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ao残游记第五辑:嘉兴南湖(信仰之旅)

2023-06-29 18:30 作者:舍予2023  | 我要投稿

       百年之前的孟夏,机车的蒸汽笼罩着前路,一群青年,怀揣拨云见日的理想,经过沪杭铁路,走向革命的摇篮。百年之后的孟夏,沪杭铁路两侧的农田翻腾起绿意,随着麦浪一同翻腾着的,是青春的心。

       坐着北上的列车,我沿着先贤们的足迹,走上信仰之旅。耳机里,《红旗颂》铿锵的旋律让我心潮澎湃了起来。一条沪杭铁路,竟是这般神奇地勾连起当下与往昔峥嵘岁月,勾连起我与这片神圣的土地。

红船精神:敢为世人先

       我伫立在南湖革命纪念馆这座宏伟的建筑前,骤然感到庄严。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脱帽行注目礼,郑重地戴上团徽,开始瞻仰这座纪念馆。在展区的第一部分,昏暗的灯光和一件件展品写满了屈辱和沉郁。自资本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封建迷信、闭关锁国的思想使得这个自大的“天朝上国”自此一蹶不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门。自此,中国陷入无休止的割地、赔款之中。而中华儿女就从这时走上了布满荆棘的探索之路,无政府主义、空想主义、现实主义……开始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共产主义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展区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历程。五四运动、《新青年》开始将共产主义发扬光大,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1920年,中共早期组织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萌发。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拉开帷幕。后来,由于泄密,临时转移到了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那天,乌云遮蔽了天空,但代表们的心却是一片光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进入第三部分,展厅的布置豁然开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世界格局风起云涌。而其中从未改变的,是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烟雨风云:烟雨一楼台

       走出革命纪念馆,登上前往湖心岛的渡船,我随即就被南湖的绿水包围。渡船斩浪向前,我离我的目的地也就只一步之遥。坐在渡船上,可以清晰地望见南湖中央的烟雨楼,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整个南湖的制高点。虽然在艳阳高照下,没有“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但遍植的柳树还是将她掩映出一丝高洁的色彩。下船登上烟雨楼,视野也未曾豁然开朗起来。蓝天虽颇为渺远,但绿植层层叠叠,只能望见南湖碧绿的湖水犹如一方翡翠,透过罅隙才能隐隐约约窥见红船的尊容,“湖田一览”倒也恰如其分。

       走下烟雨楼,我终于一步步抵达了我此行的目的地——南湖红船。这是一艘木制画舫,船尾系着一艘小船,微风拂来,微微飘荡,走过一百年的风雨飘摇。一如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前,诞生于烟雨迷蒙,徘徊于风雨晦冥,又在百年后的今天走在铺满鲜花的道路上。我愈发觉得眼前的这艘红船,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而胸前的团徽,有信仰的力量。

       

       学习历史的时候,我曾经思考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于平凡甚至渺小却能将星星之火燎原。当我崇敬地站在红船前,我想,不负时代、不负当下或许是她给出的答案,也是振奋每一个中国青年的力量之源。


Nao残游记第五辑:嘉兴南湖(信仰之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