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为什么消费社会的主流声音,反而是批判消费主义?

重新思考消费主义
- 消费主义对生活、消费、自我认同造成极大影响,但对其的批判论述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
- 行为仍会被消费主义左右,出现了一种具有反讽性的张力。
- 剁手党现象体现了消费主义的特征之一,即某种精神分裂。
- 常规解释是大众被阴谋操纵,制造不必要的需求,让人上瘾。
- 进步的左翼知识分子的主要任务是唤醒大众,让其摆脱对消费的迷恋和对虚假需求的上瘾。
- 左派的批判传统有点千篇一律,甚至有点陈词滥调,变成了某种教条,个人感到厌倦。
- 有一种新颖的观点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为消费主义做了某种辩护,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是以色列开放大学的伊沙伊兰达。
I. 背景介绍
- 作者在十年前参加学术会议发表了一个关于左派和消费主义的发言
- 最近作者找到了一篇作者正式发表的题为“克制的,否定”的论文
II. 目的
- 挑战西方左派的主流共识
- 提出一种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辩护
III. 反对观点
- 反对批判理论家使用的所谓法兰克福画版本的马克思
- 认为马克思并不是对大众的消费欲望以及这种欲望需求的扩张持有敌意
- 马克思把这种大众欲望的扩张看作是资本的伟大文明影响之一
IV. 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义的辩护
- 资本主义的主旨在于消费,而不是鼓励过度消费
- 资本主义扩大了需求和欲望,但同时也限制和规范监管消费和消费能力
- 兰达认为马克思实际上是在以消费主义的名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V. 资本主义和消费的关系
- 资本主义和消费不应该混为一谈,更不应该看作是同义词
- 资本主义一直是跟守财奴节俭吝啬联系起来的
- 兰达认为资本主义和消费是同床异梦的关系
VI. 兰达的文本依据
- 兰达的论文有充分的文本依据
- 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和哲学手稿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都对消费问题有涉及
- 兰达认为马克思最充分论述消费问题的篇章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VII. 结论
- 兰达的观点与主流的批判理论的左派不同
- 下期视频会分析兰达如何引用马克思的文本来论证他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