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问题,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救?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出。青春期本是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的时期,同时还存在竞争激烈的学业压力、关系紧张的亲子矛盾、人际关系的敏感、深度网瘾等各种复杂的外部因素,这些都容易引发青少年群体强烈的心理冲突,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学业压力、亲子矛盾等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和家庭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反而采取了偏激的教育方式,则更容易适得其反。搜索信息、网络宣泄、情绪反常、悲观倾向、兴趣降低、近期频繁遇到重大危机、整理东西、长期高压,如果青少年身上出现这样的信号,可能是在发出求救。
家长可以从这5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

1.生理变化
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2.情绪变化
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比较冷漠、孤僻,情绪容易变得低落,难以高兴起来;或有的孩子容易烦躁,不耐烦,发脾气;情绪敏感,容易悲伤哭泣。
3.行为变化
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还会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跟他人发生冲突,有一些过激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抽烟酗酒等。
4.学业变化
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有的孩子不愿意上学,不想去学校。
5.人际关系变化
发现孩子很少的人际互动,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甚至对他人的行为敏感,容易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情绪反应。
6.孩子的睡眠变化
有的孩子失眠,入睡困难,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或者容易早醒,醒后无法入睡,甚至有的孩子在睡眠过程中梦多,容易惊醒。
家长要储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会识别孩子的“求救信号”,一般来讲,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两周以上,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要忌讳就医,科学干预与治疗。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怎么做?
01跟孩子的朋友、同学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孩子出现情绪的异常反应。
02主动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的帮助。
03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它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积极治疗,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04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最好陪同一起去见医生,一起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物理、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