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芍药这16种搭配,可治疗多数妇科病(一) 芍药是一味妇科常用药,配伍应用亦甚为广泛

2022-07-22 11:03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芍药这16种搭配,可治疗多数妇科病(一)

芍药是一味妇科常用药,配伍应用亦甚为广泛。文中作者总结了芍药的16种搭配应用,可以说是相当齐全和实用。

芍药,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古方中以芍药为主要成份者数以百计,其中不乏著名之剂。由于芍药在各方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药物配伍也随之各异。倘能配伍恰当,相须相使,即可获得良效。芍药也是妇科临床常用之品,配伍应用亦甚为广泛,兹将个人的体会赘述如下。

一、芍药配熟地

芍药配熟地见著于四物汤。四物汤补血滋阴,通治血证百病,一切补血诸方皆可由此化裁。肝主藏血,赖肾水以涵之,补血者当求之肝肾,白芍配熟地正合此意。地黄入肾,壮水补阴;白芍入肝,敛阴养血。乙癸同源,肝肾并补,最为妇科临床常用。

如气血亏虚,或少女发育偏迟,月经衍期,经量少而色淡者,可用四物,取芍、地为主药,常用熟地30克(脾胃不佳者改用炭),炒白芍12克,大补阴血,益肾生精。

二、芍药配当归

当归补血和血,芍药和血敛阴,临床治疗血气不足、气血失调之证,经常二药等量相配。如血虚症象明显,则当归可倍用。但对月经早期患者,一般又须避用,因为当归具活血之性,虽有白芍之“守”,也徒无益而有害。《金匮》当归芍药散治妇人怀妊腹中痛,取当归配白芍以养血安胎。对于气血不足之胎动不安,也可用当归12克、炒白芍12克复方治之。

三、芍药配川芎

川芎为血中气药,能化瘀滞,开血郁,上行头目,下达血海。血之壅者,必赖辛之为散,故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为盛者,必赖酸为之收,故白芍号为敛肝之液。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二药均微炒)治理气机不调、月经先后不匀、来潮不畅者,能调整月事。如月经量多,用炒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则动中有守,也无妨碍。

四、芍药配桂枝

桂枝辛甘而温,气薄升浮;芍药和营养血,《伤寒论》桂枝汤取桂枝、芍药等量配伍,一动一静,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为仲景群方之冠。《医宗金鉴》说:“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

我对产后百脉空虚,贼邪乘腠理不密而客袭致畏寒身热等症,每用桂枝3克合白芍9克共炒,解肌微汗,调和营卫,伍川芎、荆芥行血搜风之品,解表不伤正,敛阴不留瘀,此即本人自拟之桂枝生化汤。丹溪谓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故也。我则认为,各有所当,不可执死法以困活人。

五、芍药配柴胡

芍药配柴胡之用,最得力于《和剂局方》之逍遥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属木而性喜条达。妇人以血为本,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于气。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柔和,则肝气横逆,胁痛寒热等证最为多见。逍遥散以白芍养血以涵肝之体,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性,治法最合《内经》“木郁达之”之旨。

临床以柴胡、白芍配香附、八月札、郁金、橘叶等用于经前乳胀、乳房结块疼痛及肝郁乳汁不行等证都甚应手。又据《重庆堂随笔》柴胡“为妇科妙药,但不可概治阴虚阳越之体”,故配白芍酸收柔润,可除柴胡劫阴竭液之虑,而有疏柔相济,动静兼顾之妙。

六、芍药配黄芩

芍药配黄芩,始见于《伤寒论》之芍药汤,仲景用此调治太阳少阳合病之下利腹痛。方用黄芩以泄大肠之热,配芍药以益太阴之虚,虽下利而又须补中也。妊娠胃热或孕后脾虚下陷而成泄痢,胃热肝气上冲等症,取芍药能开血分之结,协黄芩以泄血分之热,或可少佐白术、川连。

若早孕肝胆之火上越,胎火犯胃,恶阻呕吐,也可用炒白芍9克、黄芩12克。白芍酸敛以益肝阴,黄芩苦寒以泻胎火,相互并用,泻火而不伤胎,养正而不滞气。

七、芍药配大黄

《伤寒论》治太阳病腹满而大实痛,法有桂枝加大黄汤,重用芍药配大黄下积和营而止腹痛。芍药入营分,活血行瘀,色赤者为宜;大黄入血分,逐瘀行滞,炒制者擅长。临床以赤芍12克配制大黄6克及清热破气行瘀之品,治急慢性盆腔炎,发热起伏,下腹疼痛,以及附件增厚痞块或索状物,伴经行量少、色黑者,清热消瘀,破气行滞,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八、芍药配附子

肾中真阳能温煦五脏阴气,助长脏腑气血。若是阴凝寒客,或真阳式微,用附子可回阳逐寒,配芍药和营止痛。临床治寒凝胞络之痛经,用附子5克配芍药12克,取附子辛温大热、祛寒壮阳,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芍药酸敛益阴,兼能缓附子辛热燥烈,使温阳驱寒而不伤阴动血。


芍药这16种搭配,可治疗多数妇科病(一) 芍药是一味妇科常用药,配伍应用亦甚为广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