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龄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二)

2023-04-09 15:36 作者:琦爸学习圈  | 我要投稿

为什么我主张做父母的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为什么说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为只有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帮助提升孩子的认知思考水平,才能让孩子自己去主动思考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极速发展变化。那我们做父母的到底应该如何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


今天一起来继续交流。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思维发展的养料,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效方法途径就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多让孩子去接触实物体验,多调动孩子的感知觉器官亲子感知体验,多让孩子接触实物活动。


★ 婴儿期


1、婴儿期:教育从0岁开始,从孩子出身那一刻起,孩子已经具备了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能力,能看,能听,能记忆,区分不同的感觉信息。我们在保证孩子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下,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刺激物,例如孩子喜欢的颜色、实物、优美的音乐等等,成人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说话互动,给与孩子适当的刺激训练;


2、6-8个月以后,孩子的手脚能够活动了,多给予孩子一些安全(不易破碎又能消毒)实物玩具,让孩子多去玩玩具,孩子喜欢玩玩具,玩的过程中会自己主动观察认识事物的因果关系,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


3、父母的亲自抚养陪伴非常重要,给与孩子足够的爱,多与孩子互动,扩大孩子的外界接触体验;爱这种情感力量,是促进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内部力量,父母陪伴养育给与孩子安全感。父母亲自抚养,可以扩大孩子活动范围,让孩子接触更多事物,获得更多体验和感官刺激,丰富的感觉刺激,是促进孩子心理发展,智力发展的精神营养。父母亲自养育,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是儿童愉快情绪中枢发育的重要条件;


4、父母的亲自抚养,用心陪伴,积极多的互动,能够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能够促进孩子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感知觉能力发展是为后期儿童思维、智力发展奠定基础的。

★ 先学前儿童期(1-3岁)


1、实物活动是孩子思维的源泉;孩子手脚都能活动了,在安全的前提下,放开手脚让孩子去活动,去玩耍,丰富接触和体验感知,让孩子通过实物活动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物活动可以让孩子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促进孩子认识事物的心理机能——思维的发展。


2、孩子在实物活动中,掌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自己主动接触和想办法,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在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3、孩子在实物活动过程中,父母可以有意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发现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前儿童(3-6岁)


1、孩子喜欢游戏,可以在游戏中可以学到更多;


2、孩子思维有着具体形象性的特点,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思维过程需要依靠实物形象支持,避免抽象化教学;


可以说,孩子从出身到学龄前,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孩子感知觉能力发展,感知觉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基础。如果你也对儿童思维能力培养感兴趣,欢迎一起学习交流,一起学习研究关于儿童思维能力培养。

学龄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