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7025 CX7.6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大家好,CX7.6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内容如下:
1.目的
为规范和统一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程序,证明检测的结果具有可接受的不确定度,特 制定本程序。
2. 使用范围
实验室需要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的项目。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实施评审。 3.2 检测室主管
3.2.1 负责组织开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
3.2.2 评估本部门重点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
3.3 设备管理员:负责协助检测室主管对测量不确定度实施评定。
4. 要求
4.1 检测室要识别测量不确定度的贡献,对需要出具数据的检测结果都要努力找出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检验报告应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检测标准的要求;
-客户的要求;
-基于满足某个规定的窄限的任意情况出现。
4.2. 检测室提出需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项目,对需要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检测项目:
1)努力找出影响不确定的主要因素,确定不确定度的重要分量如:设备管理员对仪器设备校准后, 仪器设备校准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检测室对各不确定度的分量作出合理的评定,同时保证测量结果的 报告表达形式规范,满足客户的要求;
2)由于检测方法的性质妨碍了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的评定时,基于对理论原理的理解或使用该 方法的实践经验进行评估;
-某些情况下,公认的检测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规定了限制,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达方式, 只要遵守检测方法和报告要求,即满足了要求。
-对某一特定方法,如果已确定并验证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只要证明已识别的关键因素受控,则 不需要对每个结果都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4.3 检测室负责落实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编写工作,评定工作以JJF1059 测量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指导。
4.4. 对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的来源包括(不限于):所用的测量仪器、所用的检测方法、检测环境条件 被检测物品的状况以及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
4.5.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4.5.1 题目:×××(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4.5.2 概述:依据的标准、代号;测量原理的简述。
4.5.3 评定模型:建立被检测和各影响量的数学关系。
4.5.4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对每一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
4.5.5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评定方法分为A类不确定度评定和B类不确定度评定。
A 类不确定度评定,按统计的方法以标准偏差计算,其自由度可由检定/校准次数获得;
B 类不确定度评定,按非统计的方法计算,其自由度可由评定的可靠程度进行估算。 求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值及其自由度,并说明获得每个分量数值所使用的方法和依据。
4.5.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将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数值、来源、灵敏系数、自由度汇总列表;
将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合成。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即有效自由度Veff,按韦尔奇-萨特思韦特公式计算。
4.5.7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Up按下式计算: Up= kp* uc(y) 式中kp 与y 的分布有关,y 接近正态分布时,kp 按置信概率p及有效自由度Veff 查t值表得到。
4.5.8 不确定度报告 ×××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U p = …… , kp= …… , Veff = …… , p= ……
4.6. 检测室完成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后,提交技术负责人批准,技术负责人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实施评审,填写《测量不确定度报告评审记录》。
4.7 在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来源发生变化时,检测室应及时重新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或计算。
4.8 所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均应编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由综合室负责保存。
5. 相关文件
JJF-105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6.记录
ZY**-CX7.6-R01:202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ZY**-CX7.6-R02:2012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评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