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染色质和核小体的区别

2023-04-20 09:16 作者:biofount科研试剂  | 我要投稿

什么是染色质

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在真核细胞核内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的主要目的是将DNA紧密地包装在细胞核内。染色质调节基因表达,除了包装外,还允许DNA复制。它还可以防止DNA损伤。染色质可以在显微镜下以线状环状结构在中间期观察到。染色质如图1所示。

图1.染色质

染色质类型

间期染色质由两种类型组成:真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真染色质

染色质的松散包装形式被称为真染色质。它包含基因组中活跃表达的基因。染色质的松散包装允许该区域的基因转录。真染色质纤维的直径为30nm。真染色质由基因组中具有40-100 kb区域的环组成。真染色质也具有遗传活性,因为染色体交叉发生在该区域。

异染色质

染色质的紧密包装形式被称为异染色质。异染色质含有转录和遗传上无活性的DNA,在染色体阶段为基因组提供结构支持。可以鉴定两种类型的异染色质: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组成型异染色质不由基因组成。兼性异染色质由无活性基因组成。

什么是核小体

核小体是指真核染色质的主要结构单元,由盘绕在组蛋白核心上的一段DNA组成。这意味着形成染色质的核心颗粒是核小体。核小体由146个碱基对长DNA片段组成,包裹在组蛋白核心周围。组蛋白核心由八种组蛋白组成。组蛋白八聚体由每四个组蛋白中的两个(H2A、H2B、H3 和 H4)组合而成。DNA拉伸包裹大约1.7圈DNA。另外20个碱基对DNA包裹在H1蛋白上,在组蛋白核心周围完成两圈DNA。形成结构称为色谱体。最终,核小体由166个包裹的DNA碱基对组成。核小体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核小体

每条染色体由数千条核小体组成,这些核小体通过称为接头DNA的DNA片段相互连接。接头DNA的长度约为20个碱基对。核小体加上接头DAN使珠子看起来像串珠。

染色质和核小体的区别

定义

染色质: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在真核细胞核内形成染色体。

核小体:核小体是真核染色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由盘绕在组蛋白核心上的一段 DNA 组成。

意义

染色质:染色质是包裹在组蛋白周围的DNA的总称。

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重复结构单位。

关联

染色质: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核小体:核小体形成染色质。

外观

染色质:染色质表现为线状环状结构。

核小体:核小体在绳子上显示为珠子。

长度

染色质:染色质环由40-100 kb DNA组成。

核小体:核小体由166个包裹的DNA碱基对组成。

直径

染色质:染色质纤维的直径为30纳米。

核小体:核小体的直径为 11 nm。

密度

染色质:染色质比核小体更浓缩。

核小体:核小体是凝聚度最小的染色体结构。


染色质和核小体的区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