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 (第1课时)(新教材新授课)

1.5.3光合作用(第一课时)




无水乙醇提取。
纸层析法分离(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草酸可以破坏叶绿素,加碳酸钙的作用就是中和草酸,从而保护色素。
加二氧化硅(也叫石英砂,一种沙子)为了研磨得更加充分。
加无水乙醇是因为你破坏细胞结构要让色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用单层尼龙布过滤。(不用滤纸的原因是滤纸的孔径太小。碾磨完的是一种绿色的粘稠糊状物,吸附性强,滤下来的东西没有多少。

剪两角的目的:让溶液均匀得沿着滤液纸条向上扩散,而不是斜的扩散。
用铅笔画滤液细线。
画绿叶细线方法:①用毛细血管吸一点这个色素的滤液,然后画一条线(要求:细直,齐),晾干后再画一道(重复)
方法:②用盖玻片沾上,然后再印到铅笔画的线上,晾干再印一下(重复)

层析液是一种有机溶剂,色素可以溶解在里面。
注意:丙酮有毒,实验要在通风的地方进行。

注意:层析液不能把滤液细线给淹没了。
因为层析液也是有机溶剂,色素是可以溶解在层析液中的。

叶绿素中间有一个二价镁离子。

叶片发黄的原因:缺镁(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缺氮

圆形滤纸,中间滴绿色滤液,层析液从中间向四周均匀扩散。间插个针,加上线,层析液就可以上来。(如右图)


(来自弹幕:选择题常考易错: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不用来提取色素。)

答案:叶绿素对其他光都吸收比较多,而对绿光吸收比较少。

(来自弹幕:电磁波是由方向相同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振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


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②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峰值不同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答案:



液泡中的花青素不参与光合作用。

答案:这个跟海水对光的吸收和光的穿透能力有关。



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是没有颜色的。
类囊体是绿色的。
类囊体堆叠起来形成了基粒。
基粒和基粒之间也是通过类囊体连起来的。
基粒和基粒周围还有一些液态成分(叶绿体基质)。

吸收光能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
类囊体堆叠在一起可以增加膜的面积,从而增加受光的一个面积。
这种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类囊体上的膜比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数量多的多,意味着它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功能。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一个场所。
实验对象:水绵(特殊:叶绿体呈带状)和好氧细菌

黑暗环境,无氧。

由此判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是不严谨的,所以新教材删掉了这句话。

经过好多年科学家才确认光合作用全过程都在叶绿体中。

答案:
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本课时比较零散,需要课后进行整理记住。
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