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文看懂乱港事件背后的“颜色革命”,揭秘美国如何“手把手”教学

2019-08-26 11:43 作者:中国日报  | 我要投稿

连日来,香港借口反修例的暴力示威活动已经变质。官员、媒体、专家等均表示,乱港违法事件已明显带有“颜色革命”的特征

很多小伙伴在后台留言问报报,什么是“颜色革命”,如何通俗易懂地理解呢?

关于“颜色革命”,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 Color evolutions are a type of regime change technique developed by US strategists and executed by diplomat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y rely on exploiting legitimate grievances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amplifying with money and marketing small groups of activists they either create or co-opt. The goal is to provoke the government into a violent crackdown, so as to destroy its legitimacy – whereupon it can be replaced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报报帮大家划重点简单概括解析下“今日俄罗斯”的观点↓↓

幕后黑手:美国

具体组织实施方:美国外交官和非政府组织(深扒操盘乱港内幕!挖出了这个美国基金会

操作手法:

  1. 利用当地民众的合理怨气,找契机闹事。

  2. 砸钱将合理怨气扩大化。

  3. 指导组织暴徒违法闹事,从而刺激政府推动暴力镇压。

  4. 美国势力参与,借用“民主和人权”的名义内应外合

目的:推动政府更迭

“颜色革命”以所在国有代表性的自然界花朵的颜色命名。如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

21世纪初,美国就开始搞“颜色革命”了。他们想要的结果就是全世界的国家都要追随美国,臣服于美国,不然就会成为目标。中亚、中东、南美到处都有它的足迹。

力挺“颜色革命”的时任美国情报部门高级官员的艾伦·杜勒斯曾详细勾勒出这样一幅可怕的画面。

他说:“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的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读完艾伦·杜勒斯的这段话再看看今天乱港暴徒的所作所为,会发现“颜色革命”不是书本上的概念,它可能是毁了一代年轻人生活的手法。

△8月21日,一段网络流传的视频显示,香港某地铁站内一男子堵住地铁门,阻碍市民出行,引发不满。多位市民轮番劝说男子离开,但男子不为所动。市民怒斥:“你也是吃父母的而已,我们不上班,你吃啥?”

“颜色革命”究竟如何展开,报报帮你实锤解密。

第一步:书本教学,系统培训

▌“民主运动”培训学校,系统性培训

2013年2月,维基解密曝光了一封邮件。从邮件中可以看出,一个名叫CANVAS的学校收过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金和培训。

CANVAS(Centre for Applied Nonviolent Actionand Strategies)全称为非暴力行动和战略中心。从塞尔维亚发源,这个由西方国家支持的“民主运动”培训机构的魔爪已经伸向其他国家,他们培训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暴力分子推翻政权。

以下为维基解密报告截图↓↓

这个“民主运动”培训学校有非常完善的培训系统,甚至有系统的培训教材。在其中一本名叫《如何反击》(Making Oppression Backfire)的官方教材中,他们指导反政府组织如何鼓动当地人进行游行示威、如何围攻警察、如何利用媒体掌控舆论。美其名曰利用“非暴力手段”实现“民主运动”。

在他们的培训教材中,一场“民主运动”的组织者需要分三个小组,他们分工明确,分别是调查组(ResearchTeam)、媒体组(Media Tools Team)和后勤组(Solidarity and Follow up Team)

调查组需要进行前期资料收集,培训游行示威的活跃分子,告诉游行者如何克服恐惧,对反政府运动进行总结并策划下一场。

媒体组负责捕捉各种“冲突”瞬间加以炮制,并发给各大媒体和所谓“非政府组织”,利用舆论来影响公众。

后勤组则负责提供游行示威者相关物资,并联系被关押的暴力分子。


第二步:现场指导 边学边练

这次“反修例”游行中,外界注意到出现了一套特殊的、十分专业的手语体系,可以在人群中快速传播消息,每个手势都代表一个意思。

而违法活动背后更是“鬼影重重”,有人躲在幕后与乱港分子对接。

要知道,这种现场教学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的执行董事Jamila Raqib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很明显“占中”违法游行者们受过系统的训练。“他们学习如何保持游行队伍,如何与警察谈判,如何管理反政府运动,抗议运动如何使用“指挥官”也就是那些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员。

“他们也被告知如果被逮捕该怎么反击。也会传授如何满足游行者的基本需求,比如食物和水的供给,以及如何应对警方的水枪。”

  • Jamila Raqib,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Albert Einstein Institution based near Boston, which analyses and distributes studies on non-violent struggle, says it is clear that protesters have been trained how to behave during a protest.

  • "How to keep ranks, how to speak to police, how to manage their own movement, how to use marshals in their movement, people who are specially trained.

  • "It was also how to behave when arrested - practical things like the need for food and water, movement can last longer when people are taken care of, and also how to manage a water cannon being used against you, and other types of police violence."

第三步:媒体造势带波节奏

“颜色革命”的幕后黑手一边组织人闹事,一边利用媒体为闹事者造势。

如何造势?

❶通过歪曲报刺激民众情绪

乱港违法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大量刊发不实报道歪曲真相,为的就是在国际上帮乱港分子的违法行为寻找所谓的“合理性”,希望能刺激到更多人。

他们是如何歪曲的。不如看看下面这个经典案例↓↓

7月27日,元朗非法集会的现场,一位老奶奶实在不想再看到香港这样乱下去了,试图劝说示威者和警察都回家。然而,就是这样一段视频却被“有心人”利用,进行了歪曲解读。

BBC中文网毫无节操地把警方对着示威者发射烟雾弹的画面与老奶奶哭诉的画面拼接到了一起。来看看他们变魔术一样的效果↓↓

就这样,香港警察彻底被冠上“暴力执法”的污名。西方媒体也成功刺激了普通民众的情绪。

封号、消音、带节奏

这张早前的国外漫画非常形象,深刻诠释了美国式“言论自由”。

近日,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

8月19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推特突然意外插手,以“假新闻信息战”和“有官方背景”为由,把近千个揭露暴徒行径的内地账号给关了……

利用海外社交媒体消除撑警、挺华的声音,美国意欲何为,昭然若揭。

更让人愤慨的是,推特平台一方狂删力挺香港警察的账号,另一方面又默许“僵尸号”发布不实信息。这波操作“廉价又肮脏”。

一篇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报告称,其实推特平台上大部分所谓“言论自由”的反华消息都是僵尸机器人借用言情小说女主头像发送的。

美国每年拨出巨额经费用来推行“舆论战”活动,核心目的是在这些国家培养“不同声音”。


第四步:直接插手反政府活动

外国政客则借机以“民主自由”为借口伺机而动,哪里有“颜色革命”,哪里就有插手别国内政的美国声音。
彭斯用1997年就过期的文件来“威胁”中国,如不尊重香港法律,则无法达成中美经贸协议。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还罔顾事实发推特称:“整个夏天,香港人民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激动人心的信息:自由、正义和民主的梦想永远不会因不公和恐吓而消失。”

希拉里发推称,“在香港人们为‘民主、不受压迫的自由和他们渴望看到的世界’而发声时,愿我们都与他们站在一起。”

连网友都想让这些政客闭上嘴别说话,“上次希拉里与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站在一起时……它们都被烧了个精光。”

7年换了200个政党

这就是美国给你们的“民主”

“颜色革命”带来的究竟是什么?民主?自由?

美国干涉香港事务久矣,他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香港?

来看看样板式“民主”乌克兰。

乌克兰是最早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之一,在独联体国家当中被西方称赞为“民主样板”“最自由的国度”。

据《求是》杂志报道,从1997年到2004年短短7年间,乌克兰出现了近两百个政党,带来国内政治生态迅速变化,自由放任的思潮在乌克兰国家政治中不断生长。

苏联解体之后的乌克兰,几乎做到了美国后妈“民主化”的所有要求。政治领域实现多党竞争选举。在西方宪政民主、多党制思想渗透下,代表乌克兰各方利益的政党大量涌现。

政治的自由放任推动乌克兰经济大步走向私有化、自由化,一些社会投机者借助权势谋取利益,钱权政治盛行,催生了一大批经济寡头,导致民不聊生。

乌克兰最大的悲哀就是把自己国家的命运寄托在美国的“民主自由”上,结果彻底断送了乌克兰人民的民主和自由。

“颜色革命”的惨案历历在目,没一场有好结果。

乱港分子要知道,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砸开自己家大门引外贼作祟,此举可笑更可悲。



编辑:王瑜

实习生:侯晨晨

来源:中国日报(ID:chinadailywx)

运营实习生:解子钰

一文看懂乱港事件背后的“颜色革命”,揭秘美国如何“手把手”教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