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陆荣廷的野心

2020-07-02 12:30 作者:妖心病狂  | 我要投稿


1916年(民国6年)3月,刚获授耀武上将军不久的陆荣廷沐浴在桂林午后的春光中,从孤儿到提督,他的人生已经完成了惊天逆转,在他不大的作战室中,莫荣新、谭浩明、陈炳坤等人列次而坐,这些都是他过去几年中,创立桂系霸业的核心幕僚,此时一个个都正满怀决心的盯着他,等待着他作出最终的决定。


然而,绿林好汉出身的他绝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幕僚们提出的想法,他心中有着更宏伟的桂系霸业,他踱步向南,他拔出了他随身携带的西洋剑,他的目光瞄准了东南……

 

一、早期经历

咸丰九年(1859年),还在筹备洋务运动的大清帝国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危机,对内太平天国的野火已经烧了八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与之交战中屡战屡败,最终于赋税重地江南一带燃烧起熊熊烈火;对外第二次鸦片战争正进入尾声,中央军全面收缩防线于京城附近,英法联军虎视眈眈的窥探着边疆地区。

而在大清的西南边陲,一位名叫阿宋的小孩子,诞生在了武鸣县一个壮族农民家里。如那个年代许多的穷苦家庭一样,兵荒马乱之中妻离子散是家常便饭,二岁丧父,十岁丧母,未及束发,就已举目无亲。

阿宋本不该活过童年,或许是有感于太平天国先辈们揭竿而起的勇气,他搏命般的选择了深山老林,从此便成为了一名绿林好汉,他秘密的加入了一些秘密团体,与人结拜成为兄弟,这些决定也使他出乎意料般的活了下来,当他再次出现,便已经是闻风丧胆的存在了……

 

中法战争前期,在水口关的附近的某匪寨中,此时已经改名的陆荣廷正和他手下的兄弟吃着最后的散伙饭。“我向来就强调,我们要在这里吃饭,就不要在这里拉屎。兄弟们还记得我曾经的‘三不抢’原则吗!”此时的陆荣廷已经过了弱冠之年,正值壮年的他在大敌当前决定放弃绿林生活,而投降清军,成为正规军的一员。

“老大,你说的话,兄弟们都还记得呢!我们一不抢中国人,二不抢贫苦人,三不抢驻地附近人,专抢那些该死的红毛(法国人)和越南富商。”陆荣廷笑了笑的看了回答的兄弟,他这几年的绿林生涯给自己博得了一个民间的好名声,贫苦百姓皆称之为“义盗”,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也懂得忠义二字,所以大敌当前,他必须挺身而出。他从没想过,他这几年的盗匪生涯,后面会成为他步入政坛的奠基石。这是1882年的春天。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正式爆发,陆荣廷以清朝正规军的身份参战。这段历史中关于陆荣廷的记载十分之少,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正规军服役的经历,使他接受了完整的军事训练,也懂得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所以当他日后高升,他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日本去考察军事。

光绪十一年(1885年)春天,战争结束,边境的正规军就地解散,陆荣廷也重新回归了盗匪生活。然而多年的“义盗”之举让他积累了足够多的名气,民间关于请他出山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时任广西提督的苏元春正式招安陆荣廷,以管带之职委以重任,此后,他的人生开始一跃腾飞。

在日本考察期间,他有幸目睹了世界的一流军事力量,也不由自主的接触到了进步思想,据说还秘密加入了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在回到国内后,深感广西军事落后的他开始着手发展当地的武装力量,而当时的广西提督岑春煊顺水推舟的将其任命为广西边防军“荣字营”统领,在历次镇压广西当地会党起义的过程中,“荣字营”屡战屡胜,最终培养出一支常胜之军,这成为他日后叱诧西南的核心力量。

 

光绪三三年(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在中越边境的钦防和镇南关地区组织了革命起义,革命军在当日就占领了镇南关。但此时,已经稳居高位的陆荣廷决心背弃同盟会,在提督的示意下,带领手下的“荣字营”开进镇南关,在连续围城七天后,革命军弹尽粮绝,退出镇南关,陆荣廷一战成名,中央政府特地为其授予“捷勇巴图鲁”的称号,后又升任为右江镇总兵。挡在陆荣廷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已经扫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任广西边防督办,宣统三年(1911年),原广西提督龙济光调往广东,他终于如愿以偿的登上广西提督之位。


在地方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孤儿到提督,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二、都督岁月

绿林好汉时纵横江湖,身居高位时手持重任,作为一个孤儿,曾经的土匪,似乎这已经是陆荣廷的最好的结局,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时代的变革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瞬间土崩瓦解。广西巡抚沈秉堃于11月7日响应起义,宣布广西独立,成立广西军政府,沈秉堃自任军政府都督,以陆荣廷为副都督。不久,沈秉堃等人因事离开广西,陆荣廷趁局势混乱果断排挤和镇压广西的同盟会势力,取得了实际的广西军政大权。

民国元年(1912年)2月8日,袁世凯正式任命陆荣廷为广西都督,以陆荣廷为首领的旧桂系终于形成,陆荣廷也因排斥同盟会在广西的实力,而最终走上军阀之路。

 

在正式就职为广西都督后,陆荣廷应该会长叹的坐在自己的宝座上,想象着蔚蓝的春季长空,把弄着自己手里的西洋剑,看着阶下端坐着恭恭敬敬的幕僚,回忆着自己搏命的绿林生活,以及思考着广西的未来……

 

绿林出身的陆荣廷深知“不是土匪坏,是当官的太腐败”的道理,所以上台伊始,便大力整顿广西政府机构,积极引进新式实业人才,未经文官考试直接提拔不下50人,如:保举广东梅县人黄伯孝为明江县知事,使其在当地推广广东先进的农林生产技术。又如任命江西丰城县人傅作霖、福建永定县人黄占梅等拥有丰富管理近代企业经验的人为知县,在当地发展实体产业。除此之外,陆荣廷又陆陆续续的保举实业人才十五人入袁世凯政府扶植自己的中央势力。

同时,矛头倒转自己曾经的“好兄弟”们,大力开展剿匪运动,整治社会秩序。由于多年的绿林生涯,使其深谙匪徒藏身之道,仅1912-1914两年的时间,陆荣廷便发动1060余起定点打击,获办匪徒达7800余名,其中以西江和左右江流域为重点,保证商道顺畅。又在民国四年(1915年)发动斩首行动,前后共破获匪首数十名。到了其统治末期,广西境内匪徒活动戛然而止,社会秩序大为改善,广西的经济移民得到初步发展。

政治上,运用“打倒一批、拉拢一批“的手段,继续推行清朝政府未完成的“改土归流”、“废司设县“,开展民族融合。如:民国四年(1915年),分别以红水河和右江两大流域为中心,取消9个土司地区的行政区划,设立都安、隆山、果德3县。民国五年(1916年)又将忠州等10个土司改置为忠县、镇结、龙茗、思陵等4个县。等到民国六年(1917年),实现改土归流的土司以达22个,超过现存土司的一半。又由于陆荣廷身为壮族人,深感壮族人民自我封闭的严重,便大力推进壮族人民与其他民族的交流,针对势力较大的壮族土司,提出“编同齐民,各安生计”的折中办法,对个别土民们认可的土官,由广西政府举荐至中央。

经济上,不仅是提拔实业人才,同时邀请外国技术人员入广西探勘矿产资源,制定相关政策,组织民间力量,发展广西的农业和矿业。如:锰、锑、锡、铅等矿允许民众自由开采,可免出井税3年;凡垦荒、植树、牧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均可获奖;部分特需或特色产品送至国货展览会或万国博览会参与竞争。

总而言之,作为广西都督,陆荣廷保证了其作为一个稳定的政权,成功的凝聚了社会中的力量发展了华南边疆地区的经济。作为军阀,他的东征西战促进了两广的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加强了桂北地区与湖南省的信息往来,这是后事。

 


可以说,成为提督仅仅只是他充满争议的一生的开始。治世出能臣,乱世出枭雄,陆荣廷猛地从宝座中站起,看着满怀期望的幕僚,拔出了自己的西洋佩剑,一个小小的广西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他整了整衣袖,剑指向了湖南与广东……

 

三、革命时代

能够随时倒戈,是在民国初期能够活下去的必备品质之一,陆荣廷也不例外。白手起家的陆荣廷深知权威和军事的重要性,尽管接触过进步思想,但是他一直秉持“民主就会乱“的信念,十分钟意帝制,喜欢通过穷兵黩武来确立权威。因此在二次革命中,陆荣廷坚定不移的支持袁世凯政府,对于广西境内的反袁势力坚决镇压,这让他更得到袁世凯的信任。

民国三年(1914年),陆荣廷获授将军府宁武将军,次年获授耀武上将军。但此时的陆荣廷,已经不再满足于头衔上的提升,他凝视着硕大的中华版图陷入了沉思,他需要更多的实权,但作为一方之主的他已经不可能再获得更多的权力,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向外扩张……

民国四年(1915年)年底,袁世凯称帝,云南军阀蔡锷、唐继尧,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宣布独立,发动护国运动,陆荣廷思虑再三,终于决定于次年三月份加入护国军,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陆荣廷的被判给予了袁世凯承重打击,在其加入的一周之后,袁世凯就被迫取消了帝位。

但陆荣廷却如脱缰野马,再也没停止过自己的脚步,他借护国之名率军进入湖南,并牢牢的掌控住了湖南内部地区,同时借口龙济光未公开护国,派得力干将莫荣新进军广东。尽管龙济光随后就宣布反袁独立,但野心膨胀的陆荣廷置之不顾,与李烈钧率领的护国军夹击龙济光,在经过好几个月在广东境内的激战,同年十月,龙济光逃亡海南,龙余部缴械投降,陆荣廷乘车进入广州,享受着广州人民对其投来的敬畏。

民国六年(1917年),陆荣廷赴北京访问,与黎元洪相谈甚欢,事后,获黎元洪任命为两广巡阅使,陆荣廷正式获得对两广地区的管辖权,此时的他已经达到人生的最顶峰——手握两广军政大权,名下桂系军团纵横华南未尝一败,实控区域包括两广和湖南南部,是当之无愧的南方第一军阀,开始名义上听从中央。

 

据说陆荣廷在发达之后,曾乔装成破烂乞丐,偷偷前往广州一间城隍庙去拜访一名远近闻名的算命先生,但却被算命先生一语点破:“唔衰攞嚟衰”。即暗指他本来是贵人,却乔装贫穷潦倒的样子,他日走下波的话是自己一手造成。于是便有了粤语中特别有名的一句俚语:“陆云廷睇相——唔衰攞嚟衰”。

 

但不管陆荣廷日后如何,此时的陆荣廷正意气风发,他身着装饰着各种夸张吊饰和金质大奖章的军服,双手撑着西洋剑,在广东拍下了他的纪念照。


然而,白手起家的暴发户很容易会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陆荣廷在成功就任两广巡阅使后,始终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广州富饶的工商业使他垂涎三尺,而庞大的军费开支又使得他不得不想办法维持财政,在其在任的时间内,陆荣廷疯狂展开针对广州的经济掠夺,使得广州人民由最初对其的敬畏转变为了对其的不满。在南宁的肆意纵横和与中央的分庭抗礼,使其对权力的追逐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民国六年(1917年),陆荣廷就任两广巡阅使的同一年,孙中山南下依靠桂系和滇系军阀组织护法军政府发动护法运动,在军政府选举中,孙中山顺利当选为大元帅,而陆荣廷和唐继尧当选为元帅。但在就职典礼上,仅仅只有孙中山一人奔赴现场,而陆、唐二人,及其各部总长均未到场。陆荣廷托手下陈炳坤之口直言:“南方标榜拥护临时约法,却又制订军政府组织大纲;国家有依法代任的总统,却又选举元帅,在法律上“不能自圆其说。”

在职位上,不甘屈居孙中山之下,在权力上,更要排挤半路插入的唐继尧等滇系势力。于是陆荣廷密谋架空孙中山,而另立傀儡充当一把手。

民国七年(1918年)五月,护法军政府改组,孙、陆、唐等人出任总裁实行集体领导。但此时陆荣廷早已另有打算,他私底下来到曾经提拔过他当“荣字营“的前任都督岑春煊的家中与其密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尤其还是自己曾经的老领导,双方在讨论了一下互相家乡的收成之后,一拍即合,决定由岑出面充当主席总裁来控制军政府。

同年九月,岑春煊出任主席总裁,陆荣廷在政治上控制了护法军政府,开始主导军政府的外交,恰逢北京中央政府此时秘密派遣亲桂议员汤漪游说陆荣廷,与陆私交颇为密切的庄思缄又“密函疏通”,在此基础上,陆荣廷决定把持政权,与北京中央政府倡导”南北和平“。

然而,岑春煊与陆荣廷对于权力的垄断和卖国般的与北京政府暗通好意等行为最终引起其他总裁们的不满,同时陆荣廷对于广东地区无休止的经济掠夺也使其逐渐失去了广东人民的支持。民国九年(1920年)七月,孙中山忍无可忍,与陈炯明一共发动了粤桂战争,早已对陆荣廷不满的广东人民士气高涨,势如破竹般的撕破了桂系军在广东的防线,尽管陆荣廷再三强调“宁可失桂,不可失粤“,粤军还是于10月28日攻克广州。岑春煊被迫下野,陆荣廷连同桂系一同被赶回广西。

 

陆荣廷对于两广的统治宣告破产,而他作为军阀的革命时代也在此终结,尽管他曾经风光无限,一度成为南方最强势力,但当他走入了歧路,以及时代的后浪汹涌向前,作为前浪的他终究被拍死在沙滩上。

 

四、末路穷途

英雄末路总是充满悲情的,他们从尔虞我诈、鼓角争鸣之中走出,曾经盛极一时,纵横一方,上能与日月同辉,下能与天地齐名,而后威震四海,建立功名,然而,毫无疑问的,他们都失败了,无论是西楚霸王,还是前秦苻坚。因为失败,他们的经历才充满艺术性的悲壮,因为失败,注定他们最终也只是历史上一朵浪花,成为不了推动历史突然急速发展的惊涛骇浪。陆荣廷便是其中之一。

 

在丧失了对广东的控制后,陆荣廷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南宁,尽管粤桂之战中,他的桂系军折损不少,但他尚有驻扎在广西一带的心腹沈鸿英手下精锐可以依靠,与粤军再次决一死战,未尝不可。于是他整日踱步于狭室之中,常常自问自答,思考着自己哪一步棋走错了,妄想通过效仿“卧薪尝胆“而东山再起,同时他又秘密联络北京政府,在得到确切的援助回复后,他斗志重燃,决定将棋压在了他最信任的心腹沈鸿英身上,以沈鸿英的精锐之师,重夺广东之位。

然而已经有了陈炯明支持的孙中山今非昔比,民国十年六月(1921年),陈炯明在得到孙中山的授意之后,主动挑起第二次粤桂战争,未曾意料到的陆荣廷匆忙之中调集沈鸿英去迎击粤军,但沈鸿英随即又给了陆一个更大的惊喜,他在阵前临时倒戈,宣布投降孙中山。彻底丧失了主力军的陆荣廷万籁俱灰,当即在南宁发表下野宣言,粤军乘胜追击,于九月末攻下陆荣廷最后的据点龙州,陆荣廷仅以身幸免而逃亡上海。

正如拿破仑的失败在莱比锡会战中就已经决定,而不是滑铁卢。陆荣廷的东山再起之路在其心腹纷纷离开以后,也只能看到回光返照罢了。民国十二年(1923年),陈炯明与孙中山正式决裂,广西防务空虚,陆荣廷在北京中央政府的帮助下回到广西,重新在南宁建立了统治,但此时的广西经历了先进思想的洗礼,已经酝酿出了新的风暴,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主的新桂系异军突起,联合陆荣廷曾经的心腹沈鸿英对其围追堵截,短短六个月时间内,陆荣廷从南宁、桂林、全州一泻千里,最终被迫离开广西,于湖南永州发表下野宣言,从此不再涉及政界。而旧时代的产物,旧桂系,也在此画上了句号,它的继承者新桂系,青出于蓝胜于蓝,会在接下来的汪洋大海中,创造出比旧桂系更为汹涌的惊涛骇浪,当然,陆荣廷是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民国十七年(1928年)十一月六日,一代军阀陆荣廷于上海溘然长逝,享年70岁。

 


回顾陆荣廷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陆荣廷是旧时代强势人物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地方军阀历史形成的典型道路,即:“行乞小偷”——“绿林好汉”——“清军招安”——“附和革命”——“军阀生涯”。

陆荣廷的道路富有传奇和悲壮,但他是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必然产物,没有陆荣廷,那也会有陈荣廷、李荣廷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因为知识层面的匮乏,加上他早年的经历,让他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民主;出于现实层面的考虑,又让他不经意间充当了进步的革命力量;为了强化自身军事力量又间接促进了当地的军工业发展;“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观念让其在当上一把手之后开始以治理广西为己任。

他不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他只是当时一个连百姓都算不上的土匪,但他在他的知识层面上,做到了在当时他能够做到的最好。


他因野心而走上历史的舞台,也因野心被推下历史的舞台。

陆荣廷的野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