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美到清美:我如何140分高分拿下清美染织专业第一?

姜思邈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染织设计
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本科专业|染织设计
初试 |375
政治 |54
英语 |76
专业一|105
专业二|140
“如果学不进去,闭上眼,就想现在是发表分数了,你落榜了。你许愿再来一次的机会,睁开眼,好了你重新开始了。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
——姜思邈学姐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染织设计专业,大一在基础部,从大二开始才经过分流才正式开始学习染织这个专业,通过这几年专业课的学习体验,我感觉染织还蛮适合我的,于是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大三上的时候准备去日本留学还为此学了一点点的日语,但大约到了大三下半学期,也是受疫情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最终还是决定国内读研。
在院校选择这件事情上其实定得很快,也不过是和父母打一通电话的功夫,但真正下定决心要考研还是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沉淀,毕竟这绝非易事,还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建设,防止中途精神崩溃半路放弃。我在高三校考的时候就与清美失之交臂,加之美院和综合类大学的环境氛围等各方面都会完全不同,想多一些体验和开阔眼界吧,所以我给自己定下了三年的期限,如果三年之内考不上就另说。
第一年在时间、精力上投入得明显不足,文化课还好,但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就很一般,大四上半学期学校在毕设方面也抓得比较紧,所以大都是碎片化的学习,结果也确实差了些,手绘离过线还差5分。第二年在毕业之后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考研这件事上,并做了完整的规划,虽然中间有不少小插曲,但最终还是克服了并且取得了还不错的总分。



英语
(76-76)
两次英语分数一致,算是没退步也没进步吧。我的英语基础一般,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给专业课所以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大概占到整个备考时间的10%-15%。
这两年我在英语学科上的学习方法都差不多,我认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单词,我一直在用的记忆单词的app是墨墨背单词,选择了考研核心词进行记忆,大约2000多个单词。在背单词这件事上我的经验是越早越好,就算每天只过五个十个单词也是一种积累,只要每天坚持。在十月之前我基本每天会过20-30个词,十月到考前会加到80-90词。
阅读部分主要通过真题来练习,从八月到十一月大概两三天做一篇,尽量把2015年之前的真题刷完,最后一个多月用近几年还没做过的真题每天计时练一篇,规定在10分钟内,顺便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记忆单词,我偶尔会在做完一篇之后再出声朗读一遍,就当是练口语了。
从十一月底开始准备作文部分,我一直跟的是新东方刘畅老师的课,从四六级到考研都是,很喜欢他讲课的风格,重要的是很适合我,教授考研英语的老师很多,大家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学习,事半功倍。



政治
(66-54)
关于政治学习我几乎没什么发言权,其实两年的学习方法是差不多的,但最终呈现在分数上却是天差地别,但经验教训还是有一些的,简单总结了下。
政治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习方法的不同,短期高效的突击学习法效果会更好,也把时间多让给专业课。选择题上不必过早开始刷题,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可以在暑假的时候大体听听徐涛或其他老师的课程,留些印象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我大概是从10月中旬开始做一些选择题(肖1000),但最后只做了一半不到,真正开始学习是在11-12月的时候,这时肖八、肖四、徐四、腿四等老师的选择题册都会陆续出来,可以选择一个刷题小程序反复做题刷题,并对错题反复记忆(尤其是肖八肖四)。
主观题我是在肖四出版后才正式开始学习,据我的经验来说这段时间是够用的,尤其是考前最后几天,是用来背诵最有效率的时间段,但很不幸我最后几天阳了,所以基本一点也没背,头脑中只有前两套题的部分印象。
小tips:
1. 买一些政治主观答题卡,会更有考试的体验感,也可以顺便规范书写和字数,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
2. b站各种up主的考研政治视频都可以在闲暇时间看看,没准哪个知识点记住了就考了。
史论
(104-105)
史论两次的成绩都是勉强过线,只能说没怎么给我拖后腿吧。
还是要强烈推荐下H老师的课程,这两年我都参与了梦清的暑假班,学长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对于史论涉及到的几个大板块和时间线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讲解,且深入浅出。



我本身对于史论的学习其实不是很有悟性,属于很难真正学进去的类型,但通过学长的讲解我感觉这门课程倒也没有那么晦涩难懂。(至于分数考的不高是我的问题,学长讲的真的很好!)



以下是我学习史论的一些过程和小方法,仅供参考:
1. 从上完暑假班的史论课程之后我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笔记,基本按照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设计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外加今年621改革加入的中外美术史的顺序进行梳理,作为对整个史论学习结构的明晰,在脑中建立大框架。笔记结合书上的内容+学长在课程和ppt中分享的内容+梦清整理的笔记+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补充资料,过程中需要带着思考,而非机械化地誊写,至于整理方式可以因人而异,我比较习惯手写记忆,所以按照大板块分了几个本子来写。


2. 第二年在整理手写笔记的过程中我也使用年轮app对史论常见的词条进行记忆,尽管清美史论考试这几年的出题方式不断变化,但知识点词条依旧是重要的基础,从今年621题型中重新出现名词解释就可以看出,且简答论述也需要名词解释的内容作为论据。

3. 10月开始就可以利用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简答题甚至是论述题的训练了,我一直有参与梦清的精批班课程,在写作的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点理解和对整体框架的把握,老师们也会很详细地根据你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4. 在12月的时候我还参加了梦清组织的三次模考,对把握考试时间、查缺补漏和应对各类题型很有帮助,建议大家一定要模拟几次!事实证明模拟考给出的分数和真正考试获得的分数出入不大。



tips:
1. 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和观看纪录片等作为补充,例如《装饰》、《如果国宝会说话》、《百年包豪斯》等等,b站上有很多资源。
2. 在史论学习中多关注和补充一些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在简答论述题作为论据和应对一些新题型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和理解。
3. 在学习时不断给自己提问题,保持思考。
手绘
(115-140)
在染织手绘上我的分数有比较明显的进步,相对有更多经验方法可讲。手绘是考研这几门里最重要也是最能拉开差距的部分,就我的经验应该在这部分投入最多的精力来练习,(至少接近一半的时间)。
第一年的时候我在参加了梦清的暑假班。




之后返校就再也没练习手绘,直到考前几天才又画了两张,结果显而易见,只得了115分。第二年我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练习数量有显著提升,同时在梦清x学姐细心的指导下不断修改自己的画稿,思考色彩、元素、构图等之间的关系,最终有较明显的提升。(这里很感谢x学姐,她对我的考研整个过程都有极大帮助,从她那里学习很多,推荐大家去看她之前的经验分享,比我的详细全面得多)
一些经验方法:
1. 不断积累
不论是染织设计这门学科还是手绘考试的内容都需要设计元素的不断积累,从一开始的单体花卉植物、动物和各种物品的练习,到几何或者缠枝花卉底纹的积累,甚至是元素所代表的含义和相互关联都是需要多看多记的,有时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有一定印象即可。平时也可以多看看爱马仕、上下和清美老师创作的丝巾、地毯图案,或是插画作品、古代工笔白描作品,里面有许多细节值得推敲学习,十分考究。
2. 扣题
扣题是x学姐从第一年就和我们反复强调的点,在平时针对各种题目练习和考试时都始终要记得这个要点,认真读题,仔细思考题目可画的内容和画面中的元素搭配,包括所使用的色调、构图都要扣住题目。比如这次考试在我拿到“共生”这个题目时,首先想到画过的一些植物和动物元素,这是最直接的共生的体现,但仅仅停留在自然共生还不太够,或者说,画面不一定能凸显出来,所以可以往更加深的层次去思考,比如自然与科技的共生、未来的共生模式等,所以在画中我加入了机械未来感的元素,表达对未来共生模式的构想。还可以结合近几年设计的流行趋势,多多思考再动笔,反复扣住题目。
3. 多画草图,头脑风暴
在手绘练习中都要有一个从构思、画草图到选色、放大画成稿再修改再画正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一定是最终稿的完成,在我看来大量草图的绘制,不论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稿,更加重要,它体现了你的思考过程,有时不经意间的小想法都可以在最后用到。我到后期会经常进行思维发散,比如在看文章时偶然看到山水文化、山水精神的词条,会想假如考试题目出的是这个我该用什么元素、哪个构图、哪套色彩。但我也不是一直能保持这种活跃的思考模式,也会在某一时间段感觉进入“瓶颈期”,想不出好点子也画不出来,是正常的。
复试
今年复试不出所料恢复了线下手绘面试的模式,分以下几个部分:
手绘:线下手绘一般是6个小时,会在中间留半小时吃点东西休息一下。至于内容准备方式还是和初试手绘差不多,保持平常心就好。
面试:
1. 面试重中之重的部分就是作品集,今年恢复了以前需要打印制作实物作品集的方式,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考虑排版打印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要等到最后再来做,一二月份就可以准备起来了,毕竟染织的作品集可切入点还是挺多的,比如工艺类、材料类、图案类或是手绘类等都可涵盖,最后还需要反复修改,预留出打印调整的时间,所以算下来真挺紧张的。
2. 除作品集以外,面试还有自我介绍、政治问答、英语问答、自由问答几个部分,大约在20min内进行。线下面试难免会有点紧张,我作为社恐人更是紧张到不行,好在x学姐超细致地帮我捋过一遍,实际进入面试现场没有那么可怕,老师们都很nice,尽管也有回答不流畅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整体感觉还好,整个面试主要还是围绕你本人和你的作品集来提问。
tips:
1. 提前整理作品集,不要拖延!!!
2. 面试时衣着整洁干净。
3. 面试前进行模拟,组织好语言。
其他经验
1.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轻易被周围人的模式打乱,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但发现效果不佳要及时调整)。
2. 拒绝自我感动式的学习。不要沉溺于已完成的学习内容,以平稳的心态向前看。
3. 找到适合自己的舒压方式,劳逸结合。没必要时刻把自己逼得很紧,心态很容易崩,偶尔听听歌,看个电影甚至出去玩两天也没什么,让自己尽量快乐点。
4. 不要轻视政治英语。

考研注定不会轻松,不一定指难度,它不像高考大家都一起学习,每天布置作业,时常有人监督。考研没有人督促,只能靠自觉,你可以选择去摸鱼划水,有时需要强迫自己去学习,且无法知道结果如何,办法就是一直去做去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只能向前走。
最后有两段话想着分享一下,我在学不下去的时候会经常看看:
1. 如果学不进去,闭上眼,就想现在是发表分数了,你落榜了。你许愿再来一次的机会,睁开眼,好了你重新开始了。
2. 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
希望大家可以得偿所愿。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
但总有一些坚持
能从冰封的土地里
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考研如此
人生如此
然而正如姜思邈学姐所言
无论多么美好的体验
都会成为过去
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
也会落在昨天
一如时光的流逝
毫不留情
考研的错误和遗憾
我们总结经验
考研的进步和欣喜
我们保持动力
继续前进
祝愿姜学姐在不断攀登的征途上
持续精进
保持卓越
登上高峰夺仙草
深入水底得骊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