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快车司机撞死乘客事件后续,目击者:司机说当时乘客骂的非常难听!

昨天滴滴官方回复了3月14日发生在福州的这起快车司机撞击乘客致死的事件,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纠纷最后酿成惨剧,令人痛心。
据官方发布的通告,该司机拥有19年驾龄,而且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也饿米有任何安全投诉,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刺激才会导致这名司机中年人会做出这样的冲动之举?今天我们在网络上看到了很多目击者的采访视频,视频中目击者称,是司机报的警打的120,司机说:这名乘客一直在骂司机,而且骂得很难听,而受害者女友也表示受害者当时太冲动了,根本拉不住,再加上最后那一个丢饮料瓶砸车的举动,我想一般人都无法忍受吧!
会选择做网约车司机,要么是经济比较拮据、不具备其他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或者是已经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对时间自由要求较高的30岁以上的人,这是两大主要群体。

每一张脸,都不一样。看似正常的姿态表情的背后,这位网约车司机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凌晨两三点还在跑网约车,司机或许也有自己的无奈与艰辛,他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在通常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自省自律来进行自我调适。这一次,乘客指责他不该打电话影响老人休息,成为压垮他“最后一根稻草”。
站在司机的角度想一下,司机是靠时间换钱的,乘客迟到或者耽误司机时间,司机必然会有怨气,乘客上车后可能又说话言语比较冲,导致司机不爽选择拒载,这时候司机已经知道拒载后乘客多半会选择投诉,司机这时候情绪肯定是越来越激动了,司机驶离的时候乘客又将瓶子扔向司机的车辆(不清楚砸到没有,根据后续我判断应该是砸到车辆,有车的同学如果有人砸你的车会有什么反应,必然都心里有数,不多说)。
我看死者家属描述——不是说打完牌叫的车吗?怎么滴滴的回应是乘客认为影响家人休息呢?是不是打完牌以后心情不好,找个小由头就肆意谩骂?

司机到达上车点以后打电话不是常规操作吗?那么怕电话影响家人。你可以看行车位置早出门啊,你也可以用女朋友的手机叫车啊!
这是一个疑点:双方对事情起因描述有冲突。
滴滴司机,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服务行业的人员(例如快递员、外卖小哥),都是和你我人格上平等的独立个体,并非可以呼来唤去的下等人。
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不要向服务人员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说到底,请你对一个能操控1吨多钢铁机器的人,多一丝丝尊重吧。这也是为你自己好。
当然,以上所有,只是我的猜测。等警方公告。
最后观察员想说:如果任由暴戾之气弥漫,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作为施暴者,网约车司机理应接受规训和惩罚;可是,打捞网约车司机幕后的故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发现这起悲剧的根源。消除麻木、冷漠、暴戾等不良社会心态,注重心理健康,才是减少暴力事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