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这家数字药物公司身上,我看到了“星星的孩子”阳光的未来

2023-06-13 21:17 作者:小核BB机  | 我要投稿




最近闲暇时间追完了《良医》第六季,里面跌宕起伏的剧情,依然能让人感到满满的爱与成长。该系列剧讲的是,一位比较特别的外科医生成长的故事。


主角肖恩·墨菲(弗莱迪·海默饰演)是一名患有孤独症兼学者综合症的天才。一方面,他有着超乎常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二十岁时就已经具备高超的医术;另一方面,因无法与人进行良好沟通,也总让他面临一些麻烦。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星星的孩子”。据统计,我国孤独症患者数量超过1000万,孤独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不过像肖恩这样拥有某些天才能力的,在孤独症患者中不到10%。


孤独症的致病原理至今尚未查清,亦无传统药物可以根治。但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治疗,可显著改善不良预后。


与此同时,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与医疗研究的突破,特别是针对儿童孤独症(ASD)、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等特定疾病或症状的领域,数字医疗方案在患者康复过程中逐渐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从三年前EndeavorRx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批,到今年3月数药智能《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证。越来越多厂商陆续入局数药领域,试图突破传统医疗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边界。


愈发清晰的游戏+医疗发展蓝图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医生开的处方将不再是传统药片,而是让你回家通关《健身环大冒险》等游戏。”


医疗的严谨性和游戏的娱乐性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近几年随着数字药物的发展,行业正在构建起一张清晰的“游戏+医疗”发展蓝图。从2017年世界上首款数字药物获得FDA认证许可,数字药物就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尽管目前数字疗法尚处在发展早期阶段,但增长速度十分迅速。Grand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110亿美元,2023-2030年将以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至8092亿美元。



事实上,从2014年至2023年,FDA已批准多款处方数字疗法产品,涵盖了30多种适应症。其中,精神科数字疗法在已获得审批的数字疗法中数量最多,涉及ASD、失眠、ADH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多种精神类疾病。


2020年由Akili Interactive开发的《EndeavorRx》通过FDA审批,其基于动作视频游戏的数字疗法为ADHD患儿提供了辅助治疗手段。Akili创始人Martucci也曾公开表示,公司正在将核心技术拓展到治疗其他急慢性疾病,如自闭症、抑郁症等。


聚焦国内市场,包括腾讯、世纪华通等头部游戏公司,也在加码布局这一领域。


今年3月,世纪华通生态体系成员——数药智能治疗儿童ADHD的《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证。这也是该领域首款获批的 “电子处方药”,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项目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多家医院合作,先后完成了三次临床试验。据数药智能科研部冯尚博士透露,团队与300多名ADHD患儿进行了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患者在使用产品一个月后,无论是ADHD-RS-IV量表指标,还是在注意力功能客观测试指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支持了《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数药智能CEO李文玉曾坦言:“我们一直希望能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尤其是医疗领域。我们内部常说,既然游戏能带来快乐,那能不能疗愈痛苦?这很有意义。”值得提出的是,眼下数药智能又将步入新的阶段。


脑机接口+AI突破创新医疗边界


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AI大数据模型、MR智能硬件等技术迭代升级,传统医疗领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边界逐渐被突破。


日前,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共同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将开展其首次人体临床研究。希望能借在人类脑部植入芯片的方式,治疗瘫痪、失明及精神相关疾病。



而在中国,也已经有很多学院、研究机构,在脑机以及创新医疗领域取得了探索成果。例如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于5月4日在北京获得成功。


与此同时,致力于为脑神经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数字药物治疗方案的数药智能,也正积极推进融合“脑机接口+MR+大语言模型AI”等前沿技术的数字疗法。


谈及脑机接口,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在脑袋上开个洞然后植入芯片。即侵入式BCI。但站在临床应用角度,这一方向存在免疫反应、感染等手术风险的挑战,以及伦理、监管和安全防入侵等问题。


相对而言,非侵入式BCI通过便携式非侵入脑电监测设备与软件产品结合,成本更低、几乎零副作用。现阶段,非侵入式研究更多可以在数字医疗的精神领干涉和用户行为干预,慢病治疗及社会性疾病管理等方式广泛应用。



除了前文提到的治疗ADHD数字疗法产品——《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外,数药智能还推出了《数眠脑机监测系统》、《孤独症康复训练软件》等多款数字疗法产品。


《数眠脑机监测系统》采用脑电波监测设备、睡眠分期管理方法,搭配音乐助眠等手段,帮助人们恢复自然睡眠的能力。产品运用了AI算法,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睡眠数据分析、精准定制个性化方案,提升睡眠质量。


《孤独症康复训练软件》通过脑机接口(BCI)+VR+自适应算法,为未确诊疾病但是存在一定患病风险的人群提供数字化早筛和干预手段,是一个更高效精准的智能治疗系统。此前,行业首推与“ChatGPT”结合的脑神经疾病治疗方案,针对孤独症ASD大语言模型《AI星河》,正是由数药智能研发。



在谈及对脑机接口+AI的数字医疗市场判断时,李文玉表示,不一定得等10年左右时间才能看到硕果。


他认为:“随着医疗、大语言模型、硬件科技等不同领域学科交叉发展,创新医疗即将在未来某个点被引爆。其中VR/AR、脑机接口等硬件是基础,软件生态则是技术无限扩展的想象空间。”


跨学科、跨领域综合研发团队


与传统药品和器械相比,数字疗法更具有参与感、趣味性,对某些特殊人群的疗效较显著。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数药领域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不开两个问题:核心竞争力与商业化。


作为世纪华通生态企业,数药智能对游戏引擎的使用熟练程度以及对游戏的理解,自然是其核心优势之一。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其整体核心竞争力在于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发团队。


早在2020年,世纪华通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了“传奇创新研究中心”,积极推动脑科学与互动技术融合的基础研究。去年,相关成果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和《自然神经学》刊登,刷新了民营企业的纪录。


2021年数药智能成立,逐步将研究成果转化,并开创出新的应用场景。公司相继开发了针对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儿童孤独症(ASD)、睡眠问题、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症等脑疾病的数字疗法产品。



文玉向笔者透露道,现阶段数药智能团队规模超过百人。其中产品研发团队60人左右,科研团队约20人,此外市场、行政团队约有20-30人。相对其他同类型公司而言,这样的研发和科研团队比例基本走在了行业前列。


据了解,数药智能内部科研团队,主要由神经学,心理学、药学、医学专家组成。公司内博士、教授、高端研发人才约占比5%,并仍在不断强化。此外,公司与浙大密切合作的科研团队,有着资深的教授、博士、医生队伍。


2022年,数药智能也被授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单位”。对企业而言,更多高端人才的加入,有利于从技术攻关、技术突破方面实现科研成果最高效率的转化,能够让产品研发具备更好的保障。


再看商业化层面。随着《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证,2023年也将成为数药智能产品商业化的元年。


数药智能首席商务官周晨表示,《注意力强化训练软件》数字药物是一个非常新的产品,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医院还没有一个非常严格意义上的电子处方药。我们希望未来能够联合一些大型药厂,以及一些地方性经销商,推出我们的数药产品。从一线城市医院向周边以及二三线城市医院,逐步推广覆盖。


更为关键的是,自数药智能发布ADHD数药产品后,很多家长都在积极联系公司。他们希望能都第一时间使用到这样具有疗效与安全性的产品。通过产品商业化,能帮助团队更好地促进产品管线的迭代与优化,加强相关渠道建设。进而让企业形成可持续运营的良性循环发展生态。


可以想象的是,ADHD数字疗法产品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数药智能持续聚焦产品与技术,以临床效果和用户体验为准绳,未来针对ASD、睡眠问题、阿尔茨海默症等脑疾病的数字疗法产品也将实现商业化。


届时,或许每一位“来自星星的孩子”都能如肖恩·墨菲般成长,走出孤独的世界,走向阳光下的社会。这也是科技向善的意义所在。

从这家数字药物公司身上,我看到了“星星的孩子”阳光的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