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研讨系列(7)(每周六更新)——《哈佛凌晨四点半——哈佛大学送给年轻人...

脚本:本书的第一篇章的名字是《聪明非成功要件,EQ决定人生高度》。
EQ,即情绪商数,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情商。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
美国《时代》杂志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他通过科学论证得出此生“EQ是人类重要的生存能力”,一个人此生的成就20%可归诸于IQ,
另外80%则受其它因素(尤其是EQ)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将自己所经历的悲惨遭遇归结于不聪明,但实事上,聪明或许是成功的因素,但并不是成功的条件。就像书中所举的关于中国学生李健求职于微软公司的例子,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招聘者所看重的更多的是对待生活的真诚和热情以及在思想上的积极进取。而这些便往往与EQ密不可分。
就拿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举例吧,比尔·盖茨的高EQ便体现在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正因如此他在求学期间毅然辍学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他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尽管被周围人嘲笑为愚蠢。比尔·盖茨的高情商还体现在他广结善缘,比尔·盖茨曾说到:“微软需要和全世界的各国政府保持良好关系”。比尔·盖茨高情商的体现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了解一下,他的高情商便成为了他成功的关键条件。关于低EQ的例子最形象的莫过于“诸葛亮三气周瑜”,正是因为周瑜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明明也是满腹才华,但却英年早逝。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高EQ呢?以下是五个方面:
(1)、能察觉自我意识的变化;(2)、能自我勉励;(3)、能控制好情绪;(4)、能有良好的人际沟通;(5)拥有抵抗挫折能力。
那么又如何提高EQ呢?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就以上五个方面做出相应努力。长期努力后,量变引发质,那EQ的潜质必将被你所掌握,那么,你也必将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Chapter1》
关于本书的第二篇章是《所有的天才,都是放对了地方》。什么才是对的地方呢?
首先,便是认识自己,倘若人能够做到减少欲望和要求,就能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后,便要在行事的时候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发挥优点,当然对于缺点也应及时改正,从而迈向更好的自己。例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就是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和改进国家的政策,最终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不论何时,自己的努力都尤为重要。就举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经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例子吧。那时著名美国诗人及剧作家艾略特很少收门徒,同时,听他课的学生也都觉得他
十分另类,作业难度系数大,并不想跟着他深造,而基辛格却恰好相反,他接受了艾略特的苛刻要求,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艾略特的得意门徒。
要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具体是思考些什么呢?一是对某件事提出适宜的质疑,二是思考真正的真理。西奥多·威廉·理查兹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是哈佛创立以来最年轻的博士,也是美国第一个得到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他被人们称为“测定原子量专家”。
理查兹从不迷信权威,对以前的原子量提出质疑,他改进了测试方法,重新精确核定了六十多种元素的原子量,并对铅的同位素进行了研究。他在研究上总是精益求精,在他发表的约300篇的论文当中,他往往一而再,再面三地重新校验前人(也包括自己)的研究结果,充分表现出了他不懈追求真相的精神。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学会不断自省,从反省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能力。
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自信。曾是哈佛学子,也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的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攻无不克,不能超越恐惧,便等于从未学会生命的第一课。”
世界著名作家奥格·曼狄诺说:“成功者的态度包括众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具备自信心。”
那么建立自信有以下方法:(1)是要区分出自己能做到与不能做到的事情,对于自己很难做到的事情,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否则只会让自信心饱受打击。找到自己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就此展开突破去不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信。(2)是要不断地积极暗示自己。我们
说尽量避开很难做的事情,实际上这并不是让你避开所有,而是有选择性地避开,毕竟,突破困难也是增强自己实力的重要过程。在克服与我们的能力相对应的困难时,肯定会不断受挫,但我们应自我勉励,增长自己的自信心。我们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可以选择一个能支持自己的人,找到这样的人,那么,你在奋斗的路上必将再增添更多的自信。美国大文豪霍桑如果没有一位支持他的妻子,那么,历史上将会少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伤心地告诉妻子自己丢了在海关工作时,她却高兴地说:“现在,你可以写好你的书了!”就是这句话让霍桑重拾了信心,让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失业且一无是处的人,因此,也就能有后来名闻世界的大文豪。
——《chapter2》
本书第三篇的题目是《贪心地做梦,并欢迎挫折的到来》。先以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话来开篇吧,她曾说到:“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行。”这便是梦想的力量。
想要拥有梦想,那就要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电影《海角七号》一炮而红的导演魏德圣,他没有念大学,五专读的是电机科,他毕业后靠着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凭借自修和人脉进了电影圈,起初他对电影毫无兴趣和天赋可言,但当他下定决心进军电影圈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在追梦的路上,我们要坚信:挫折始终是成功的推手。曾获得全美三级跳远冠军的詹姆斯·康纳利在哈佛大学就读时,他曾向学校申请获得资助去欧洲参加自己所然爱的比赛,并且还是代表学校去的,但他却被学校拒绝了,学校说如果他去欧洲参加比赛,那么回来时得申请复学等要求,詹姆斯·康纳利最终为了自己的梦想果断放弃了在哈佛大学求学,自己选择一边打工赚钱,一边找厂商赞助,从而凑齐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毫无疑问,他成功了。康纳利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挫折,并且每个对他都有着不小的打击。但是,康纳利终究挺了过来,成就了自己奥运冠军的梦想。
——《chapter3》
本书第四个篇章的题目是《人格特质,造就哈佛人的成就》。造就哈佛学生成就的首先是诚信,这里就以哈佛校友刘经岩,任亚太经济合作秘书处代表的话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他说:“哈佛并不缺少聪明人,在哈佛的学生当中,有许多人是非常具有成功的条件和优势的,但是哈佛却会不断地提醒我们,每个人在真理面前,或者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谦卑。而当我们走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
也必须遵守诚实的原则,如果轻视了诚实的重要性,即使最后取得成功,但那个成功在真理之前,也是‘一点价值都没有’。”
其次便是尊重他人。一位女佣,因为主人家里开宴会,自己需要工作到很晚,于是她便将自己的孩子带来,安顿在了主人家的厕所。孩子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始终觉得主人家的厕所是最豪华的地方,在主人发现他时,他还十分感谢主人,主人为了维护这个孩子的尊严,于是便推辞了和宾客们共进晚餐,反倒是来到了厕所,陪这个年幼的
孩子共进晚餐,并告诉他这间房子的确是他的最豪华的房间,很好地维护了小男孩的自尊心。最终这个小男孩在长大后也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富人,进入了上流社会。
然后便是要坚守原则。哈佛大学建校350周年时,校方计划邀请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参加,但里根总统却提出了一个令众人难以预料的条件,那便是希望哈佛大学授予他哈佛荣誉博士学位,校方坚守原则,最终并未授予。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德瑞克·伯克表示:“里根可以成为美国总统,但他难以得到哈佛的荣誉博士学位因为这是学术称号”。
事实上,我们都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随时调整自我,但是要信守不变的原则。原则在生活中规范着人的行为,能够作为我们下决定的依据,最重要的是,道德准则总是你最后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