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娱乐】!《俗女养成记》给轻熟女前进的5个勇气

《俗女养成记》剧照
【文/Lizzy】很多女人把「四十岁」看作一个严重的人生关卡,年轻时看着那个数字,仿佛世界末日般惊人。但这可不是瞎操心,就算能顶住外界加诸于「适婚年龄单身女性」的压力,内心也不免感觉到,四十岁左右,不仅得面对外貌、体力、健康状况的变化,更是某些人生事项的「最后决定机会」,例如要不要生孩子。
「37、38、39、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一转眼就要40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无成、动弹不得,陈嘉玲,妳到底是怎么了?」
妳,开始为这个关卡焦虑了吗?严艺文执导、谢盈萱主演、入围八项金钟奖的《俗女养成记》,正是围绕这个焦虑而诞生的精采电视剧,并且透过回顾女主角的成长过程,忠实呈现台湾70年代的社会氛围与价值观,如果你是六年级、七年级的台湾女生,感触一定会很深刻。

《俗女养成记》剧照
《俗女养成记》将主角陈嘉玲设定为一位39岁、在台北工作的台南人,恰巧每件事都有点「不上不下」,真实的自己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台北打拼二十年却仍自觉是外地人,于公于私都还没找到方向,却又没有20岁女孩的青春可以挥霍与犹豫不决。在工作与爱情市场,陈嘉玲都好像要被年轻女孩给挤走了,她该怎么办?
一、不要为社会压力结婚
嘉玲有男友,但尚未结婚,这个「未婚」标签是她心头的疙瘩,因此参加前男友婚礼时,她见到人家娶了美女畅销作家,又羡又妒,心头一酸、酒喝多了,就完全失态。
后来男友与她决定结婚,看似解决了「未婚」疙瘩,没想到这是更多惨事的开端。这部分的剧情,与许多女性的遭遇很像,随便去逛逛网路讨论区,就会看到不少悲惨例子,例如:准婆婆认为女人结婚后要回归家庭不要上班、婚纱是准婆婆决定的不是新娘选的、新家的地点与装潢由夫家控制......
即将新婚的嘉玲搭捷运时,内心哀叹着:「要结婚了,要有自己的家了,但为什么我会觉得越来越累?感觉越来越沉重?」
于是,嘉玲逃了,但这不是胆小,反而是大胆。她大胆拒绝为了社会标签而让自己度过痛苦的下半生。如果一段婚姻都还没开始就已经让人却步,要如何面对婚后一关关扎扎实实的难关呢?
二、探究女性自我设限的根源,尽力摆脱
「我已经40岁了,没有公司会栽培我,我也没有办法转行了,我能够做什么?我年纪大了,我没有力气谈恋爱了,要花多长时间去遇到一个人,然后建立一段关系?」
男性与女性面临中年关卡的困境不太一样,《俗女养成记》把女性独有的问题,特别拉出来看,并从陈嘉玲的童年经验与教育,探讨她内心深处的压力源。例如从小就不断被嫌「不像女生」,或是家人谆谆教诲她不可以有婚前性行为否则会没人要,这一切「训示」,大部分都会连结到一个中心思想:「如果嫁不出去,妳身为女人就是个大失败」。而若同时没工作也没婚姻,就几乎是个末期病人了。

《俗女养成记》剧照
这些是台湾很多女孩的共同经验,有些价值观早已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但时代真的不同了,现代女人有更多生活方式的选择,人生中一小段的「空白」,不管是感情空白还是职业栏空白,并不代表万劫不复、将要又老又穷地孤独死去。若能摆脱从小被灌输的种种限制,打开心胸接受真实的自己,妳可以活得更自在。
三、人总是羡慕其他人,但别人不见得多快乐
单身的A女看B女当个好老婆、好妈妈很幸福,但B女可能也很羡慕自由自在的A女。
奶奶虽然念着要嘉玲嫁人念了快一辈子,但在她晚年的某个晚上,曾跟嘉玲道出真心话:「虽然,奶奶每天都在念妳没嫁,说实在的,奶奶有时候也很羡慕妳,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虽然說妳爷爷对我是不错,可是奶奶做了60年的陈李月英了,现在我也做到累了。」

《俗女养成记》剧照
倒也不是说,单身才能快乐、结婚就是进入爱情坟墓,而是不管选择哪条路,都各有优缺点,妳走上的这条路,不一定比其他路差。
工作也是。嘉玲原本的工作职称是「总经理特助」,听起来好听,但工作内容就是保母兼秘书,没能累积专业,也没有升迁的路。后来嘉玲失业了,去别的公司面试,对方跟她说:「其实我们也是很尴尬,說妳年轻又不够年轻,说资深也还不够资深。还是,妳愿意跟那些年轻人一样,一个月三万五,假装妳今年是25岁?呃呵呵开玩笑的。」一段话道尽中年基层员工的狼狈。
但嘉玲面对解除婚约、失业等冲击,回到家乡台南,却发现自己多工处理庶务的高效率,恰巧非常适合协助要竞选议员的儿时玩伴。这样的经验令她产生信心,知道有别的路可以走,这世界没有小到只容得下一种职涯。
或许有人能在台北拥有光鲜亮丽的高薪生活,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那样的路,那也不是快乐的保证。了解自己适合哪样的工作,勇敢走下去,比拥有人人羡慕的职涯更重要。
四、力行减法生活,该放下就要放下
嘉玲的奶奶去世后,前男友来致意,最后道别时,嘉玲很坦率地对他说「那就这样啰,江大荣,以后就不再见了。」
回想在第一集另一位前男友的婚礼上,嘉玲酒醉崩溃的丑态,从《俗女养成记》第一季初到季末,她真是成长很多。将要四十岁了,还有多少余裕能浪费在不适合的人事物上头呢?
「走到人生这个阶段,不再见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清清楚楚,轻轻放下或许更好。」
嘉玲大学好友说的那句:「二十岁喝醉酒是可爱,四十岁喔,可怜」一定戳进很多人心坎里,有些年轻时可以做的事,到了中年来做只会被人看笑话。但四十岁不乱发酒疯,不该是因为害怕别人怎么看,而是这把年纪本来就该有面对的勇气,不再需要酒醉逃避。人生即将度过四十载,各种大风大浪都见过了,怎会还需要伤害身体来逃避现实呢?该要清醒地放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课题要学习,不该一直想要别人的人生。
五、做一个忠于自我的现代女子
《俗女养成记》第一季的结尾口白,很适合为本季画下句点:「亲爱的陈嘉玲,妳是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来,作梦又醒起来。妳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妳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妳自己。」
走到近中年,对于自己的优缺点、喜好与热情,应该都已经很清楚,也知道哪些部分是无法改变的了。不如就接受吧!停止跟别人比较的习惯,接受自己、也接受适合自己的生活。但如果妳又感觉失去前进的勇气,就再看一遍《俗女养成记》吧。

《俗女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