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简飞架空机设定]小国or枷锁? UWF-01巡回燕 UWA-01突击鹰 诞生史

2023-04-09 15:42 作者:solowing-折鸣  | 我要投稿

写在开始前的话

B站的新文章编辑器就是依托史


本文内容仅为虚构,与ASF-01的文章属于同一世界观


开卷

巡回燕是一种小型鸟类,他们会随当前季节进行迁徙,迁徙路径经过许多国家,且经常与一种大雁结伴迁徙,成为雁群中的零星点缀,因此也有人猜测巡回燕的迁徙习性来自于对大雁的模仿。


把握新时代

       战后的世界尽管仍有立场的对立,但也足够平静了。比起立场阵营,尽早复苏经济才是重中之重,对于大国来说是如此,对于小国来说更是如此。相对于立即站队,左右横跳两边通吃才是小国的生存之道,在此之上,各小国之间相互扶持弥补弱项,共同发展,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联合起来的他们在国际社会上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在拥有财富之后,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财富呢?那就必须拥有能保护自己的强大武力,银翼飞龙与ASF-01苍鸦的服役向世人展示了隐身战机的强大。那么该如何让自己也拥有这样的装备呢?

自研or联合?  购买or研制?

      现代航空是个牵扯多个学科,多个行业的庞然大物,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小国就想掌握全套技术显然难入登天。自研在现阶段显的不太可能,那么联合起来呢?

       于是,在ASF-01形成战斗力4年后,由3国牵头共7国参与的联合羽翼组织正式成立了,互相补全弱项,共同研发新世代战机。就在组织成立不久各项工作即将稳步开展的时候,另一则消息传来了:

银翼飞龙研发国发起的新世代联合战机计划正式开始,你出钱,我研发,为你打造新世代隐身战机。

如此突然,如此巧合。。。。。

银翼飞龙


大国的小烦恼

      从木质骨架糊上蒙皮就能飞的小玩具,到风洞吹过几百遍才敢开展下一步工作的现代飞机,飞机的科技含量逐渐提升,而且这条提升曲线还在逐渐变得更加陡峭。当然,一起攀升还有研发经费。过去数架战共同试飞,共同服役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就算你是世界灯塔也无法再像三代机时代一样服役那么多种机型的隐身机。

     那么问题来了,在粥只有一碗的情况下,没抢到粥的和尚该怎么活呢?

    直接对竞标失败的公司坐视不管肯定不行,军方需要竞争来保证服役装备的优良品质,竞争出精品,这是个无上真理(尽管它也会失效个几次)。那么在国内只能靠生产与维护旧机型的他们该去哪里开拓新市场呢?

    将目光转向那些手握钞票却没技术的效果后,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新世代联合战机计划

      NUWX   该计划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新时代先进空军部队,由(银龙研制国)军方以及其合作航空公司出技术,参与该计划的发展中国家出资,共同研制新一代隐身战机。该计划最终产物将为一型隐身制空战机以及一型对地隐身攻击机,两款战机均可通过与其配套的升级套件进行升级以进一步提高其作战能力。

      该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小国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直到该计划正式确定参与国名单时其他国家都傻眼了,13个国家,整整13个国家参与了该计划,其中两国正是之前加入联合羽翼组织的成员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两国的表态是这样的:“战机的研发是不能马虎的,我们应该选择更可靠的路线,以确保我们的努力不会白白浪费在危险的尝试里,当然,我们也希望之前的同伴能获得他们期望的成功。”

金主爸爸已然准备完毕,那么作为研制方也该拿出自己的诚意了。


公式化的答案

UWFX
UWAX

多国合作研发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众口难调,各国不同的作战环境,作战理念,经济实力都会让他们期望的性能指标有一定差别,甚至会出现你要高超我要过失速的对立要求出现,因此,研制方必须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经过判断后对部分性能进行平衡和取舍,首先将高速制空和低速对地的任务提前分配到两种战机中,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购,其他性能要求再靠升级套件来补上。这样让该计划的产物能满足尽可能多的用户需要,同时,也要将研发成本尽量下压,防止成品价格过高导致用户望而却步,因此在研制过程中要尽量选择成熟技术,防止无意义试错和资源浪费的出现,两型战机也要做到尽可能的零件通用。在这些前提下,对空和对地的基础方案诞生了:

UWFX和UWAX。

UWFX
UWAX

UWFX可谓是将成熟方案解决现有问题这个前提贯彻到了极致,常规布局加外倾双垂尾不会给你任何犯错的机会。但这不代表其上没有小巧思,菱形机头拉出的边条与机身侧面边条一同拉出涡流来帮主翼吹去呆滞气流,起到增升效果,只可惜两道涡流并没有相互耦合产生1+1>2的效果。同时在机身侧方边条与主翼前缘交界处有一道小折角在达到一定攻角后也会拉出涡流用来增升,同时他也让机身涡流的轴线偏离了垂尾所在的位置,防止涡流直接冲击垂尾。

机身下方的光电舱与机炮放在了一个鼓包设备舱中以减少机身突出物,为了防止机炮干扰光电舱工作,机炮安置在了浮置炮架上,尽量减低了开火带来的震动,开火的同时也会有一层类似鳄鱼眼睛中的瞬膜的保护层覆盖镜片防止炮口烟伤害外层镜片

UWFX在研制和试飞上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较为保守的设计和使用成熟设计避免了许多问题的出现,不过UWAX的研制过程就没这么舒心了。

在气动设计上,UWAX为了亚音速性能选择了鸭式前掠翼加中央升力体的气动设计,并且使用了梯形喷口增强尾部的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性能。同时为了减轻对地攻击时飞行员的操作负担,将操作人数增加到了2人。后座专门负责武器操作及目标识别等任务。共三个武器舱

从设计来看UWAX似乎想把UWFX身上缺的那些激进补回来似的,整体方案极度前卫,主翼后缘直接延伸至尾部,与后部线条融为一体,使侧、后方向上的隐身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不过实际试飞时试飞员认为该翼型弊大于利,优化了隐身效果的同时极大影响了中低速时的性能,再加上与UWFX通用的起落架放到这款机身上显得极为水土不服。导致起降体验极差,于是该机后机身进行了一次大调整

前掠翼后缘翼根处大幅度前移,缩减翼面积减小结构重量。内倾双垂尾间距拉大改善气流干扰,主翼前缘边条尺寸缩小,并在喷口两侧加装可动翼尾加强控制力。

起落架也进行了重新设计,起落架舱室移出了主机身,为两边的弹仓腾出了空间,增大了弹仓容积。修改后的版本得到了试飞员的肯定:“机身灵活性有了很大改善,在进行转向和俯仰时响应很灵敏,并不笨重,降落时候的姿态就像一只正在捕食的鹰一样,非常漂亮。”这也是后来突击鹰这个代号的由来。

      终于,两架飞机的设计正式定型,正式开始了批量生产与交付。

UWFX成为了UWF-01巡回燕

UWAX成为了UWA-01突击鹰

隐藏在翼下的风

      从方案确定到首架战机交付给客户,UWF-01用了7年,UWA-01用了9年,这个速度在常人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随着战机的更新换代,机体内部所使用的技术也越发先进,研制所花的时间也逐渐变长,而这两架隐身机的研制时间只有同代产品研制时间的六成左右。其实回看一下就会发现二者能做到这种事情并不奇怪,首先就是成熟技术的大量使用避免了试错的时间,并且引入了多种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同时将部分功能整合如升级套件内,减少机体研发难度。经过这么一番折腾,研制时间大缩短也显得不奇怪了。

      咱们再来说说升级套件,升级套件作为一个附加的营收项目其升级的方向包含了多个项目:雷达、电子战、气动、发动机、航程、隐身等多个方面,全状态的UW系列在作战能力上比基础版要强24%左右。因此各国也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需要的升级套件对战机进行加强。

航迹

     UW两兄弟的故事就到这里了,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你有需求我有技术的共赢项目,但实际上再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参与国参与国进入该项目中之后并没有多少发言权,除了掏钱和买到了一个标准答案外并没有获得更多东西,生产线只有部分国家获得授权得以建立,参与下来自己的研发能力并没有任何进步。实际成品也会与自己的战略方针有一定出入,空有性能却无法全力施展。再者,在加入该计划之前小国的立足之本就在于左右逢源,四处都能走,但加入计划之后自己也正式与银龙研发国绑定在了一起,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谁也说不好。



OK,本期研发史就到这里结束了,风格相比上一次的ASF-01有了很大变化,不知大家是否喜欢,欢迎到评论区进行反馈。对这两架飞机感兴趣的童鞋也可以下载下来玩玩。

https://www.simpleplanes.com/a/nI0gTu/UWF-01

https://www.simpleplanes.com/a/6KC9k4/UWA-01



[简飞架空机设定]小国or枷锁? UWF-01巡回燕 UWA-01突击鹰 诞生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