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容音传》(15)

“你知道的,我是个中庸之人,不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只会念经的家伙,我只相信实际的东西。别人找我办事的‘规矩’,一直是这样。你怎么连这些事情都忘了?”
(二十二)
一番辛苦之后,我们来到了峨眉山顶,站到了峨嵋派的正门前。
原先藏在云雾中的建筑,完全被呈现在了视野当中。比起在山脚仰望,真正站在这里时,少了原本蒙在眼前庄重的面纱,我看着峨嵋派的大门,与京畿里同为佛教门派的少林寺相比,只觉得满是南方的秀气。
这里并没有和少林寺一样,设置规整的围墙与院落。大部分建筑都是依着地势而建,高低错落,和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因为湿气太重,一些木头建筑上粗粗浅浅地留下了被侵蚀的岁月痕迹。
“感念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我左手边稍远处一面山崖上,有着一副形迹潇洒的摩崖石刻,没有几十年的笔力,怕是轻易不能写出这字的。看那字的笔迹,大概与山下的那块石碑同出一人。
我环顾四周,这里的风光也确实配的上这样的题字。
“请进吧。”
常言发出了声音,示意我们可以继续前进。
跨过正门的门槛,我们正式进入了峨嵋派所在的地界。
走进正门之后,目光所至,只能看到零星的几位弟子,拿着扫帚在各个角落扫除着地面上的落叶。正殿的门打开着,巨大的佛像身上泛着金光,目光慈祥地低头俯视着我们。正殿前的鼎炉还供着几柱已经快烧完了的香,焚烧的气味与植物的气味混合在一起。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
再往里走,寂静又深了一层。此处连打扫的弟子都没有了,偶有飞鸟路过,但也都配合着不太敢发出声音。
又经过了几重曲折,我们最终在一间房门停下了脚步。
与之前寂静的氛围不同,常空师太的房内正不断传来金属掉落在桌面的清脆声音。我与姑姑对视一眼,然后默契地选择不出声。
“师太,太吾传人求见。”常言则完全忽略掉了这一异常,声线平淡地和里面的常空师太汇报着。
那清脆的金属声停下了,房内静默了一会,这才有人答道,“让她进来吧。”
得到许可之后,太吾容音朝常言微微欠身,以示谢意。而常言也朝太吾容音轻轻地点了点头,便独自离去了。
太吾容音轻轻推开了门,领着我跨了进去。
坐在房间正中央的八仙桌旁的,是一位老者,一身蓝紫色的峨眉锦衣,正在认真地……数着铜币?
“桌上有茶,自己倒。”
常空师太并不打算起身招待我们,她一边数着铜币,一边将铜币丢进了自己脚下已经装得快满了的箱子。
太吾容音并没有多说什么,示意我和她一起坐到桌边。待我坐定之后,她拿起了一个素陶杯子,替我斟上了一杯茶。
我端起杯子,浅浅地尝了一口。
这是上好的绿茶。第一口稍苦,慢慢地回甘,茶叶的香气在口中一点点散开。跟着父亲长期地学习品鉴,我也对这方面有一些粗浅的认知。
“您还真是老样子。”太吾容音看着堆了半桌有余的银钱,无奈地笑了笑,“看起来,想和您结交的这位朋友还真是出手大方,这估计得有十万文了吧?”
“不对,是51200文。”常空师太精确地说出了数字之后,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一脸疑惑地看着太吾容音,“你知道的,我是个中庸之人,不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只会念经的家伙,我只相信实际的东西。别人找我办事的‘规矩’,一直是这样。你怎么连这些事情都忘了?”
太吾容音喝了一口茶,没有说话。
“再说了,既然求人办事,那么这人就得心诚。我说了51200文钱,就得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多一分或是少一分,都不行。”常空师太接着说道,把手上的最后一文钱随意地丢进了脚下的箱子里,“要是这人心诚,按我说的做了,拜托的事也是好事,我会完成他的嘱托并把这钱原封不动地还给他。但要是拜托我做坏事,这钱我也留下,但最终这钱要么成了佛像的金衣,要么成了山下百姓们的粮米。我啊,要是真贪这钱,我这屋子还能是现在这样?”
我环绕了一眼常空师太的房间,冷冷清清,也干干净净的。
常空师太从怀里掏出一块帕子,擦了擦手,的目光聚集到了我身上:“这小丫头,看着面熟。”
“这是我侄女,林黛儿。”太吾容音笑着说,“之前在太吾村,您见过的。”
“这就是了,我说怎么着呢,小小年纪就长得这么俊俏。”常空师太用欣赏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
我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
“伤可好全了?”
“好全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常空师太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大抵也是明知故问,“说吧,这次来峨眉有什么事?”
“来学功法。”太吾容音回答道,“我对峨嵋派的剑法颇感兴趣,想请您指点指点。”
“哦?“常空师太给自己也斟了一杯茶,漫不经心地问道,“你不去找古灵溪那糟老头子,反而来找我?”
事后,姑姑告诉我,她口中的直呼其名的那个糟老头,就是现任峨嵋派的掌门。
“我是来找您的。”
“就找我?”
“就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