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泳 | 谨防中耳炎
夏日游泳 | 谨防中耳炎
今年夏日特别的炎热,端午一过,大伙又开始计划给孩子安排游泳了。游泳作为一项运动,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还可以避暑降温,故十分受大家热爱。这不刚放暑假,许多家长就给孩子把游泳班报上了,其实,一般洗澡、游泳导致的外耳道进水不容易引发中耳炎,因为我们的外耳道与中耳之间是有鼓膜阻隔的,鼓膜没有穿孔的情况下,是可以阻挡异物以及细菌进入中耳的,但如果游泳过程中发生呛水,会导致卫生不达标的水通过鼻腔或者口腔进入咽鼓管,而咽鼓管是头部连接耳朵和鼻孔后部的小通道,细菌即可通过鼻咽部的咽鼓管进入我们的中耳,尤其是咽鼓管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有可能引发中耳炎。

夏季我们去游泳馆除了平常注意事项,还需注意下列几点,以防引发急性中耳炎。

1.由于感冒时,上呼吸道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一旦呛水或存在中耳内外压差不平衡,则病原体极易通过咽鼓管逆行至中耳,导致中耳炎。
2.游泳前做好下水前的热身运动,清理耳部卫生,避免不干净的液体长期积聚在耳中,不要戴隐形眼镜游泳。
3.游泳时尽量不做大动作游泳(如跳水),注意掌握正确的换气技巧,以防被水呛到;避免在游泳时捏紧鼻子鼓气;游泳时带耳塞,以防污水入耳。
4.外耳道进水后,出泳池时可以将头偏向一侧,单脚跳跃数次,让水流出,随后可以用棉签擦拭。
5.在不小心被水呛到之后,千万不要用双手捏住鼻子擤鼻涕,可用生理性海盐水冲洗鼻腔。
游泳后,若出现耳闷、耳痛、耳鸣,甚至耳朵流脓、听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变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病人还可能出现颅内、颅外的并发症,反复发病,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经检查确定患上急性中耳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中耳炎病原菌的比较和药敏分析,可以选择口服头孢抗生素进行治疗[1],比如:头孢克洛[2],头孢克肟[3]等第二、第三代的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其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在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方面疗效显著[4];另外,儿童用药还应选择不良反应小,服药依从性好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陈文霞, 张云飞, 倪祎华, 等. 儿童外耳道炎与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比较及药敏分析研究[J/OL].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1, 36(2): 136-138+151. DOI:10.19538/j.ek2021020612.
[2] 何耀兰, 黄碧宝. 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37例 - 中国知网[J]. 医药导报, 2001, 20(4): 234.
[3] 杨彩琴, 公洁, 张晓明, 等. 成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J/OL].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 38(2): 21-23+27. DOI:10.19617/j.issn1001-1307.2023.02.21.
[4] 厉军. 头孢克肟分散片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pdf[J]. 中国农村卫生, 2013(Z2):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