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的神话,计算机科学

1962年,普渡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研究计算机的初衷,无非是想实现自动化,搞自动计算或者自动控制,解决生产力问题。计算机是一个技术。但是,计算机科学一旦成型,它自身的发展就跳出了纯技术的维度。
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1、怎么更好地实现自动化,主要解决应用问题
1940年代刚刚发明电子计算机的时候,大家都使用所谓“汇编语言”,是让人说机器的语言 —— 直接把机器指令写在打孔卡上,给计算机读取。这个做法对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费时费力不说,还特别容易出错。
1957年,Fortran语言出现了,这是一个科学计算语言,特点是特别容易写公式。1958年,LISP语言出现,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符号处理和逻辑运算语言,甚至可以用于人工智能设计。1959年人们又发明了 COBOL 语言,用于商用数据库编程。接下来,高级语言层出不穷:c、c++、java、Python。
随着编程语言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硬件也在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普及,基础教育界就把编程技能,看得和阅读、写作和数学一样,被认为是人人必备的第四个技能。
2、研究“计算”这件事儿本身,上升到了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层面
1967年,三个计算机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现在计算机科学已经称得上是一门真正的科学了:就如动物学研究动物、植物学研究植物一样,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
3、把计算思维用到其他科学领域中去,带给人认知的升级
“计算”是个非常基础的逻辑,到处都是计算。生物学家说,DNA就是一个计算系统,DNA复制就是计算操作,生命本来就是一个计算现象!我们要用计算的眼光来研究生命。还有人提出,整个宇宙就是一台计算机 —— 我们很有可能是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