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孕育科普:精子活力、精子活动率、精子成活率有什么区别?
健康的精子是成功生育不可缺少的一环,但随着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到来,精子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男性朋友面临不育窘境。这时精液检查必不可少。然而一张检查单上参数一堆,看得人一脸懵。今天来聊聊精子活力、活动率、成活率这几个读起来很像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精子活力是指精子活动力的强度,精子活力是受精的关键因素。跑的快,机会就大一些,跑的慢,机会就小一点。精子活动力低时,精子无力前行,难以穿过子宫颈管、子宫腔,直达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因而造成男性生育能力低下,甚至不育。
精子的活动力分为三级,即前向运动精子(PR)、非前向运动精子(NP)和不动精子(IM)。PR≥32%为正常,否则为弱精子症。精子活动力的级别越高,质量越好;精子活动力降低,提示受孕概率的降低。
精子活动率指在所有计数的精子中能够运动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检测精子的动与不动。精子活动率(%)=(PR+NP)/计数精子数*100%。
一般男性精子成活率达到60%-70%算正常,如低于这个数值,就属于精子成活率偏低。排精后1小时内,有活力精子应在70%以上,若有活力精子低于50%为异常,称为精子活动力低下,也称弱精症。若精子完全无活动力为死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