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倒性的武力不再能威慑解放军,美国人考虑用新手段让中国醒悟
关于中美军事竞争的话题我们讲过很多,随着解放军实力的强大,美军已经无法在亚太地区构建对华军事技术优势,美国“越来越焦虑”就成为了必然。这就带来又一个问题:拜登政府的对华综合威摄战略是不是有还有效果?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埃兹拉·科恩就表示,压倒性的武力并不能对中国全面的军事现代化和扩张起到威慑作用。哈德逊最近一篇关于威慑的论文的合著者丹·普拉特表示,军事集结对付中国可以采取的行动能够产生影响是“狭隘观点”。他补充说,华盛顿多年来奉行的通过否认来进行威慑的策略“最终变成了一种预防性防御”。
你没看错,美国人认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不但没用,反而是美军自己被解放军给威摄了。比如,美军航母跑到中国家门口是来威摄中国呢?还是送人质呢?这本身就非常有意思。
今天我们必须关注美国的对华军事威慑战略失败之后,美国智库提出的另类预防战争的手段。
哈德逊研究所的报告说了这么几点:一、美国要努力帮助中国认识到,使用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类似的说法,美国专家过去也说过,无非就是让中国大陆一直以和平手段统一台湾的希望还在,通过谈判解决中菲仁爱礁的冲突也是可行的。
如果中国大陆解决问题时不把强力手段当成首选,美国就算是达到了目的。其实,中国本来就一直首选和平手段解决周边矛盾和冲突,何来需要美国引导一说。只不过,我们还真要注意美国想通过塑造一种同意两岸和谈解决统一问题的态势,并达到长期阻止两岸统一的目的。
二、美国的对华威摄要变得不那么咄咄逼人,鼓励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使用新兴技术,或者说是通过对华军事技术竞争来展现威摄力。这与过去动不动就派个航母,或者部署关岛一些战略轰炸机的做法完全不同。
三、美军要发展非对称打击力量,让解放军的战争组织复杂化。过去,美军往往把重点放在击沉解放军两栖舰艇上,以后美军要通过电磁战和网络战、发展意想不到的美军力量和有针对性的攻击,使解放军的感知复杂化和退化,从而影响解放军的战略决策。
这个办法我们很难理解,似乎美军要通过大力发展强大的黑客和电子干扰技术,用一种更低成本的手段让解放军的战争组织复杂化。也就是攻击解放军的战略部署而不是战术平台,看来这个智库的作者非常理想化。
四、与中国打一场认知战。斯图德曼说,“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来产生效果”,以在这个领域对抗中国。“我们需要对国会代表团访问台湾等与北京“制造更多不必要摩擦”的活动进行抑制。
这个很好理解,无非就是继续利用美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上的优势,策划事件不断摸黑中国形象,同时也要控制西方政客窜台,不让中国大陆有借口发起军事行动等等。
五、美智库称经济可能是让中国“顿悟”的最佳途径,这将导致北京方面“纠正方向”。无非就是制裁加脱勾断链,更多的通过经济手段让中国不会、不敢采用军事行动。
总体而言,我们从美国智库的专家观点中能看出,美国压倒性的武力对付中国不管用了,以后对付中国的办法就可能转为“诱导和平前景、军事科技竞争、发展非对称作战力量、舆论战和经济手段”等等,有些的确有一定的迷惑性,持续时间会非常长,而且的确不太好对付。
对中国来说,按自己的节奏解决台湾问题,发展军事科技,展现自己更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抓住每一次西方政客挑衅的机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