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身玉立,琼佩珊珊——孟宴臣人物解析
如果简单粗暴的将富二(三)代分为普通的和优秀的,那么过去绝大部分国产生活剧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普通的那一部分上,比如“承包鱼塘”。不仅在影视剧中,在网络上或生活里朋友间口耳相传添油加醋描绘的生龙活虎的“放浪形骸、浪子回头”等俗套情节也大多数发生在这个群体中。在中国GDP世界第二的今天,城市化进程快达到70%的今天,改革开放富了几代人的今天,终于,观众在影视剧行业看到了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中上层家族精英形象——孟宴臣。
首先我要说明,我没有看过完整的剧集,甚至连B站上的孟宴臣cut都没有看完,只把那些热门的二创视频盘包浆了。以下所有内容都基于我对B站二创和豆瓣国产剧组以及微博相关的发言理解基础上。
目前孟宴臣身上热门的标签有:伪骨科、禁忌、新中式总裁、克制、压抑、蝴蝶、理智。在我看来,孟宴臣是近年来少有的让人联想到“翩翩贵公子”的角色,优越的家庭条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似精英实则自私自利,傲慢无礼,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他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平等待人、有理有节。事业优秀、人品好,堪称完美纸片人。
我还想说说个人的对于这个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关键词是压力和孤独。
压力的来源除了父母、公司、竞争对手等,也许对于优秀的人来说最难排解的压力来源是自己。虽然台词里不断得点题“禁锢、压抑的家庭生活”,但是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似乎并没有感受到除了正常家教礼仪约束以外的、繁琐或严苛到难以忍受的来自父母的要求。相反,热心领养战友遗孤、年过甲子依然琴瑟和鸣的父母,小时候热心懂事开朗活泼的儿子,教育和培养上对亲生子与领养子女的一视同仁,物质条件优越,以上这些,实在很难令观众信服他们度过了糟糕的童年或有着灾难般的原生家庭。
来自事业上的压力或许才是荧幕上孟彦臣形象的主要构成条件。除了“收购麦片食品厂”这种偶像剧情节,以及似乎被删除了的佩戴星星领带时的与商业有关的情节,观众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孟彦臣目前是集团下属投资公司的一号位,公司业绩在子公司中排名第一并大幅超额完成了KPI,没有明确的接班打算。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国坤集团的主营业务并不是金融投资,集团主营业务有可能是相对传统的行业,如制造业、纺织、贸易进出口等。公司主营业务大概率在孟父与孟宴臣沟通时提到的周总等人管理的子公司里,这些人和孟父一起共事多年,关系复杂。然而,根据孟宴臣推脱接班时所说“职业管理人和高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可以认为集团已经经过了现代化、公司化转型,只是难逃内部势力盘根错节,供应链、财务等关键部门关系复杂的窠臼。
这种情况下,没有强烈的接班意愿,而又实在是家大业大难以坐视不管,在没有选择设立信托或家族办公室的情况下,孟宴臣另设投资公司,不参与集团主营业务的管理,和公司元老们保持距离,在集团管理的角色上可进可退。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所管理的投资公司业绩在集团所有子公司中排第一,且远超第二名。另一种情况是公司主营业务实在积重难返,于是只好单独设立投资公司,通过对投资标的注入资源使其独立生长,直到实力足够强大再倒逼原公司改革,比如现实中的新希望集团。总之,这是一个常见且有效的途径,孟宴臣若想顺利执掌国坤,必须将投资公司的业绩做好做为自身能力的一种证明。这也是现实中大多数没有强烈接班意愿的继承人们的选择,做得好的,比如孟宴臣纸片人,做得不好的......微博上多得是。
要做一个投资人,需要接触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企业家,研究行业机会,做公司调研,沟通投资意向,背景调查,谈判条件,签订投资协议,投资交易,日常运营管理。周而复始。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经常加班的孟总,看到了一个下班前收拾好文件夹保持桌面整洁的孟总,看到了一个开会时对提案娴熟于心做决策有理有据的孟总,看到了一个忙的没什么笑脸的客气冷淡的孟总,看到了一个发小来公司串门儿喝杯茶就懒得再搭理的孟总,看到了一个去同一个酒吧坐在同样的位置也许还喝着同样的酒的孟总,看到了一个业余爱好看画展打网球买昆虫标本的孟总。
这样的人和生活看起来很合理,很正常。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正常在电视荧幕上却很稀缺。
接下来我们说说来自自身的压力。其实孟宴臣对是否要接手国坤也许自己都不清楚。理智上和出于家庭情感的考虑当然是要的,那自然需要承担这样的事业基础(百亿级别的综合集团)所意味的重大的责任与繁重的工作。对于习惯了在方方面面都表现优秀的人更意味着永远没有“下班”可言。所谓下班,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然而,满世界跑的昆虫学家的生活这样一个看似可能的选项也一直让他难以彻底舍弃,那似乎意味着全新的人生。到这里,我们终于不得不谈到蝴蝶了。
对于蝴蝶的解读常见认为有三种,一是代表了昆虫学本身,二是对和妹妹共度年少时光的追忆与不舍和贪恋,三是接手国坤以后,孟宴臣自己变成了那只蝴蝶标本。我只能赞同前两层含义,甚至只有第一层和第二层含义的一半。
第一层含义毋庸赘言。对于第二层,我认为孟宴臣与妹妹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男女之爱。在孟家,症结在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紧张与扭曲”造成了伪骨科关系。这个伪骨科关系里有多少是孤独寂寞造成的依赖与对互相陪伴的渴望,有多少是真正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恋也很难说。这也很难通过对小说文本、剧本台词、演员表演的研读得出结论。
小说文本——前面提到的看起来正常的成长环境已经削弱了亲子关系的“紧张与扭曲”这个前提。
剧本台词——我主要想说两个场景,一是孟宴臣生日那天说“为了他,放弃父母放弃我吗?......如果你要放弃家庭,那为什么我们......?”妹妹回答“你也永远是我哥哥。”二是妹妹搬去男友家住了以后哥哥开车送她上班时的对话。
演员表演——孟宴臣醉酒,在叶子出租房里刷牙时看到内衣顿了一下。对此我看到的评论大多解读为孟宴臣没有过感情经历。结合栽赃的桥段我想也有可能解读为孟宴臣突然看到她明目张胆的撩拨行为停了一下而已。
我认为,在发生剧本台词两个场景的这段时间里,孟宴臣这么聪明的人,已经分析并理清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对儿时的怀念,对互相陪伴和依赖多于男女之爱的。毕竟任何一个现实中有理智的,无论是否有感情经历,的成年人都能明白:异国十年,足以让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以他处理叶子栽赃时干净利落的表现,很难让人相信孟宴臣没有感情经历,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罢了。至于现实生活中,孟宴臣大概大学里就能被100个叶子这样的女生认识。
由于种种原因,“伪骨科关系”是否存在,其成分如何很难界定。而且孟宴臣这一角色的丰富程度远超伪骨科这一点,所以我们不在这一点上纠缠。
回到自我高要求而产生的压力,那看似可能的作为昆虫学家的人生只不过是忙碌总裁生活中的一个气口,一个在尔虞我诈金钱利益中挣扎时清醒的白日梦,一个类似于看画展喝闷酒打网球的身心放松能够自在呼吸的消遣。以及,妹妹回国前,无法理清和妹妹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感情时内心深处禁忌、狂野、忌惮的想象。
其实从来都没有可能吧。开设集团投资子公司的时候就没有可能了,大学没有选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没有可能了,甚至,出生在这个家里的时候就没有可能了。对于一个中国传统观念人文典故信手拈来,母亲说“自今以往”,父亲顺口接下“鲁人不赎人矣”的家庭来说,“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儒家文化的熏陶几乎深入骨髓。这样的文化基因,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在幽微处影响每一个中国人人生重大抉择的东西。
孤独。
一个中上层家族的独子的精英人生里还是有孤独。克服,或者说与孤独和平相处的办法不是陪伴,而是勇敢。勇敢的拷问自己的内心,勇敢的直面痛苦、错误与不甘,直面收获与失去,勇敢的走出下一步。
所以平常的一天,孟宴臣突然注意到屏风上的蝴蝶标本,内心只感觉到“没有必要”,于是让阿姨都撤下来换点别的装饰,公司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他甚至不记得上一次想象自己作为昆虫学家的人生是什么时候。
------------------------------------------------------
最后我想说一下魏大勋。我从上周日看了二创视频开始上头,一直在国产剧组、b站、微博来回切换追剧直到今天。挥之不去的想法就是在这么浮躁的圈子浸淫这么久,拍了10年综艺却能做到一直不忘初心,不断地拍“没有人看得电视剧”,不断精进演技,魏大勋的心性真的很了不起。从今天起,孟宴臣/魏大勋都将进入人生/事业新阶段。感谢魏大勋,在流量、营销手段、甚至资本面前以实力与口碑证明了自己。孟宴臣完美,魏大勋更让我钦佩。我也会更多提醒自己“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跟本轮不到拼天赋”,我会一直关注下去,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像魏大勋这样的厚积薄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类似的感受在看《漫长的季节》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作品的出现,是对自己人生迷茫、踌躇、丧失信念的人莫大的鼓励和安慰。
谢谢魏大勋,谢谢孟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