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自嗨系列(13):四号坦克H型
海因兹.古德里安于1930年最早提出发展以后成为德军装甲部队主力的IV型坦克。1934/1935年间,希特勒命令克虏伯以及莱茵金属公司(还有MAN)开发一种营级指挥车辆,代号为BW(德文为Bataillonfuhrerwagen)。规定其全重为18t、最大速度为35km/h、安装75mm主炮。各公司都制造出自己的样车,并于1935年至1936年间进行了测试。莱茵金属公司的BW-VK2001(Rh)样车使用了Neubaufahrzeug坦克的改进运转变速系统,而克虏伯公司的BW-2001(K)样车以及MAN公司的VK2002(MAN)样车则都采用了MAN公司最新设计的运转变速系统。MAN设计的新悬挂系统被拒绝了。同时克虏伯公司却在发展新的炮塔。所有样车性能很类似,广泛测试后克虏伯公司的VK2001(K)被选中进入批量生产。

1935年,克虏伯受命按照其设计生产,同时采纳其他样车的优点。又经过一些测试后,克虏伯公司开始制造PzKpfw IV/A型。新坦克行动装置由前置主动轮、诱导轮、车体每侧8个负重轮2个一组分为4组,悬挂装置则采用板簧平衡式,履带板宽360mm。在负重轮上面是4个托带轮(J型减少到3个)。乘员5人,分别是:炮塔内的车长、炮手、装填手,车体前部的驾驶员和机电员,乘员之间采用对讲机保持通信。



炮塔用轧制钢板和铸造装甲板铆接而成,炮塔后部有一个桶状指挥塔,两侧有应急出口,炮塔旋转采用电驱动或者手操纵,车体前部右边安装1挺7.92mm MG34型机枪。


1943年4月,德国开始制造PzKpfw IV/H型坦克,H型也装备了75mm KwK 40 L/48型火炮,同时H型开始装备5mm厚的装甲侧裙板。H型是IV号坦克系列中产量最大的,从1943年4月到1944年7月,一共制造了3774辆(克虏伯、伏玛格、尼伯伦根工厂,底盘编号84401-91500)。H型也采用了新设计的主动轮、防空MG34型机枪和天线装置。
H型在G型车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车体前部装甲直接采用80mm厚钢板成型,对车长指挥塔的装甲也作了加强,炮塔和车体两侧全部加装了防护钢板(装甲侧裙板),从而大大提高了坦克的防护能力。该型坦克还准备了冬季专用履带和近战反步兵的高爆榴弹,增强了实战能力。

Ⅳ号H型坦克产量很大,从1943年4月开始投产后到1944年7月一共生产了3774辆,作为主力坦克,一直跟随德军装甲部队战斗到二战结束。

主要数据:
战斗全重:26t
车长:7.02m
车宽:2.88/3.33m
车高:2.68m
引擎:Maybach HL120TRM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10/130 km
乘员: 5人
火力配备:75mm KwK 40 L/48 ; 7.92mm MG34 x2
弹药:75mm 87发 ; 7.92mm MG34 3150发
装甲:10-80mm
爬坡度:30度
通过垂直墙高:0.6m
越壕宽:2.2m
涉水深: 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