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怎么能不了解鱼,详细分析鱼儿的视觉,个高的钓不过个矮的
如果放几十年前,钓鱼没有像现在这样专业化的时候,拿竿子就能钓,考虑什么鱼的感觉呢?现在资源匮乏,所以大家对钓鱼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也有很多人开始从鱼身上下手,通过研究鱼儿推广到研究钓鱼上来。
从科学上来说,眼睛也是鱼的视觉器官。鱼眼的构造,跟人类的基本一致。
一、鱼眼的盲区比较小
一般而言,眼睛长在头两侧的鱼类,其单眼视野的水平夹角约160~170°,这些鱼也是我们主钓的鱼种。
有人测试过鱼类基本上在水中因为浑浊程度不同大概能看3-20米远的距离,而且鱼类在水下也能看到水面上的物体。但由于折射的原因,所以鱼在水里看岸上的人或物体的距离要比实际的距离近得多。所以最有意思的就是人还离水边很远时,其实已经被大多数鱼发现了。
由此可见人在钓鱼的时候坐的越低,越不容易被鱼发现。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个矮的比个高的钓鱼更有优势,说不得曾晖钓鱼厉害就有这个原因。
二、鱼到底能不能看到颜色?
其实目前好像谁也不清楚鱼能不能看到颜色,众说纷纭,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行,但是从实际上来看,白色似乎对鱼类的辨识度更高。而红色又似乎跟鱼平日里喜欢吃的东西的颜色相近。
特别是红色在人类看来是比较有食欲的东西,所以饵料窝料大部分都会被特意制作成红色。
三、鱼对运动的物体感觉明显。
不管是玩台钓和传统钓,都会发现鱼类有追食的特点,看到移动的物体就会上去吞吐一下,能吃的咽下去,不能吃的吐掉。
根据这个习性,在传统钓里讲究逗钓。在台钓里也有飞铅打行程的钓法。
四、鱼可以分清物体的形状,
在研究中,人们发现,鱼类其实是可以分辨出形状的,至少也能分辨出圆形、三角形、四角形等几何图形。
所以基于此,人们制作的饵料就会将饵料制作成类似于鱼类平日吃的食物的外形,这在路亚中最多,各种拟饵如雷蛙软虫等等。
现在了解的差不多了吧,平日作钓的时候没口的时候尽量采用打行程的方法。有钓鱼人曾经测试过,直接打数百斤窝料在水库里可能一天也不发窝,而通过机器不断的投喂方式打窝,几个小时就能将大鱼诱进窝,其实这就有鱼类视觉的原因。在水中形成了饵料带。您明白了?
和你一起关注渔具、钓鱼
部分图片来自于钓友反馈,感谢您的关注,未来将会不定期举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