝。
550年,萧纲被废,后来被杀,萧栋被侯景拥立,称为梁废帝。
551年,萧栋被废,侯景自行称帝,萧绎(yi)在江陵起兵,称为南梁世祖,552年侯景被杀,554年,南梁被西魏攻打,萧绎带兵抵抗失败被杀。
554年,萧绎被杀,萧渊明即位,称为南梁闵帝,同年,广州刺史陈霸先发动政变,萧渊明被废,萧绎的儿子萧方智被立为帝,称为南梁敬帝。
557年,萧方智禅让给陈霸先,之后被杀。南梁宣告灭亡。
东魏(534~550年)
534年,因为元修逃离,高欢立元善见为帝,称为东魏孝静帝,实际上是高欢的傀儡。547年,高欢去世,高欢的儿子高澄继任。元善见试图起兵反抗高澄,结果被发现,高澄差点把元善见杀掉。549年,高澄被刺杀,高澄的弟弟高洋继任。
550年,元善见被逼让位,之后被杀。东魏宣告灭亡。
西魏(535~556年)
535年,元修被杀后,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称为西魏文帝。
551年,元宝炬病逝,儿子元钦即位,称为西魏废帝。元钦试图诛杀宇文泰,结果被发现。
554年,元钦被杀,弟弟元廓即位,称为西魏恭帝。555年改名拓跋廓。556年宇文泰病逝。
556年,拓跋廓被逼让位,之后被杀。西魏宣告灭亡。

北齐(550~577年)
550年,高洋逼迫元善见退位,自行登基,称为齐文宣帝。552年击退契丹,553年击退突厥,555年趁南梁内乱控制淮南。之后开始酗酒。
559年,高洋喝酒喝死,儿子高殷即位,称为齐废帝。560年,叔叔高演发动政变。
560年,高殷被废,高演即位,称为齐孝昭帝。
561年,高演病逝,弟弟高湛即位,称为齐武成帝。荒淫无度,北齐开始衰落。
565年,高湛退位,儿子高纬即位,称为北齐后主,依然是个荒淫无度的家伙,568年高湛喝酒喝死。
577年,北周吞并北齐,高纬投降,后来被杀,北齐宣告灭亡。
北周(557~581年)
557年,宇文觉接受拓跋廓让位登基,称为周孝闵帝,即位后趁南梁混乱夺取了四川云南。同年被宇文护毒杀。宇文护安排宇文毓(yu)即位,称为周明帝。
560年,宇文毓被宇文护杀害,宇文护拥立宇文邕(yong)为帝,称为周武帝。一开始宇文邕表现的非常听话,麻痹了宇文护的神经。568年,北周攻打北齐失败。572年,宇文邕终于除掉宇文护。577年,北周吞并北齐,重新统一了北方。578年,因为突厥强大,宇文邕带兵攻打突厥。
578年,宇文邕在攻打突厥的路上病逝,儿子宇文赟(yun)即位,称为周宣帝。即位时只有17岁,由岳父杨坚执政。
579年,宇文赟被逼退位,让位给儿子宇文阐,称为周静帝。即位时只有8岁。
581年,宇文阐被骗禅位给杨坚。后来宇文赟宇文阐被杀。北周宣告灭亡。

南陈(557~589年)
557年,陈霸先接受萧方智禅让,称为陈武帝。
559年,陈霸先病逝,儿子陈蒨即位,称为陈文帝。560年平定内乱,561年裴景叛逃后,陈国丢失了长江以北的所有领土。从此划江而治。
566年,陈蒨病逝,儿子陈伯宗即位,称为陈废帝。
568年,陈伯宗被废,叔叔陈顼(xu)即位,称为陈宣帝。573年试图北伐,失败,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陈顼试图夺得淮南,结果失败。此时南陈已经几乎无法和北周对抗了。
582年,陈顼病逝,儿子陈叔宝即位,称为陈后主。陈叔宝不理朝政,自暴自弃。589年,隋军攻克建康,陈叔宝被俘。南陈被隋吞并,宣告灭亡。
隋(581~619年)
581年,杨坚接受宇文阐的禅让,称为隋文帝。589年,隋吞并南陈,结束了将近300年的混乱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之后,推行均田制,修建大运河,使隋朝国力迅速增长。
604年,杨坚病逝,儿子杨广夺位,称为隋炀帝。继续修建大运河,攻打高句丽,吐谷浑。导致人民劳役过度,612年引发了杨玄感起义,613年爆发瓦岗起义,
617年,李渊起兵反隋,拥立杨侑(you)为皇帝。
618年,杨广被部将勒死,隋朝旧部离杨侗(dong)为皇帝。同年,杨侑禅位给李渊。
619年,杨侗被迫让位给王世充。隋朝宣告灭亡。

唐(618~907年)
唐朝的建立者李渊是李暠的后裔,隋朝时被封为唐国公。
618年,李渊接受杨侑禅让,称为唐高祖。在李世民的帮助下,平定了隋末各路起义军,623年,唐朝统一了中国。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称为唐太宗。同年,击退了打到长安城门口的突厥军队。630年将突厥打垮,暂时消灭了北方祸患。之后安抚民生,积蓄力量,开创贞观之治。634年平定吐谷浑,635年,李渊去世。639年收复高昌和西域。645年攻打高句丽成功。

649年,李世民病逝,儿子李治即位,称为唐高宗。李治延续了贞观时期的政策,650年,唐朝吞并了高句丽和百济,收复了朝鲜半岛北部。660年开始,李治开始与武则天共同理政。661年接纳了被阿拉伯帝国攻打的萨珊波斯王室,建立波斯都护府。663年在白江口击败日本,使得日本800余年不敢进犯朝鲜。
683年,李治病逝,儿子李显即位,称为唐中宗。由武则天执政。
684年,李显因言论不当被废,弟弟李旦即位,称为唐睿宗。由武则天执政。
690年,武则天自己称帝,称为中原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延续了之前的政策,经济进一步发展,唐朝进入全盛。692年,派兵击败吐蕃,保住了西域。701年,击败后突厥,此后突厥不再对唐朝构成威胁,契丹逐渐崭露头角。
705年,武则天病逝,李显发动神龙政变复位。

710年,韦后毒死李显,立儿子李重茂即位,称为唐少帝。之后韦后试图复制武则天的成功,自己称帝,被李隆基推翻。
710年,在李隆基的支持下,李旦复位。李重茂被废。
712年,李旦因为天象出现彗星,决定退位。儿子李隆基即位,称为唐玄宗。713年,太平公主发动先天政变,被李隆基击败。716年,李旦病逝。之后李隆基着手复兴唐朝,改革制度,最后达成了开元盛世。但是李隆基采用节度使制度,为唐末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745年,李隆基开始宠爱杨贵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发生怛罗斯战役,唐朝战败,此后唐朝扩张停止,由攻转守。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开始衰落。
756年,安禄山攻下长安,李隆基出逃,儿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称为唐肃宗。李隆基被迫退位,757年,李亨错失良机,没能击败安庆绪。
762年,李隆基、李亨先后病逝,李亨的儿子李豫即位,称为唐代宗。李豫重新重用郭子仪,收复了长安、洛阳。763年击杀史朝义,平定安史之乱。同年,长安被吐蕃夺走,年底被郭子仪收复。765年,击杀仆固怀恩,平定动乱。
779年,李豫病逝,儿子李适即位,称为唐德宗。李适试图削藩,结果失败。781年印发内乱,784年结束。
805年,李适病逝,儿子李诵即位,称为唐顺宗,李诵即位时已经得病,不能理政。
806年,李诵病逝,儿子李纯即位,称为唐宪宗。李纯即位后开始削藩,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裴度的帮助下实现了元和中兴。

820年,李纯病逝,儿子李恒即位,称为唐穆宗,李恒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唐朝开始迅速衰落。823年,李恒轻度中风。
824年,李恒病逝,儿子李湛即位,称为唐敬宗,也是贪图享乐不理朝政。
826年,李湛被宦官杀死,弟弟李昂即位,称为唐文宗,835年发动甘露之变,试图除掉宦官势力,结果失败。
840年,李昂抑郁成疾病逝,弟弟李炎即位,称为唐武宗。843年,李炎终于剪除宦官势力,进行改革,开创了会昌中兴。
846年,李炎服丹药中毒死,弟弟李忱即位,称为唐宣宗。李忱继续改革,勤俭治国,开创大中之治,但无奈自然灾害太多,同时藩镇割据也越来越严重。
859年,李忱福丹药中毒死,儿子李漼(cui)即位,称为唐懿宗。李漼任人不明,骄奢淫逸,唐朝中兴毁于一旦。
873年,李漼病逝,儿子李儇(xuan)即位,称为唐僖宗。李儇比李漼更会玩,结果878年爆发了黄巢起义,唐朝彻底沦为一盘散沙。884年,李儇借助各个节度使的力量平定黄巢起义,结果导致藩镇割据。
888年,李儇病逝,弟弟李晔即位,称为唐昭宗。同年,攻打西川失败,893年,攻打李克用失败。900年,朱温逐渐控制了朝廷。

904年,李晔被朱温杀害,李晔的儿子李柷被拥立,称为唐哀帝。
907年,李柷被废,不久被朱温杀害。唐朝宣告灭亡。
南诏(738~902年)
南诏的建立者皮逻阁是哀牢国的后裔。
738年,皮逻阁为了统一南诏,寻求唐朝帮助,李隆基便册封其为云南刺史,名义上归属唐朝。皮逻阁帮助唐朝牵制吐蕃,统一南诏。
748年,皮逻阁病逝,儿子阁罗凤即位,752年,趁安史之乱独立,754年击败唐朝。766年,唐朝动乱暂时结束后,又遣使请求归顺,因为唐朝已经无力干涉,默认了南诏的现状。
778年,阁罗凤病逝,孙子异牟寻即位,780年攻打唐朝,结果失败,788年重新归顺。
808年,异牟寻病逝,儿子寻阁劝即位。
809年,寻阁劝病逝,儿子劝龙晟即位,开始胡作非为,南诏开始衰落。
816年,劝龙晟被杀,弟弟劝利晟即位。
823年,劝利晟病逝,弟弟劝丰祐即位。829年,一度派兵攻克成都,唐军反击,830年南诏重新归顺。
859年,劝丰祐病逝,儿子世隆即位,866年发兵攻打交趾(现代的越南北部),被唐军击退。
877年,世隆病逝,儿子隆舜即位,在位期间政治腐败。
897年,隆舜被郑买嗣杀害,儿子舜化贞即位,舜化贞试图让唐朝管管郑买嗣,结果朱温对此不感兴趣。
902年,舜化贞被杀,南诏宣告灭亡。
五代十国(907~979年)
五代(907~960年)
十国(902~979年)

后梁(907~923年)
后梁的建立者朱温最初参加黄巢起义,后来被唐朝诏安出任汴州刺史,后来排挤李克用,接近王室,控制朝廷。
907年,朱温杀害李柷,自立为帝,称为梁太祖。908年,劲敌李克用去世,朱温得以名义上统一北方。在此期间,辽东和朝鲜丧失给了契丹。
912年,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害,朱友珪即位,称为梁废帝,朱友珪荒淫无度,引发群臣不满。
913年,朱友珪被弟弟朱友贞杀害,朱友贞即位,称为梁末帝。915年,割据势力在北方建立晋国,朱友贞带兵平叛,结果被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背刺。腹背受敌,作战不力。
923年,李存勖攻克开封,朱友贞自杀。后梁宣告灭亡。
前蜀(907~925年)
前蜀的建立者王建最初是流民,黄巢起义中加入唐军作战有功,趁机割据了成都。
907年,后梁篡唐,王建拒绝接受,就地独立,称为前蜀高祖。912年击退了朱温的攻击,后梁被迫承认了前蜀的存在。
918年,王建病逝,儿子王衍即位,称为前蜀末帝。王衍荒淫无道横征暴敛,前蜀很快衰落。
925年,后唐吞并前蜀,王衍投降,后来被杀。前蜀宣告灭亡。
大长和(902~928年)
大长和的建立者郑买嗣(汉族)世袭南诏宰相。
902年,郑买嗣伙同杨登杀害舜化贞,建立大长和,之后灭口杨登称帝,称为大长和圣祖。
909年,郑买嗣病逝,儿子郑仁旻(min)即位,914年发兵进攻前蜀,结果失败,被打痛,之后不敢再向东向北进军。
926年,郑仁旻吃丹药中毒死,儿子郑隆亶即位,由杨干贞辅政。
928年,郑隆亶被杨干贞杀害,大长和宣告灭亡。
后唐(923~936年)
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在黄巢起义中有功,获得了山西作为根据地,与朱温对抗。
923年,李存勖利用后梁内乱,夺取开封称帝,称为唐庄宗。925年,吞并前蜀,
926年,吞并前蜀后,返回途中李嗣源发动兵变,李存勖被杀,弟弟李嗣源即位,称为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胡作非为,导致后蜀独立。
933年,李嗣源被唱戏的人勒死,儿子李从厚即位,称为唐闵帝。934年逼反李从珂。
934年,李从珂造反,追杀李从厚后即位,称为唐末帝。此时,后唐因为内乱已经无法压制北方的晋国将军。
936年,晋国的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攻克洛阳。李从珂自杀,后唐宣告灭亡。
吴(902~937年)
吴国的建立者杨行密最早参与黄巢起义,被捕后被招安为唐军,之后再次反叛,割据庐州(今天的安徽合肥)。唐朝不得已,任命其为庐州刺史。898年击败钱镠(liu)的军队,形成吴、吴越割据势力的局面。
902年,杨行密被唐昭宗封为吴王,称为吴太祖,要求杨行密讨伐朱温,杨行密起兵攻打,结果被部将反叛,最后相持不下。
905年,杨行密病逝,儿子杨渥即位,称为吴烈祖。杨渥贪图享乐,907年被部将发动政变。
908年,杨渥被杀,弟弟杨龙演即位,称为吴高祖。杨龙演被部将徐温控制,成为傀儡。
920年,杨龙演病逝,弟弟杨溥即位,称为吴睿帝。朝政被徐温养子李昪(bian)控制。
937年,杨溥禅让给李昪,吴被南唐取代,吴国宣告灭亡。
大义宁(928~937年)
大义宁的建立者杨干贞是大长和大臣。
928年,杨干贞杀害郑隆亶,自立为帝。
930年,杨干贞被弟弟杨诏废除,杨诏即位。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反叛,攻克大理,杨诏被抓,后来被杀,大义宁宣告灭亡。
后晋(936~946年)
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原来是唐朝的河东节度使,朱温称帝后暂时没有起兵反抗,915年起兵,间接导致后梁灭亡,之后暂时归顺于后唐,934年后唐内乱,石敬瑭起兵,最初被击败,后来向辽国献出了幽云十六州,借助契丹兵攻克洛阳,统一北方。
936年,攻克洛阳后,石敬瑭称帝,称为晋高祖,自称儿皇帝,认契丹作父。引起部将刘知远的不满。燕云地区不愿投降的人后来投靠刘知远,石敬瑭无可奈何。
942年,石敬瑭病逝,儿子石重贵即位,成为晋后主。石重贵拒绝向契丹称臣,结果被耶律德光攻击。刘知远坐视后晋遭报应。946年,辽国攻克开封,吞并后晋,石重贵被迫投降。后晋宣告灭亡。

闽(909~945年)
闽的建立者王审知,最早参加了黄巢起义,之后割据福建省。
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称为闽太祖,王审知经营福建,安抚人民,注重生产,深得人民喜爱。
925年,王审知病逝,儿子王延翰即位,称为闽嗣主。王延翰骄奢淫逸,很快遭致反叛。
927年,王延翰被弟弟王延钧击杀,王延钧即位,称为闽太宗。王延钧打仗还行,但执政昏庸。后来被儿子发动政变所害
935年,王延钧被杀,儿子王昶(chang)即位,称为闽康宗。王昶贪财享乐,很快也被谋杀。
939年,王昶被朱文进杀死,朱文进迎立王昶的叔叔王延羲即位,称为闽景宗。王延羲更加胡作非为。
944年,王延羲被朱文进杀死,弟弟王延政即位,闽朝此时陷入分裂。945年,王延政派兵攻打福州。
945年,李璟派兵攻打闽朝,王延政无法抵挡,被俘。南唐吞并闽朝,闽朝宣告灭亡。
后汉(947~950年)
后汉的建立者刘知远,最初是石敬瑭的部将,对石敬瑭卖国行为失望后,坐视了后晋的灭亡。946年,辽朝吞并了后晋,试图拉拢刘知远,刘知远没有答复,后来辽朝在中原暴虐无度,被人民反对,刘知远才派兵收复后晋余部。
947年,刘知远攻克开封,建立后汉,称为后汉高祖。重用部将郭威。
948年,刘知远病逝,儿子刘承祐即位,称为后汉隐帝。即位时17岁,由郭威辅佐。刘承祐不满被郭威控制,想要杀掉郭威,结果被反杀。
950年,刘承祐被杀,郭威夺权,后汉宣告灭亡。
楚(907~951年)
南楚的建立者马殷最早是忠武节度使秦宗权的部将,秦宗权被杀后,马殷到江西西部起事,后来割据,控制湖南。
907年,马殷被封为楚王,称为楚武穆王。908年攻打南平,使南平只剩下两片很小的区域。因为实力弱小,主要依附后梁后唐。
930年,马殷病逝,次子马希声即位,称为楚衡阳王。
932年,马希声病逝,弟弟马希范即位,称为楚文昭王。马希范首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允许土家族首领自治。
947年,马希范病逝,弟弟马希广即位,称为楚废王。949年平定兄弟马希萼叛乱,950年,马希萼投降南唐,引兵进攻。
951年,南唐吞并南楚,马希萼被封为楚恭孝王,没有实权。南楚宣告灭亡。
后周(951~960年)
后周的建立者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受命辅佐刘承祐,但是刘承祐不满郭威的辅佐,想要杀郭威,结果郭威反杀。
951年,刘承祐被杀,郭威即位,称为周太祖。郭威着手改革,组织生产,恢复了被后晋破坏的民生,为北宋统一中原打下了基础。
954年,郭威病逝,侄子柴荣即位,称为周世宗。柴荣延续了郭威的政策,励精图治,任用赵匡胤选拔军队,准备统一中国。955年攻打后蜀,958年攻打南唐,虽然没有完全攻下,但已经威慑住了南方。
959年,柴荣准备攻打辽朝,收复幽州(现代的北京市),结果出发前突然患病,很快病逝。儿子柴宗训即位,称为周恭帝。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柴宗训被迫退位。赵匡胤要求后人不得杀害柴氏后人,终结了五代交替必把前朝皇室杀光的宿命。后周宣告灭亡。

南平(924~963年)
南平的建立者高季兴是朱温的牙将,907年被朱温封在南平。
924年,后梁被后唐灭掉,高季兴不接受后唐统治,独立称王。称为荆南武信王。926年被后唐击败,失去北部领土,南平成为五代十国中面积最小的国家。
929年,高季兴病死,儿子高从诲即位,称为南平文献王。
948年,高从诲病逝,儿子高保融即位,称为南平贞懿王。
960年,北宋建立后,高保融十分害怕,得病去世,弟弟高保勖即位,称为南平贞安王。
962年,高保勖病逝,侄子高继冲即位,称为南平德仁王。此时北宋已经实质上包围南平。
963年,北宋军队借道南平,高继冲直接放弃抵抗选择投降。南平宣告灭亡。
后蜀(934~966年)
后蜀的建立者孟知祥是后唐的西川节度使,李存勖被兵变谋害时,孟知祥趁机割据独立。
934年,后唐承认了后蜀的独立,孟知祥称帝,称为后蜀高祖。
937年,孟知祥病逝,儿子孟昶(chang)即位,称为后蜀末帝。946年,孟昶剪除了胡作非为的孟知祥旧臣,亲政,养民生息。保证了四川的繁荣。955年被后周攻打,向南躲避。
966年,北宋攻打后蜀,孟昶直接投降。后蜀宣告灭亡。
南汉(917~971年)
南汉的建立者刘䶮(yan)最早是后梁的清海节度使,割据广东广西越南。
917年,刘䶮称帝,称为南汉高祖,928年被南楚攻打,刘䶮派兵击败南楚。930年镇压了越南的第一次反叛。936年,试图攻打大义宁,失败,938年越南再次反叛,南汉无力镇压,导致越南自此从中国脱离,至今没有收复。
942年,刘䶮病逝,儿子刘玢即位,称为南汉殇帝。
943年,刘玢被弟弟刘晟杀害,刘晟即位,称为南汉中宗。948年攻打南楚,获得岭南。
958年,刘晟病逝,儿子刘鋹(chang)即位,称为南汉恭宗。
971年,北宋吞并南汉,刘鋹本来想逃跑到南洋,结果失败,被迫投降。南汉宣告灭亡。
南唐(937~975年)
南唐的建立者李昪最早是吴国大臣。
937年,李昪接受杨溥禅让,登基称帝,称为南唐先主。
943年,李昪服用丹药中毒死。儿子李璟即位,称为南唐中主。945年,派兵吞并闽朝,建立控制。之后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为后来北宋南宋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951年,南唐吞并南楚,955年被后周进攻,难以抵挡,割地投降。
961年,李璟病逝,儿子李煜即位,称为南唐后主。李煜延续李璟的政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
975年,北宋攻打南唐,李煜投降,后来被杀。南唐宣告灭亡。
吴越(907~978年)
吴越的建立者钱镠(liu)最早是淮南节度使的部将,后来割据浙江。
907年,钱镠被后梁封为吴越王,称为吴越太祖。之后稳固边境,发展经济,为后来北宋南宋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932年,钱镠病逝,儿子钱元瓘(guan)即位,称为吴越文穆王。
941年,钱元瓘病逝,儿子钱佐即位,称为吴越忠献王。945年,闽朝被南唐吞并,吴越国实际上被南唐包围。
947年,钱佐病逝,弟弟钱倧(zong)即位,称为吴越忠逊王。同年,被大臣杀害。弟弟钱俶(chu)即位,称为吴越忠懿王。975年,南唐被北宋吞并。
978年,钱俶直接投降北宋,吴越被北宋吞并,宣告灭亡。
北汉(951~979年)
北汉的建立者刘旻是刘知远的弟弟,后汉灭亡后,刘旻逃回后晋故地,私通辽国割据。
951年,刘旻认辽作父,称儿皇帝,称为北汉世祖。954年趁郭威病逝攻打后周,结果失败,被气病。
954年,刘旻病逝,儿子刘承钧即位,称为北汉睿宗。
968年,刘承钧病逝,外甥刘继恩即位,称为北汉景宗。同年被杀,刘承钧的外甥刘继元即位,称为北汉后主。
979年,北宋攻克太原,刘继元投降,北汉宣告灭亡。至此,五代十国结束,中原重新统一。
辽(907~1125年)
契丹,在契丹语中的含义为镔铁,相当于古代的不锈钢。契丹的名字kitan后来被蒙古人带到东欧,称为中国俄语名的来源。
902年,耶律阿保机趁唐末混乱,袭击河北,掳走了大量人口,之后统一了契丹各部,称为契丹部落联盟的实际统治者。
907年,耶律阿保机仿照中原制度,拒绝重新选举部落首领,登基称帝,称为辽太祖,之后击败了试图重新选举的人。926年,契丹吞并渤海国,第一次统一了中国东北。
927年,耶律阿保机病逝,儿子耶律德光即位,称为辽太宗。936年,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后,获得了幽云十六州。后来幽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复已经是明朝的事了。944年,因为石重贵拒绝服从自己,契丹出兵攻打后晋,946年吞并后晋,改国号为辽。耶律德光没有远见,下令农田改为放牧,所有人都要向自己上贡。遭到了汉族的反对,甚至引发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民族抗战,最后,耶律德光被迫退出中原。
947年,耶律德光病逝,侄子耶律阮即位,称为辽世宗。951年联合北汉攻打后周。
951年,耶律阮出兵攻打后周时,被耶律察割杀害,耶律德光长子耶律璟即位,称为辽穆宗。耶律璟首先诛杀耶律察割,之后平定了几次谋反。耶律璟经常杀人,身边侍从被杀很快。
969年,耶律璟喝酒喝醉,被身边的侍从杀害。耶律阮次子耶律贤即位,称为辽景宗。耶律贤对辽朝进行了改革,后期做到了政治稳定,生产进步。保证了辽朝对北宋的军事优势。979年,北宋已经统一中原,试图收复幽州(现代的北京周边),结果被辽军击败。
982年,耶律贤病逝,长子耶律隆绪即位,称为辽圣宗。即位时只有10岁,由萧太后执政。986年击败北宋北伐,1004年击败北宋,订立檀渊之盟。为日后金朝灭亡北宋奠定了基础。1009年,耶律隆绪亲政,进一步深化改革,联合党项对抗北宋,促进经济发展,辽朝进入全盛。
1031年,耶律隆绪病逝,儿子耶律宗真即位,称为辽兴宗。1042年,耶律宗真利用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强迫北宋增加岁币,后来北宋与西夏两败俱伤,西夏也向辽朝进攻,从此开始辽朝(包括后来的金与蒙古)开始占据军事优势。1049年,辽朝进攻西夏,但是失败。
1055年,耶律宗真病逝,儿子耶律洪基即位,称为辽道宗。耶律洪基任人不明,1075年,权臣倾轧引起内乱,1083年内乱才平定。辽朝开始衰落。
1101年,耶律洪基病逝,儿子耶律延禧即位,称为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理政较为昏庸,1112年强令完颜阿骨打为其跳舞,后来完颜阿骨打就起兵。
1125年,金军攻克上京(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耶律延禧出逃,后来被俘。辽朝宣告灭亡。

北宋(960~1127年)
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最早是柴荣的将军,后来辅佐柴宗训。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称帝,称为宋太祖。963年吞并南平,966年吞并后蜀,971年吞并南汉,975年吞并南唐。
976年,赵匡胤去世,弟弟赵匡义即位,称为宋太宗。978年吞并吴越,979年吞并北汉,完成了对中原的统一。同年攻打辽朝失败,981年攻打叛变的越南失败。993年爆发王小波起义,996年镇压成功。赵匡义为了避免唐末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限制地方军队,结果导致军队变弱,为后来北宋南宋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997年,赵匡义病逝,儿子赵恒即位。称为宋真宗。1004年,在寇准的帮助下,北伐辽朝,互有胜负,最后定下檀渊之盟,不败而败。但在经济上,赵恒轻税减赋,引进越南水稻,促进经济发展,使得北宋GDP已经占当时全世界的一大半。
1022年,赵恒病逝,儿子赵祯即位,称为宋仁宗。1038年,西北的党项公开独立,引发宋夏战争。赵祯派兵攻打,结果失败,但在经济上拖垮了西夏,最后辽朝出面调停坐收渔利。赵祯在位期间,世界上第一种纸币发行,火药也开始投入军事用途。1043年,赵祯任用范仲淹改革,结果失败。
1063年,赵祯病逝,养子赵曙即位,称为宋英宗。
1067年,赵曙病逝,儿子赵顼即位,称为宋神宗。赵顼即位后任用王安石变法,结果被司马光破坏,北宋持续发展的可能彻底熄灭。1081年,赵顼趁西夏内乱,发兵攻打,结果失败,赵顼所有恢复汉唐盛世的尝试均吿破产。
1085年,赵顼抑郁而死,儿子赵煦即位,称为宋哲宗。即位时仅10岁,由高太后执政。1093年,赵煦亲政后,恢复了部分变法,北宋国力有所恢复,1098年甚至击溃西夏使之臣服,然而,赵煦的英年早逝使得一切成为泡影。
1100年,赵煦病逝,弟弟赵佶即位,称为宋徽宗。任人不明,骄奢淫逸。北宋国势急转直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126年,灭掉辽朝的金朝开始进攻。
1126年,金兵包围东京(今天的河南开封),赵佶禅位给长子赵桓,称为宋钦宗。
1127年,金朝攻克东京,赵佶赵桓被俘虏,北宋宣告灭亡。
西辽(1134~1218年)
1125年,耶律延禧出逃后,辽朝余部在耶律大石的带领下向西逃窜,建立西辽。
1134年,耶律大石陈东喀喇汗国内乱,控制了其领土称帝,称为辽德宗。1137年击败西喀喇汗国,1141年,耶律大石在撒马尔罕附近击败了塞尔柱帝国,使得塞尔柱帝国在中亚的统治直接崩溃。西辽控制了相当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南部、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北部以及中国新疆的大部。
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妻子萧塔不烟即位,称为辽感天皇后。
1150年,萧塔不烟退位,儿子耶律夷列即位,称为辽仁宗。
1155年,耶律夷列病逝,妹妹耶律普速完即位,称为辽承天皇后。此时西辽打到极盛。
1178年,耶律普速完被萧斡里剌杀害,侄子耶律直鲁古被拥立,称为辽末帝。西辽逐渐衰弱,1203年被古尔王朝击败,失去大量领土。
1211年,屈出律绑架耶律直鲁古,耶律直鲁古被逼退位。
1218年,成吉思汗派将军哲别出兵吞并西辽,屈出律被杀,西辽宣告灭亡。
西夏(1038~1227年)
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在南北朝时期是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吐谷浑联手扼制吐蕃,后来吐谷浑被吞并,党项请求内附,被安置在宁夏一带。唐末军阀割据,党项族趁机控制了甘肃宁夏。之后党项名义上归顺五代及北宋,实际上已经割据分裂。
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称为夏景宗,立刻招致了北宋前去平叛,1040年,西夏击败了北宋军队,但也消耗了大量国力,被迫求和,在辽朝的调停下,宋夏战争结束,1044年,辽朝进攻西夏,被李元昊击败,至此西夏的轮廓形成,辽宋均承认其地位。
1048年,李元昊被儿子李宁林格杀害。儿子李谅祚即位,称为夏毅宗。李宁林格被杀。李谅祚即位时仅2岁,由没藏家执政。1059年剪除了没藏家。励精图治。1064年,攻打北宋,北宋被迫退让。
1067年,李谅祚病逝,儿子李秉常即位,称为夏慧宗。即位时只有7岁,由梁太后家执政。1082年,梁太后派兵攻打北宋新建的永乐城,成功。
1086年,李秉常病逝,儿子李乾顺即位,称为夏崇宗。即位时只有4岁,依旧由梁太后家执政。1094年1096年梁太后两次攻打北宋成功,1098年失败,1099年梁太后被辽朝毒杀,李乾顺趁机亲政,整顿政治,1106年阻挡了北宋的攻击,1115年再次击退北宋攻击。1124年,金朝灭亡辽朝,西夏试图营救,没有成功,便投靠金朝。1126年与金朝一同攻打北宋,1129年被金朝攻打,两国重新划界。
1139年,李乾顺病逝,儿子李仁孝即位,称为夏仁宗。西夏开始走向衰落。后期为讨好金朝,不得不割地赔款。
1193年,李仁孝病逝,儿子李纯祐即位,称为夏桓宗。西夏陷入内乱。
1206年,李纯祐被弟弟李安全废除,不久后被杀,李安全即位,称为夏襄宗。此时蒙古开始崛起。而西夏和金朝却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
1211年,李安全被李遵顼废除,不久后被杀,李遵顼即位,称为夏神宗。李遵顼不顾大臣劝谏,坚持与金朝交战。
1223年,李遵顼让位给儿子李德旺,称为夏哀宗。蒙古此时大举入侵,然而因为之前与金朝的战争,李德旺已经没有军队可用了。
1226年,李遵顼、李德旺病逝,李德旺的侄子李晛(xian)即位,称为夏末帝。
1227年,成吉思汗围攻兴庆府(现代的宁夏银川),李晛投降,蒙古吞并西夏,西夏宣告灭亡。

金(1115~1234年)
金朝的建立者完颜阿骨打是女真人,之前属于渤海国,926年被并入契丹后,居住在三江平原和图们江地区。辽朝后期,因为政治腐败,女真人受到极大压迫。1114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称为金太祖。1116年控制渤海国全境,1117年攻占南京和泰州(现代的北京市和河北保定)。1122年攻占中京(现代的内蒙古赤峰)
1123年,完颜阿骨打病逝,四弟完颜晟即位,称为金太宗。1125年攻占上京,辽朝宣告灭亡。1126年发兵攻打北宋,第一次失败了,1127年直接攻占了北宋的东京。1128年攻克建康(现代的江苏南京),宋高宗被迫逃到定海(现代的浙江舟山)。1130年金朝试图攻打镇江,失败。1133年攻打仙人关(现代陕西宝鸡附近),失败,最终金朝只能控制中国北方。
1135年,完颜晟病逝,孙子完颜亶即位,称为金熙宗。即位时只有16岁,由完颜宗弼、裴满氏干政。因为长时间不得亲政,完颜亶变得精神失常,开始胡乱杀人。
1150年,完颜亶被完颜亮刺杀,完颜亮即位,称为金海陵王。完颜亮继续推进汉化巩固统治,并将都城从会宁府(现代的黑龙江哈尔滨)迁到金中京(现代的北京大兴),但是完颜亮喜好奸淫,引起了大臣的不满。1161年,完颜亮派兵攻打京口(现代的江苏镇江附近),失败。
1161年,完颜亮被士兵勒死,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完颜雍即位,称为金世宗。完颜雍勤俭节约,减税减刑,促进经济,开创了大定之治。金朝进入全盛。
1189年,完颜雍病逝,儿子完颜璟即位,称为金章宗。早期延续了完颜雍的政策,经济继续发展,后期黄河反复决口,金朝花了大力气也没治理好,迅速衰落。1206年,南宋趁金朝衰落,开始北伐,1208年,金朝击败了南宋。但是金朝经济也因此崩溃,出现了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恶性通货膨胀。
1208年,完颜璟病逝,弟弟完颜永济即位,称为金废帝。此时蒙古已经崛起。
1213年,完颜永济被杀,哥哥完颜珣即位,称为金显宗。同年蒙古帝国南下攻打金朝。1214年,迁都到南京(现代的河南开封)。1215年时,中京已经被蒙古控制。完颜珣试图恢复节度使制度来抗击蒙古,但是失败,1217年,为了补充北方失去的领土,完颜珣竟然攻打南宋,本来南宋想要联合金朝抵御蒙古,结果此举一下子使得南宋直接和蒙古结盟。金朝于是被南北夹攻。甚至西夏也开始与金朝开战。
1224年,完颜珣在内外交困中病逝,儿子完颜守绪即位,称为金哀宗。完颜守绪立即起用任何能用的方式抗击蒙古,成功拖延了蒙古一段时间,1227年,西夏被蒙古吞并,金朝三面被围。1231年,拖雷率领蒙古军队南下,展开最后攻击,完颜守绪逃往蔡州(现代的河南汝南)
1234年,蔡州被围,在蒙古发动总攻前,完颜守绪退位,让位给完颜承麟,称为金末帝。之后完颜守绪上吊自杀。
1234年,完颜守绪自杀后当晚,完颜承麟试图突围,结果被杀。在位仅一下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金朝宣告灭亡。
大理(937~1254年)
大理的建立者段思平最初是南诏武将,南诏被颠覆后历经大长和、大义宁,
937年,因为被杨干贞父子迫害,段思平起兵反抗,推翻了大义宁,建立大理国,称为大理太祖。之后重新整理了南诏时期的经济关系,废除了奴隶制度。
944年,段思平病逝,儿子段思英即位,之后陷入内乱。
946年,段思英被叔叔段思良废除,段思良即位,称为大理太宗。
952年,段思良病逝,儿子段思聪即位,称为大理至道广慈帝,段思聪在位期间,建立起宰相世袭制度,高家世袭宰相。
969年,段思聪病逝,儿子段素顺即位,称为大理应道帝。976年,与北宋以大渡河为界,没有被列入统一的对象。
986年,段素顺病逝,儿子段素英即位,称为大理昭明帝。之后大理国进入全盛。
1010年,段素英病逝,儿子段素廉即位,称为大理宣肃帝。维持了段素英时期的政策,使中国西南进一步发展。
1022年,段素廉病逝,侄子段素隆即位,称为大理秉义帝。段素廉不愿意当皇帝,很快禅位,自己去做和尚。
1026年,段素隆退位,侄子段素真即位,称为大理圣德帝。
1041年,段素真退位,孙子段素兴即位,段素兴不死理政,贪图享乐,很快被废。
1045年,段素兴被宰相高智升废除,段思廉即位,称为大理兴宗。1063年平定杨氏叛乱。
1075年,段思廉退位,儿子段廉义即位,称为大理广安帝。
1080年,段廉义被叛乱的杨义贞杀害,侄子段寿辉即位,段寿辉依靠高升泰诛杀了杨义贞。
1081年,段寿辉退位,堂弟段正明即位,称为大理保定帝
1094年,段正明禅位,高升泰即位,改国号为“大中”。
1096年,高升泰病逝,还政于段家。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即位,称为大理中宗。此后段氏均为傀儡皇帝,实权掌握在世袭宰相手中。
1108年,段正淳病逝,儿子段正严即位,称为大理宪宗。晚期陷入内乱。
1147年,段正严退位,儿子段正兴在击败其他皇子后即位,称为大理景宗。
1171年,段正兴退位,儿子段智兴即位,称为大理宣宗。在位期间修建了很多佛寺。
1200年,段智兴退位,儿子段智廉即位,称为大理英宗。
1205年,段智廉病逝,弟弟段智祥即位,称为大理神宗。
1239年,段智祥退位,儿子段祥兴即位,称为大理孝义帝。1244年蒙古帝国开始进攻大理,段祥兴派兵抵挡,结果失败。后来因为窝阔台病逝,蒙古暂时退兵。
1251年,段祥兴病逝,儿子段兴智即位,称为大理末帝。
1254年,蒙古帝国攻克大理,活捉了段兴智,段兴智投降,大理宣告灭亡。为了便于管理,忽必烈让段氏高氏任职,依旧管理云南,直到清朝时改土归流。

南宋(1127~1279年)
1127年,北宋东京被攻克后,赵恒的弟弟赵构向南逃跑,在路上称帝,称为宋高宗。1129年逃往定海,1130年金军撤离后回到临安并定都(现代的浙江杭州)。1140年,在岳飞作战顺利的情况下向金朝求和,1141年,任用秦桧、万(mo)俟(qi)卨(xie)杀害岳飞,盲目求和,遭到人民怨恨。1161年,金朝再次攻打南宋,被击退。
1162年,赵构退位,养子赵昚(shen)即位,称为宋孝宗。赵昚即位后,为岳飞等名将平反。1163年试图北伐,但是失败。之后休养生息,仍然保持经济在世界上居于第一。1187年,赵构病逝。
1189年,赵昚退位,儿子赵惇即位,称为宋光宗。1194年,赵昚病逝,因为立储的原因,南宋陷入内乱,开始衰落。
1194年,赵惇退位,儿子赵扩即位,称为宋宁宗。1206年,赵扩任用韩侘胄北伐,结果失败。
1224年,赵扩病逝,儿子赵昀即位,称为宋理宗。1234年,金朝灭亡,南宋开始直面蒙古帝国的冲击。1235年,南宋试图恢复北宋的领土,被蒙古击退。1258年,蒙古大举进攻。
1264年,赵昀病逝,儿子赵禥(qi)即位,称为宋度宗。赵禥荒淫无度,不顾蒙古大军压境,贪图享乐。1269年,襄阳被围攻,持续了四年。1273年,襄阳失守,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蒙古军队了。
1274年,赵禥病逝,儿子赵㬎(xian)即位,称为宋恭宗。
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赵㬎投降。南宋朝廷余部向南逃窜,陆秀夫、文天祥拥立赵昰(shi)为帝,称为宋端宗。1277年,广州失守,南宋逃到海上,遭受台风。
1278年,饥饿惊病、颠沛流离交加的赵昰病逝,弟弟赵昺(bing)即位,称为帝昺。即位时只有7岁。
1279年,崖山海战爆发,宋军失败,文天祥被俘,陆秀夫背着赵昺投海身亡。南宋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