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辽宁 社工同行】文官街道社工站|提醒您—三伏天来了!
三伏·养生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今年的三伏天是七月十一号到八月十九号,也是我们最容易生病的时间,在这40天的时间里面如果不注意,会给身体留下诸多问题,如果养好了,起到“冬病夏调”的效果,那么三伏天我们究竟该如何养生呢?
忌寒凉
在中医上说,夏天三伏是“阳气主外、阴气主内”,心肝火旺,正是脾肾阳气偏虚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吃了过多寒凉的饮食,容易导致脾肾的阳气虚衰、寒邪入侵,一到秋冬天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腹泻、手脚冰凉怕冷、肾阳虚等问题。
雪糕、冷饮适当吃是没问题的,切忌不要过量,多吃伤身。

忌油腻
三伏天不光是阳气盛、本身自然界的湿气也盛,那么脾胃喜燥而恶湿,湿气过重就会导致湿困脾胃,如果吃了过多的油腻食物就容易导致湿气过重损伤脾胃,脾胃一旦损伤,就会导致身体中的痰湿之邪越来越重。夏天的时候,少吃一些红烧肉、油炸等辛辣、油腻的东西...
多吃一些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等,蛋白质和谷物也不能少。

忌过甜
甜食在中医当中属于味甘,尤其是油塘混合物,比如蛋糕、糕点、零食等...过甜的饮食也特别容易伤脾胃,外界的湿气也重,内外二湿相合导致脾胃功能下降
在这个季节,饮食上保持清淡,不要吃过咸过腻的,多进食清热除湿食物,有助预防体内受湿热困扰,对解暑生津颇有帮助。

三伏天养生要把握以上原则,然后再加上适当的饮食调整和户外运动,以热驱寒,即冬病夏调的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