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生物试题技能分析(2022全国乙卷非选择题选考题选修3部分)

2022-08-04 20:26 作者:镜墨山人  | 我要投稿

较早的高考选修3题目其实很简单,几乎只要记住整本书的大框架就可以拿到高分,其实原因也能想到:北京的老师或许能够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融会贯通,但县城甚至乡镇的老师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很可能仅仅来自于课本和教师用书,如果真的以贴近大学的方式去考,必然导致相应的不公平。

但随着我国经济及教育的发展,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新的课改思想不断涌现,高考选修3题目在一段时间内确实朝着学术性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我国的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还并不是很适配这样的出题方向,因此近几年选修3的考察又向着基础性与应用性发展,这既脱离了死记硬背的窠臼,也得以较公平且深度地考查学生,可以说是有相当大的进步。

譬如今年就以核酸检测与疫苗为情境(我竟然提前几个月无意猜到了),能够以贴近生活的情境考查学生对生物工程原理的理解。因此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对于那些生活中能够见到的跟高中生物有关的情境还是需要深入思考,理解原理。

RT-PCR如果之前看到过相应的介绍视频就很好理解了:

但如果实在不理解,遗传信息从RNA传递给DNA的过程叫做反转录(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之后的题目就慢慢深入PCR的原理了,咳咳去年甲卷就是PCR:

刚才提到的复性具体指什么呢?它指的是一段较短的DNA单链与已经高温解旋的模板DNA单链碱基互补配对。进行这个配对的原因是:PCR中用到的DNA聚合酶是没有办法直接把单链补成双链的,它只能将核苷酸一个一个添加到DNA已经配对好形成双链的部分,所以就需要引物在DNA聚合酶要开始工作的地方起个头。

复性就是起这个“头”的过程,也就是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单链DNA结合。 

也就是说,引物要能与复制区域的两侧碱基互补配对,那么互补配对的信息就来自于新冠病毒基因的碱基序列或者说是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温度最低的步骤就是引物与模板DNA结合的步骤——上面所引用的复性

(不得不说我这里写得好水,但是原理真的是去年就写过的不想再写一遍。)

提到了抗体检测,刚才那个up的视频又可以再看一个:

根据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原理上的差异(前提是两次检测都没有出错的话),被检测者有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但却不存在新冠病毒(的核酸),那很有可能是他曾经的免疫系统对抗过新冠病毒,但现在已经康复了。因此我们可以写该人近期可能感染过新冠病毒,经体内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体内病毒被消灭。若均为阳性那就是没康复,可以预见一楼的人要被拉走了。可以写该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且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响应抗体,但还未将病毒完全消灭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属于送分了:目的基因的获取(与筛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高考生物试题技能分析(2022全国乙卷非选择题选考题选修3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