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蜻蜓不是蜻蜓!鹰潭龙虎山有“惊喜发现”白斑蚁蛉
这只眼睛里有世界的小可爱是蜻蜓?不是蜻蜓,也不是豆娘,是蚁蛉!蜻蜓为白天活动,蚁蛉多为夜间活动,蚁蛉白天几乎不会出来活动,只有晚上才会出来,由于光线问题,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蜻蜓。
图片由自然生态、博物学爱好者,摄影师黄苏明提供
白斑蚁蛉
近日,有自然生态、博物学爱好者在龙虎山天门山景区发现白斑蚁蛉,它是平衡生态的小昆虫。该发现标志着鹰潭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白斑蚁蛉属于脉翅目蚁蛉科,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前胸常短小,爪2个,体长24-32毫米,是大型的脉翅目昆虫。两对翅的形状、大小和脉相都很相似,翅脉密而多,呈网状,在边缘多分叉,少数种类翅脉少而简单,前翅长25-34毫米,后翅长23-32毫米。翅端都有一枚醒目的白斑,体翅狭长,脉蜜如网,形状有点象蜻蜓目的艳娘和豆娘类,但静止时四翅并不平展也不合竖于背上,而是前翅覆盖于后翅上,左右靠近夹持腹部呈屋脊状。
图片由自然生态、博物学爱好者,摄影师黄苏明提供
栖息于林木、草丛中,捕食鳞翅目、鞘翅目幼虫,具趋光性。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幼虫的形态与成虫天差地别,这也是它的幼虫有不一样名字的主要原因。蚁蛉的幼虫叫蚁狮,是蚂蚁的“命中克星”,它的名字实至名归——“蚂蚁杀手之狮”。
它也是自然界的“陷阱大师”,长年居于地下,在沙土地里修建出一个个漏斗形的陷阱,等待猎物送上门来。食性广,还能捕食白蚁、蚊、蝇等有害于农业的昆虫,但蚁狮最喜欢捕食的小昆虫还是白蚁,有数据统计,一只蚁狮一年至少能吃2千只白蚁。它还是一种只吃不排泄的昆虫。因其是倒退着走,故又叫“倒退虫”,可入药,治疗高血压、胆结石、骨髓炎等。
蚁狮长大后“化蛹为蝶”,长相有点像蜻蜓,名字叫“蚁蛉”。
(来源:鹰潭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