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西药纷纷耐药,中医如何应对?今年6月以来,支原体肺炎在南方

2023-12-07 15:09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西药纷纷耐药,中医如何应对?今年6月以来,支原体肺炎在南方地区广泛流行,各大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很快,支原体肺炎也席卷了北方,同时来凑热闹的还有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9月中下旬以来很多医院儿科急诊的门诊量激增至日均千余人。我们观察到当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很鲜明:一方面多种病原体同时流行;另一方面儿童成为重点关注人群。 当前一个小小的肺炎支原体搞的儿科医院人满为患,搞得很多家长身心俱疲!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以儿童为主。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青霉素和头孢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因此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其实原因很简单,支原体对于阿奇霉素耐药了;所以阿奇霉素无效。 还有一种就是用激素,开始轻症输液时候加上激素了,激素总是说,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救命,用不好,副作用也是不小。激素是重症危重症时候才能用的。可惜很多不懂轻症就用。如此加上耐药,加上滥用激素,孩子肺炎不多才怪。现在的医院大楼越建越高,儿科诊室人满为患,小孩子的脸上青筋条条,不得不说一句,不要让西医的“三板斧”毁了孩子的健康。西医治疗小儿发烧的三板斧(冰枕,打点滴,抗生素消炎) 面对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西药纷纷耐药,那中医如何应对呢? (1)为什么今年秋冬传染病如此高发? 明末医家张卿子创作的伤寒著作《张卿子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有关于天行时疫,即“瘟疫”的精辟论述:“凡时行者,春时应煖(即: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其冬有非节之煖者,名为冬温(注:此为温疫)。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从春分以后至秋分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注:此为寒疫)也。” 所以非其时的格外冷就发为寒疫,非其时的格外热就发为温疫。今年秋冬季节温度比往年都偏高,这就是造成本次温疫的一大原因。 (2)现在所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当为“温疫” 新冠肺炎属于寒疫,阳虚气虚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因此更易感寒邪,且易发展为重症。大家可能还清晰地记得2022年底很多老年人罹患病毒性肺炎的情况。今年儿童却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普遍易感,热势较高,成为最脆弱的群体。这是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易感温疫。小儿的阳热之性在中医学历史上有很多医家进行了经典而传神的论述,比如: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纯阳,无烦益火。” 金代医家刘完素的《河间六书》:“大概小儿病在纯阳,热多冷少也。” 清代医家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治法》:“小儿纯阳之体,最易清凉。” 这些都试图讲明因小儿生理上为盛阳之体,所以同气相求,病理上就容易感受热邪,且感受外邪后也容易化热。   所以阳热不重的成年人不容易有大事,而内热重的儿童是此次最脆弱的人群。 (3)寒疫、温疫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寒疫最容易伤阳气,邪气内陷成急性肺损伤,而温疫最容易伤阴津,热邪郁闭于肺则造成肺炎。不论是何种病原体,对于中医药使用需知晓其病性,就可以拥有预测病情发展的能力并明确治疗大法。 不论是新冠病毒肺炎,还是当下流行的温疫,治疗处方立意有其共通之处,即当机立断,截住病势,给邪以出路,以防外邪内陷成为重症。相对于成人,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结合气候要求处方大法上应是表里双解为主。 防风通圣散出自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方中所含之益元散(滑石、甘草)再加大剂量后,药味不动,又名双解散。《医方考》中关于防风通圣散善于治热之功说得透彻: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颠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使用时机一定是越早越好,肺炎已成,发热已退,唯有咳嗽症状就不完全适合用这个药了。 (3)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三元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病不相干” 。上面这首诗出自元代的儿科医家曾世荣,是对我们养育小儿的重要提示。 中医学认为,小儿饮食不节,过饱或过食肥甘生冷,会伤及脾胃。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司乃成积滞。积滞日久,不仅脾胃更加虚寒薄弱,还易成疳证。小儿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活泼好动,穿得过多、过暖,会使孩子散热困难而出汗过多,衣服减得不合适,就容易受寒风,出现寒包火的情况。再加上“非其时之气”应冷反暖的特殊天气,就更容易生病了。一餐一饭、每日健康生活的积累,会帮助孩子远离病理基础,更好地应对呼吸道传染病。

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西药纷纷耐药,中医如何应对?今年6月以来,支原体肺炎在南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