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健康选修课问答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包含哪几类食物?它们各自主要提供哪些营养成分?
2.怎样评价脂肪的营养价值?
3.膳食纤维的功能
(1) 吸水通便,防止结肠癌
(2) 降低血糖水平
(3) 降低血清胆固醇:
(4) 改善肠道菌群:
(5) 有利于控制体重:
4.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供给热能
2)是构成机体的主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多种活动。
3)保肝解毒作用
4)抗生酮作用,防止酸中毒
5)节约蛋白的作用
6)增强肠道功能,促进消化
5.试分析胆固醇对人体的功能和危害:
(1)它是合成细胞生物膜的重要原料
(2)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3)是合成胆汁酸的原料
(4)可以提高白细胞识别、吞噬细胞的能力,防止癌症的发生。
6.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它能促进发育
2) 对皮肤有保护作用
3) 与精子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密切的关系
4) 能增加乳汁分泌
5) 与胆固醇的代谢也有密切关系,能降低血胆固醇和减少血小板粘附性作用,有助于防治冠心病等。
6)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7.如何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8.如何判断蛋白质代谢是正常还是异常?
9.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原子之间。
10.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11. 蛋白质功效比值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PER)
它表示蛋白质被利用于生长的效率,这是测定蛋白质利用率的另一个简便方法
12.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
是指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贮留的程度。
13. 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可以从四方面加以评定
蛋白质含量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各种必需氨基酸相互比值
蛋白质消化率
14. 在营养学上根据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的不同,把蛋白质分成 、 、 。
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
不完全蛋白质
15.蛋白质互补作用:
将不同食物适当混合,使食物蛋白质之间相对不足的AA相互补偿,使其比值 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6.限制AA
在各种膳食蛋白质中,按照人体的需要及其比例,其相对不足的AA称为限制 AA。
17.氨基酸模式:
就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 质中的色氨酸含量作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比 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18. 必需氨基酸包括: 对于生长发育的婴儿,还要加上组氨酸。
亮、异亮、缬、苏、赖、蛋、苯丙、色氨酸
19.必需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有8种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合成速度很慢,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来供给。这8种氨基酸我们就称为"必需氨基酸
20.氮平衡: 是机体蛋白质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对比关系,氮平衡分为 、 、 三种情况。
平衡或零平衡
正氮平衡
负氮平衡
21.蛋白质的含N量比较稳定,平均为 故测定蛋白质中总氮量乘以 ,就可知蛋白质的含量。
16%,
6.25
22.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有 四种,有的含有 等。
23.蛋白质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24.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热系数分别为
4、9、4
25.呼吸商(RQ):
为同一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氧耗量的比值
26.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取决于哪些因素?
劳动强度,劳动持续时间,工作熟练程度
27.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
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热能
28.基础代谢
人体在空腹清醒而安静的状态下,在适宜的气温(18-25°C)环境中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时的热能需要量称为基础代谢
29.决定人体热能需要量的因素: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
30. 结合中国居民的营养现状,你认为要做到合理营养,增进健康, 我们在改善营养方面还需做哪些努力?
31.什么是亚健康?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哪些
32.营养学
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33.营养素(Nutrient)
是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34.营养
是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