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低音阵列应用之“水平超低音阵列”

2021-10-11 10:25 作者:造音星球  | 我要投稿



上期我们讨论了前后心形超低音阵列的的应用和优化话题,不知道大家觉得如何?有没有实际试一试疗效如何?只是向外偏转45°,整个声场覆盖和舞台低音声压都得到优化,无成本,高效益,还是很值得一用的。说完了前后心形超低音阵列,今天我们再来聊一聊水平超低音阵列。


水平超低音阵列就是把低音在舞台台口,沿着台口水平方向一字摆开,形成一个横在舞台前的一横排超低音音箱,就像下面这样。



站一排看起来是不是挺威武,带领大家一起随着音乐动感光波,嘿嘿!那这么摆放有什么优点呢,就一个字猛呀?我们用d&b的音箱系统设计软件ArrayCalc来给大家看一下模拟声场覆盖的结果。



模拟选用的音箱是B2SUB,数量8只,紧密的在台口一字排开。我们从极坐标图上可以看出,水平声场覆盖角度被干涉的那真是又紧又窄啊,40Hz -6db的角度大概60度,80Hz -6db的角度大概30度,这么窄的覆盖那岂是一个猛字了得。可能大家想问,中轴线附近±15度的范围内,爽屁了,但是其他地方怎么办?我们设计系统是希望声场覆盖能尽量均匀,这样可不行。我们是有办法的,数字时代,可用的音频工具越来越多,我们来用延时器优化一下声场覆盖。具体结果请看下图:



这个我们将阵列的扬声器的8只超低音音箱间距调整成2米,没有让音箱紧挨着。红色框内是扬声器阵列的间距尺寸和需要调整的延时时间。L1/R1是中间两只音箱,依次向外,L4/R4是最外侧音箱。我看一下DELAY 从L1/R1到L4/R4的延时时间分别0.3ms/1.0ms/2.7ms/8.7ms,0.3ms是d&b功放里DSP的固有延时。DELAY调整以后可以从极坐标图上可以看出,整个声场的覆盖均匀度已经改善很多了。 


现在这个阵列声场覆盖均匀度确实是改善了,但是这样的阵列前后超低音的能量几乎一样,这样舞台上的超低音就会很多,很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上一次我们介绍的前后心形阵列和水平阵列做出一个混合阵列,既可以保证覆盖区的超低音均匀度,又可以有效的降低超低音对舞台的影响。这也是现在大型演出主要采用的超低音阵列方式。下面我们看一下心形水平混合阵列的效果:



在声场模拟软件里,音箱我们选择3*B2-SUB CSA,这就是d&b B2-SUB的前后心形阵列的选项。从上面的模拟图中极坐标图可以看出,选用混合阵列后,覆盖区声场均匀度依然很好,而音箱阵列向后的能量被抵消了大概18db左右。这样做舞台上低音能量会比之前单纯的水平阵列小很多,舞台上声音会更加干净,同时也能很好的解决鼓组摆在舞台中间时,鼓组低音回授的问题,真是一箭三雕、一举三得的大好事呀! 


有小伙伴可能会问,您用的这个模拟软件是d&B的,那其他的音箱是不是就只能用音箱品牌软件设计呢?


用音箱品牌自家的软件设计当然没问题,但是使用d&B的软件设计完的水平阵列的延时参数,在其他品牌音响上依然可以使用。低音箱体结构就那么几种,你只要选择d&b软件里的音箱和你使用的音箱结构类似,出来的结果就不会有太大差异。而且d&b软件里,要更改阵列指向,低音数量和阵列长度啥的都很方便快捷。我平日基本都会使用d&b的ArrayCalc和Meyer Sound公司的MAPP来设计扩声系统。毕竟软件只是一个参考,除了在线计算MAPP准确度会高一些以外,其他的预测软件基本上都差不多。不用纠结,啥顺手用啥。 


这期和大家分享了超低音水平阵列,前后心形与水平超低音混合阵列的应用,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不是有机会立即试一下。下一期我会继续聊聊超低音阵列中的端射(End Fire)超低音阵列的构建和应用场景。那我们下期再见喽。


本文作者:肖笙

系统工程师,现场调音师,广州龙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欢迎原创投稿,详情请联系本号后台;
*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完全代表本号立场,仅供参考交流学习;
*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处理。


超低音阵列应用之“水平超低音阵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